| 金融·生活·八卦 |
金融圈生活方式发现者
周超(化名)是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风控经理,他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在和数据打交道,其中最繁重的任务是业绩归因分析,以及最近两年新展开的基金经理和产品风格特征分析。通过细致的风控工作,规避业务的合规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的日常监控和分析。
大部分公司有风控总监,少数公司还有首席风控官,但做的事情基本类似:风控报告,绩效评估,归因分析,以及最近几年针对FOF业务和机构业务展开的产品和投资经理风格分析。
这里面又有很多细碎的项目,比如一个基金投资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如何评估,波动率如何评估,同业竞争绩效如何评估。
周超的工作中,有八成以上的工作量是在与这些看得人眼晕的数据和模型打交道。
但这已经是风险控制的中后环节了,真正的大风控的挑战在更为前端部分。
一家基金公司如何控制风险,并不只由风险管理一个部门完成。这是一项涉及到基金公司全业务流程的精细工作。
从1998年至今,基金公司从无到有,已经建立了完备的规则制度,不管是“三级风控”还是“四级风控“,还是”全流程风控”,一般来说思路都相差无几,基本上就是一套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
比如,“风险控制委员会”从战略和宏观高度设置风控的理念和约束条件,定期讨论风控暴露出的问题,或者前瞻性的预见问题;然后由风险部门与法律合规部门完成业务环节的风险控制管理,由业务部门完成操作层面的风控。
大体上就是“战略层面”——“业务层面”——“操作层面”。
如何评估公募行业整体的风险控制水平?也可以从上面提到的三个角度来看。
在战略层面,能否提前预见风险?目前来看,预警成功比较难。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层面,风险控制和投研是直接相关的,比如当前市场是否面临景气下行、流动性风险、大规模违约风险等等,难度可想而知。
在业务层面的风控效果全行业来看更好一些,有白名单制度、有明确的持仓和风控规则可循。
主要考验的是数据处理能力。
操作层面的风险看上去似乎更小。但这一层面是最容易被外界观察到的,伤害也很大,典型的案例包括乌龙指、打新违约事件、债券回购违约等。
从基金公司十余年的发展看,全流程风控一直是个“金”标准,整体来看,中国公募的风控水平和海外成熟资产管理公司并无多大差别。
但如周超一样,目前大部分公司的风控仍然十分依赖于员工的手工操作和部分第三方系统。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1)战略层面依赖于过往经验判断风险;
2)业务层面效率低重复劳动。且是验证性的(事后的),而非实时的;
3)操纵层面流程长,风险点多。
实际上这三个环节都有巨大的改进空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大数据、云计算等也逐步被引进风控环节,技术将成为连接一切的纽带,真正地将大数据运用在工作中,对于资产管理机构而言将是巨大的机会。最近国内资管行业的风控明星是天弘基金,最大的案例是万亿货币基金平安度过2016年末的市场冲击,规模不降反升,不但从容应对了流动性风险,持续的净申购还有效的把握了年底年初的翘尾效应,规模收益双双提高,这也成了同行研究的重点。
从天弘基金案例来看,它的风控更体现了这家公司的双重基因,金融和互联网属性,既有传统的套路,又有独特的技术突破和思路。
天弘基金在业内率先设立首席风控官,向总经理汇报。在投资风控应对上,对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天弘对风控部门的要求是不只简单的“应对”,而是要进行“预判”,针对不同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建立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应对机制。
受益于这种“预测+应对”风控体系,天弘基金在2016年震荡市中未受波及,无论是旗下的旗舰产品余额宝,还是其他债券类、避险策略类以及权益类产品都运作稳健,平稳度过市场波动,而且规模持续增长。
在技术上,天弘也有自己的一套。
货币基金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在交易询价、报价、成交、交收、结算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针对这一块,天弘自主研发了名为“弘存系统”的存款询价系统,将银行存款的询价、报价、成交等流程标准化,并实现与交易对手交易的全流程系统化控制。通过对询价、报价、成交流程的有效控制,以及存款交易对手方的白名单管理,防范操作风险及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可以说,这是全行业独有的技术。
至于2016年底震动全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余额宝作为规模如此之大的基金,它是如何躲掉这些坑的?
天弘专门建立了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在负债端,天弘应用大数据与用户分层刻画等技术,构建申赎预测模型,进而管理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可实现涵盖T+0、T+1、T+30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5%以上,通过综合考虑资产端和负债端,评估未来一段时间的静态资金流缺口、半静态资金流缺口和动态资金流缺口,辅助基金经理进行投资决策。
据称,余额宝还有一套应急体系,覆盖流动性、信用、偏离度超标、清算系统故障等风险场景,期间进行了多次压力测试。可以说,这种应急体系,属于典型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这套体系到底有没有用?看天弘一季度的规模增长,其实就很清楚了。
把眼光放长远一点,风控也许还有更多可干的事情。
将新技术和大数据建模处理等方法用于风险控制的基金公司还不多,但在银行业,这种趋势已经较为明显。
比如一些跟邮储银行合作的基金公司就能发现,邮储银行在托管业务上已将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节省了大量核对基金持仓、估值等信息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也大幅降低了操作风险。
又比如工商银行等大行,即将开始金融资产交易中使用区块链,起到类似的提高效率降低操作风险的作用。
对基金公司风控来说,目前信息和数据组织的自动化是较为简单的一步,比如搭建系统能自动生成风控报告、季度业绩归因分析等,搞好信息自动化和可视化;前瞻性和实时预警是另外一部,这里面可用的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对非机构化信息的分析,基于舆情语义的信用风险分析等。总之,基金公司还有很多要做的。
最后,风控这个东西,千好万好无非两种核心作用,第一是排除风险,避免人为失误铸成大错。第二是抗住冲击,当大事件、大风浪到来的时候,能够让产品、公司不被破坏,全身而退。
欢迎更多个人、媒体与企业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联系微信:lx930525,注明“公众号ID+文章+合作/转载”。@老虎财富(laohucaifu) 保留所有权利
聚焦雄安政策研究的公众号,全方位报道雄安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