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老是在看"上辈子"的电影电视剧,讨论“上辈子”的事,今天要说的这出脱离了怀旧情怀,完全是两个加起来有168岁的女人感情里的腥风血雨——林婉珍和琼瑶阿姨开撕了。
88岁的林婉珍女士出了本书《往事浮光》,她的儿子将其形容为“往事浮光,千钧之重”。因为这本书恰恰揭露了琼瑶如何渗透她的婚姻、夺走她的丈夫的“十大内幕”。且与这些年琼瑶阿姨在自己书里叙述的事迹出入极大。
可以说,是正室撕破小三脸皮的公开信,也是两位80多岁女人的最后一场舆论战。
年轻人或许不解其中味,或称这为成长新力量;而年长的人则要叹一句,人老了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目睹故事的发展,还能喜出望外等待更新直到结尾。虽然这么说不大道德。
平鑫涛、林婉珍、琼瑶,一男两女。一个前妻、一个再娶;一个旧爱、一个新欢。林婉珍是平鑫涛先生的原配太太,早年陪丈夫吃苦创业、进而发达;琼瑶则是平先生在皇冠报社里最爱的作者,两人联手创造了琼瑶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帝国。
换一个角度,这出故事其实可以生动地形容为一个男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他离婚再娶琼瑶那年正值52岁。
前半生,妻子林婉珍女士为他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在能找到的老照片里,林婉珍女士是相貌非常端正、漂亮的女人。
她精通绘画、会说四种语言:普通话、上海话、台语和日文。凭着这项技艺她是自家皇冠杂志社的第一位话务员。
让读者觉得皇冠好贴心,对话好流畅。平鑫涛虽然主办了皇冠杂志社,但仍然带着文人的酸腐和浪漫。不太注重实际,算钱、算账的费脑力的活都是她扛。
要说她有多爱这个老公,不说平先生当年玉树临风,她也在生活里将丈夫的起居和饮食伺候得舒舒服服。平鑫涛爱吃徽菜腌笃鲜。林婉珍就花50分钟的车程去台北市场买配料,再去西门町买半筋半肉,再坐50分钟车回家炖3个小时给他吃。
一道菜要花上小半天的功夫呢。遇上这样漂亮、主事又能持家的老婆,是万一挑一吧?是前辈子做了好事这辈子的福气吧?可平先生觉得婉珍坚强,琼瑶柔弱。男人天性里偏袒“弱者”。
林婉珍女士在书里写:我比较坚强,所以任你插刀戟枪,她比较柔弱,所以你不照顾她她就活不下去?三言两句几乎将古来今往的爱情故事映射尽。无论是薛丁山和樊梨花,还是林婉珍和平鑫涛,都是强大的女人得被心上人留下一身伤。
琼瑶的入侵长达十几年。一开始她和平先生是编辑和作者的关系,只交稿不见面。有一次平鑫涛约她见面,两人近乎一见钟情。当时的琼瑶小说风靡,人人等着报刊更新。平鑫涛很赏识她也要抓稳这个“名作者”,不久她就住到了林婉珍一家的对面。
然后《往事浮光》里的一些内幕就派上了用场。分别是这十幕:《紫贝壳》书封、电话里的牛肉干、午夜的电话、五斗柜里的情书、那一场车祸、旅欧1个月、上班约会、出国买衣服、秀新衣服、大红色窗帘。
比如,琼瑶阿姨会穿着漂亮的绸缎裙子来给平先生看,问他好不好看。
比如有一次两人通电话,琼瑶阿姨问平鑫涛用不用我从电话里给你牛肉干...
平先生和琼瑶两人有互相写信被林婉珍女士看见,一沓沓的信纸都是表白的情话。琼瑶伤感多情的写:当你来了,寂寞就从门缝里出去...
比如皇冠杂志社发达之后平鑫涛从来没有带她出国游玩,他带的都是琼瑶。带回来的礼物,林婉珍一半琼瑶一半。被发现后就将琼瑶的那一半让佣人提前带走...
当然,这些年里琼瑶的作品无一不是在歌颂小三和男人感天动地的爱,正室往往被塑造成霸道丑陋、粗俗无趣、要绑着男人进坟墓为止的恶毒女人。而且还允许被刊登在平先生主管的报刊上...
很难想象的是,88岁高龄的林婉珍女士对每一细节都记忆得如此清晰。
我想起有一次跟自己80岁的奶奶聊天,她其实忘了很多事,几岁生第一个孩子都忘了。却一直记得结婚后自己偏要上学堂徒步走的那好几里路程。奶奶说,“自己走过的路,当然记得清”。
林婉珍女士痛过,所以这些能让每一个女人被逼得发疯、心中泣血的细节记忆得如此清楚,所以50年也难以释怀。据说琼瑶阿姨回应里用一则小故事劝林婉珍女士早些释怀。看来始作俑者果然是站着说话腰不疼的...
这一个层面里,我们可以总结为一个对感情和家庭不负责任的男人导致的悲剧。他只愿和原配婚姻共苦,且不能分享成功后的甘甜。
第二个层面,为何琼瑶阿姨总能有“运气”地碰上这些、那些畸形的爱恋。比如《窗外》是她出版的第一本小说,大火。其实是她学生时代感情经历的真实写照。她在忧郁的学生年代与自己的老师相爱。
初恋就很不俗了。
能写出那么多浪漫的故事一大原因是琼瑶孩童时代的缺爱。正是乱世,有一次举家迁移路上弄丢了弟弟,琼瑶阿姨的父母觉得活得没什么意思就拽着女儿投湖了。日剧《不自然死亡》里石原里美饰演的女主角就是差点因母亲自杀而死的角色,其实会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
长大后琼瑶就两次因为忧郁选择自杀,幸好都被及时地救助了过来。没有接受到来自家庭正确的爱,导致她也不懂自爱,更不懂如何去正常地爱人了。那些影视剧里浪漫的男女主角,也许正是她的寄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