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园区发生一起较大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调查报告公布,事故原因是企业在不具备试生产条件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并误操作导致。此外,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化工企业冬季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检查清单,包括设备与管道系统、仪表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物料储存与输送、静电与防火防爆、电气系统、人员防护与作业安全、厂内运输与物流等方面的检查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宁夏顺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爆燃事故
8月19日发生较大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约1256.99万元。事故原因是企业非法组织生产并误操作导致。
关键观点2: 事故后的处理情况
顺帮达有限公司4名涉嫌犯罪人员已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顺邦达公司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正在处理中。
关键观点3: 冬季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检查清单
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化工企业冬季安全生产风险的防控检查清单,包括设备、管道系统、仪表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物料储存与输送等多方面的检查内容。
正文
8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园区宁夏顺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较大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256.99万元。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网站公布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顺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8·19”较大爆燃事故调查报告》。
经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企业在不具备试生产条件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工艺流程和设备用途,隐蔽性非法组织生产,职工误操作引起钠盐罐内过氧化物分解放热爆燃,引发车间内其他过氧化物爆燃,造成车间内5名作业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发前,常温车间在
未取得试生产备案的情况下
根据订单间歇生产
▼▼▼
处理前期生产的不合格叔丁基过氧化氢,6.3t叔丁基过氧化氢转入中转罐。
将30%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10%氢氧化钠溶液。在此过程中,碱液配置釜下部手阀不严,30%氢氧化钠溶液窜至二楼东侧钠盐罐。
对钠盐罐内物料进行处理,误将70%叔丁基过氧化氢打入钠盐罐,与钠盐罐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分解放热爆燃,引发车间内其他过氧化物爆燃。
企业非法组织叔丁基过氧化氢生产,将30%的氢氧化钠溶液经配置釜窜入钠盐罐,并误将精制釜内叔丁基过氧化氢打入钠盐罐,引起钠盐罐内过氧化物分解放热爆燃,引发车间内其他过氧化物爆燃,造成车间内作业的5名人员死亡。
企业在事故调查期间,销毁关键证据,提供虚假信息,误导事故调查方向;且在监管部门开展的各类检查中,均以常温车间正在开展自动化改造尚未投用为由逃避监管。
顺帮达有限公司4名涉嫌犯罪人员已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顺邦达公司7名责任人员涉及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移交宁东管委会依法依规处理
1. 检查所有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是否完整,有无破损、脱落部位,尤其是水线、蒸汽管线、易凝物料管线及阀门等关键部位。
2. 确认伴热系统运行正常,检查伴热电缆、蒸汽伴热管是否有泄漏、堵塞现象,疏水器工作状态是否良好,能否及时排除冷凝水。
3. 对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润滑油品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必要时更换适合冬季的润滑油。
4. 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防止因低温导致冷却介质冻结,损坏设备。对于采用水冷却的设备,确保水已排空或采取了有效的防冻措施。
5. 查看设备的连接部位、密封件等是否有因低温而导致的松动、泄漏迹象,尤其是泵、压缩机等动设备。
1. 检查各类仪表(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仪表等)的防寒措施是否到位,有无保温箱、伴热装置等,且均能正常工作。
2. 对仪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尤其是涉及安全控制的仪表(如安全阀的压力传感器、紧急切断装置的触发仪表等)。
3. 检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包括控制器、调节阀、电磁阀等部件,防止因低温引起的电气故障、信号传输故障等。
4. 确认控制系统的报警功能正常,当工艺参数异常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信号,并检查报警阈值是否合理设置。
1. 检查原料仓库、储罐区的温度、湿度控制情况,对于易受低温影响的物料(如某些熔点较低的化学品),是否采取了适当的保温、加热措施,以保证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
2. 查看物料输送管道是否有伴热设施且运行良好,防止物料在管道内凝固、堵塞。检查输送泵的运行状态,确保其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输送物料,备用泵是否随时可启动。
3. 对桶装、袋装物料的储存条件进行检查,防止物料因受潮、受冻而变质或损坏包装,造成泄漏风险。
1. 检查所有涉及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储罐等的静电接地连接是否牢固,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2. 确认在物料装卸、输送过程中,是否严格控制了流速,以减少静电产生。检查静电消除装置(如静电跨接、静电消除器等)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损坏或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