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使用自己有史以来的第一块机械键盘之前 ,我认为我从来就不是机械键盘的爱好者。”
能说出这句话的,不乏女生,以及一切与游戏电竞和敲代码物种没什么瓜葛的职场男女。
而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机械键盘党的体验感悟,我相信会是:
“有些东西一旦抚摸过,就再也回不去了。”
情真意切,那么为何屏幕前大部分的文字、传媒、市场运营、设计、程序猿工作者如你,外加主任我本人,先前对此无感,宁愿把相同的价钱和收获的满足感,花在一两顿大餐上?
“小众需求”?“装B"?“信仰充值”?不是这么理解的,特别是在你越来越讲究生活品质和办公愉悦性的情况下,它唯一没能在你心中泛起一丝波澜的原因,
只是:我认为没必要,离自己太远,薄膜键盘也挺好的。
我觉得不行,比阿岳有理有据的原因有三:
1.挺好的,能不能更好?这是一个很主观的对比体验的问题,你初次用1,2千块钱的耳机并不会觉得能嗨上天,但当你再次体验几十块的耳机时你一定会想让它原地爆炸,机械键盘同理。
2.频繁的敲字、敲代码、玩游戏...对于这些日常,我们值不值得拿一两顿“稍纵即逝”的大餐的代价,去尝试一种或许能让自己更愉悦好几年的办公娱乐方式?
3.如果我说行的话,接下来的广告就没法打了。
(1)入门级里性价比极高的
(2)对观望已久但不知第一把入什么比较保险的
(3)能适应大多数不同工种职场人群的
(4)办公与游戏场景通用的
这四个重点,是我在决定与Cherry(原厂)合作前,定下的标准,因此发烧友和评论家可以先行退散,这不是你们的场次。
对于Cherry这位1953年成立的德国老鼻祖,网络上有一种言论是:你可以不喜欢原厂(Cherry),但是作为一个机械键盘的信徒,你一定要拥有一把原厂的键盘。讲信徒会有点吓死人,毕竟我们连门都还没迈进去呢,但鉴于绝大部分的键盘厂商也都是从Cherry拿的轴体,这位老大哥的地位和品质保证,自然是毋庸置疑。
到这里,我们可以把稀稀拉拉的掌声给一下今天的主角:
作为一个人话翻译家,那些让人看不太懂的具体参数我们先放在商品详情页里,于2017年6月面世的Cherry MX BOARD 1.0 TKL之所以值得你入手,作为首把机械键盘的体验品,底气大致如下:
身为MX BOARD 8.0 的“弟弟”,内配一致,更宜入门
原厂轴体&细节做工品质加持
87键全键无冲办公游戏同适用
MX9.0和MX8.0,是Cherry去年相应推出定位高端的游戏用键盘和办公用键盘,很明显价格过高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而提起它们,是因为MX1.0最直白的理解,就是他们两者相结合后落地的入门版“弟弟”,专为入门级用户所供。
内配与MX8.0完全一致,而轴体、机身、充满棱角和坡度的边缘设计,这些有的没的做工也都延续了这家德国老大哥厂商一贯的严谨和品质。区别较大的地方,在于MX1.0是87个按键80%的布局,跟104键全布局的区别,只是没了数字小键盘专区,然而这对于打字工作者和游戏玩家应该是i don't care的事。
全键无冲即表示,同时按所有按键不会有冲突,搭配MX1.0的整体布局,是想向既办公又有游戏需求的用户表示,相比其它入门级厂商的产品,cherry更懂你。所以本段和Cherry2017年的中心思想是想告诉大家:MX1.0,性价比真的hin高。
有一种办公仪式感叫敲字有节奏与反馈
首选红轴与黑轴,保证触感舒适问题
ABS树脂材质高键帽,外加三种键盘高度调节
机械键盘党们高呼的“手指马杀鸡”,显然不会是一个瞎编造的形容词。这主要体现在你每一次敲击键盘所带来的触感和反馈。而这种“爽”的主观感受所带来的“办公愉悦感”,也不会是第一次敲击就能立马高潮得了,而是需要适应一小段时间的,MX1.0,目的是让你更快适应。
红轴和黑轴,由于是“直上直下”的触感,没有明显的段落感(想象一下按圆珠笔的感觉),可以保证长时间办公不容易造成手指疲累,灵敏度和舒适度也更高。而会触发同事狂躁和杀心动机的,基本上都是吵得让人受不了的青轴,我基本认为,礼貌和谐是要放在第一位的,不建议办公区域使用。
ABS材质高键帽附带扎实钢板、键帽外加UV涂层,人体工学阶梯式设计,
这三个让我等小白听了想发火的短句,想表达的是,你摸起键盘来,会有一种哑光的质感和更加细腻的触感,这是造成你“敲字觉得爽”的源泉。
而阶梯式设计,外加机身内置脚垫和橡胶外置脚垫,
是为了表示这款键盘在防滑的同时,还考虑到了人体工学设计,更好的适应你在办公、游戏、不同高度所需的使用场景里调节。
在一片妖艳的RGB灯效里,MX1.0只做单色背光
五种白色灯效模式,四种亮度速度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