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AT上半年人工智能支出总计500亿元
据金融时报报道,尽管美国的制裁旨在限制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进步,但中国科技巨头今年仍将资本支出翻了一番,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的资本支出总计 500 亿元人民币(合 70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 230 亿元人民币。三家集团表示,重点是购买用于支持大型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训练的处理器和基础设施,包括他们自己的模型和其他人的模型。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忌寒本月告诉投资者:我们将继续投资研发和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以确保我们人工智能驱动的云业务的增长。这仅仅是因为我们看到许多客户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点评:“基建
”
狂魔,实锤了!
2.字节跳动正在秘密筹备成立大模型研究院,并积极招揽人才
据“AI 科技评论”消息,字节跳动正在秘密筹备成立大模型研究院,并积极招揽人才。
知情人士称,已有外部 AI 大牛加入大模型研究院,直接向张一鸣汇报。
此外,原面壁智能核心成员秦禹嘉、原零一万物核心成员黄文灏已加入字节大模型团队。目前暂不清楚是否归属在大模型研究院。
点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张一鸣的野心
3.系统性生成式营销解读来了!——明略科技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秒针营销科学院发布《2024 AI+:生成式营销产业研究蓝皮书》
8月30日,明略科技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秒针营销科学院共同举办的
「AI时刻·见未来:2024生成式营销论坛 」
在复旦大学成功召开。
会上重磅发布首份“生成式营销”研究成果——《2024 AI+:生成式营销产业研究蓝皮书》,
对“生成式营销”的概念、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实践展开深入解读。
蓝皮书指出,对比2023年,2024年企业在营销领域应用
生成式AI呈现出四个主要变化:
一是从创新试水到常态应用;二是从图文为主到复杂多模态;三是从单点应用到线性&闭环流程;四是从业务提效到组织赋能。
明略科技CEO吴明辉在会上表示,生成式营销时代,企业要拥抱勇敢的创造力,拥抱企业相信的数据。生成式AI的核心不在于生成了什么,而在于学习到了什么。
他也强调,生成式营销不能只靠机器生成,它是人类与机器智慧共同协作的结果。
4.群邑上海旗下营销公司-蔚迈发布AI营销产品 “一方数据全域营销一站式解决方案(Cross Platform Solution)
8月31日, 群邑(上海)广告有限公司-Wavemaker蔚迈,基于服务多品类客户的实战经验以及与平台生态的共创共建,发布AI营销产品 “一方数据全域营销一站式解决方案(Cross Platform Solution)”,
通过策略性和数智化的运营工具来针对性地解决跨平台精准营销的问题,提升营销的效果和效率。
点评:没有AI技术工具,以后都不好意思说我们是营销公司了
5.生成式AI持续发力,美图公司应收再创新高
8月28日,美图公司披露2024上半年财报。上半年美图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28.6%;经调整后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80.3%。
业绩发布会上,
美图方面表示,历史性的成绩,得益于生成式AI技术提升影像产品效果,
为用户提供效果更好的图像及视频处理、视觉创意设计等功能,持续驱动用户付费。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
美图付费订阅用户数超1081万,创历史新高。
分板块看,上半年美图影像与设计产品营收9.3亿,同比增长54.5%;美业解决方案营收2.7亿,同比下降5.5%;广告板块营收4.1亿,同比增长18.3%。其中,以付费订阅为主的影像与设计产品营收首次实现总营收占比超50%,2024年上半年占美图公司总营收的57.4%。
点评:1081万付费用户,真的香
6.商汤发布半年报,生成式AI收入占比60%
商汤最新发布2024半年报当中,总营业收入为17.4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生成式AI收入大幅增长256%至近1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的60%,历史上首次超越传统AI业务。
这一数据甚至超越了商汤自己的预期。
对此,CEO徐立表示:生成式AI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我们正处于下一波增长的有利位置。
此前,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市场份额,2023:大模型带来新生机》显示:在2023年,商汤科技市场份额超25%,位居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第一。并且超越第二、三名的总和,成为市场绝对领导者。
特别的是,在这一关键的AI软件子市场,商汤已经连续八年蝉联第一。
点评:乘风破浪
7.出海+AI双驱动 蓝标上半年收入突破300亿
8月29日晚间,蓝色光标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蓝色光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8.58亿元,同比增长40.33%。
2024年上半年,蓝色光标全面推进AI+XR的内容开发与场景运营,集成虚拟现实、LBE大空间、沉浸式体验内容IP、AI数字人直播与本地生活等前沿技术应用模块,协同迈向更深层次的数字文化创新与虚实融合,推动多地数字化创新项目陆续落地,
不仅重构线下文旅数字业态,也开创了蓝色光标文旅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
基于AI+XR新技术,结合全球领先的虚拟制作技术,利用空间计算、LBE大空间定位技术等,蓝色光标打造了VR沉浸式体验IP“华夏漫游”。《华夏漫游之北京中轴线》是“华夏漫游”IP的首个内容,作为助力中轴线申遗工作重要成果参加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
蓝色光标表示,将更加坚决地推进出海和AI战略双轮驱动,在保持营收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与扩大规模化优势,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同时,
蓝色光标将继续加大AI在营销场景驱动的数据能力和模型应用能力建设,加速构建AI Native模式,不仅为公司发展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将持续引领营销行业的创新与变革。
8.亚马逊:被曝10月将发布 Alexa AI 订阅版,月费 10 美元,梳理、汇总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流
亚马逊内部正在研发名为“Remarkable Alexa”的全新 AI 模型,内部代号为“Project Banyan”,有望于 2024 年 10 月发布。
该模型主要分析人们对现有人工智能模型的使用情况,
挑选出用户最需要的部分,帮助客户策划、总结和探索头条及感兴趣的资讯等内容,
同时亚马逊正在开发 Smart Briefing 功能以生成用户感兴趣的新闻流。
“Remarkable Alexa”上线后会采用订阅制,每月费用为 10 美元。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亿台Alexa设备被售出,但亚马逊并未公开该项目的具体财务细节。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指出,开发成本和用户对免费功能的依赖,使得亚马逊的设备业务面临不小的压力。
此次Alexa的AI升级,或许正是亚马逊试图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和推动电商销售来收回投资的重要举措。
新版Alexa不仅是亚马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重大尝试,也体现了其在提升用户粘性和商业化路径上的战略意图。
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Alexa能否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助手,值得期待。
9.苹果、英伟达,正洽谈投资OpenAI
华尔街日报消息,OpenAI正在洽谈新一轮估值超1000亿美元的融资,苹果、英伟达也将加入本次融资。
算上微软,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都将投资OpenAI,帮助其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目前,在OpenAI的新一轮融资中,Thrive Capital领投并出资10亿美元。苹果和 OpenAI 没有立即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而 Thrive Capital、英伟达和微软则拒绝置评本轮投资。
点评:
OpenAI,上辈子救了谁的命?
10.华素制药旗下品牌风度携手爱奇艺“AI创可贴”,助力场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