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产前沿
知识产权全媒体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鸡西新闻网  ·  即将出分!转存这份2025考研复试全攻略 ·  10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即将出分!转存这份2025考研复试全攻略 ·  10 小时前  
赛先生  ·  为什么人类拥有如此漫长的童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产前沿

湖北首例AI大模型商标侵权案宣判

知产前沿  · 公众号  ·  · 2025-01-24 14:04

正文

1月23日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全省首例AI大模型商标侵权案日前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并入选湖北高院公布的“ 2024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事)例 ”。



案情简介

浙江某科技公司系第6506****号等注册商标权利人,该商标分别核定使用在第9类、第38类等商品或服务上,包括云计算、可下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提供数据库接入服务等。该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千问”的AI大模型产品,覆盖语言、听觉、多模态等领域,能够实现多轮对话、文案创作、逻辑推理、多模态理解、多语言支持等多种功能。 2023年4月,该公司在其官网正式发布该AI大模型产品进行公测。
2023年6月,浙江某科技公司公证取证发现,通过电脑或手机浏览器进入武汉某科技公司经办的网站后,检索“**千问”,显示多个不同的“**千问app”下载链接。 其中部分链接为 合集或其他无关软件,部分链接可下载与浙江某科技公司“**千问”相同的AI大模型产品,但不能完整体现该产品的全部功能。浙江 某科技公司遂 诉至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武汉某科技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武汉中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武汉某科技公司在其提供的软件下载服务中,使用与AI大模型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容易导致相关公众误以为涉案链接系由浙江某科技公司提供,或者认为武汉某科技公司与浙江某科技公司具有授权、合作等特定联系,构成商标侵权。虽然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涉案AI大模型处于公测阶段,可提供邀请码进行免费体验,但因下载后的AI大模型不能完整体现浙江某科技公司大模型功能,降低了用户体验,对浙江某科技公司的潜在市场造成了损害。综合考虑涉案商标的知名度、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涉案AI大模型处于测试阶段尚未正式发布的实际情况,以及侵权行为的情节、持续时间等,酌情确定赔偿数额23万余元。
该案判决后,各方当事人均息诉服判。


典型意义

本案系我省首例AI大模型商标侵权案件,通过打击假冒AI大模型商标引流行为,保护了AI大模型开发者的合法权益,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在强化新类型商标侵权司法保护上的做法有一定示范作用。
一是准确确定商标性使用行为。 武汉某科技公司在其运营的网站链接中使用的标识与涉案商标相同或近似,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涉案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亦构成类似,同时其在网页标题链接、软件名称、软件介绍等处使用的字样,具有标识该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属于商标性使用。法院对商标性使用的准确认定,发挥了司法裁判的正向引导功能,营造了合法、合规的网络经营生态环境。
二是准确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 网站经营者在网络链接中,使用与AI大模型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宣传推广其他软件,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来源混淆和关联混淆,构成商标侵权。法院认定网站经营者的商标性使用构成侵权,有利于消除企业对侵权的疑虑,鼓励放心投入AI大模型产品研发。
三是准确确定造成潜在市场损害的赔偿责任。 在确定侵权赔偿数额时,不能仅因AI大模型处于公测阶段即否定损害结果的发生。下载后的AI大模型不能完整体现大模型功能,降低了用户体验,对权利人潜在市场造成了损害,仍应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本案判决保护了产品研发初期权利人的市场利益,有助于制止利用AI大模型商标引流的侵权行为,为人工智能产业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护。
湖北高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相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本案是伴随“AI写作”“AI歌手”等AI大模型技术迅速发展而生的新型商标侵权案件,也是湖北省首例AI大模型商标侵权案件。
不能仅因AI大模型处于公测阶段即否定损害结果的发生 。”该负责人介绍,下载后的AI大模型不能完整体现大模型功能,降低了用户体验,对权利人潜在市场造成了损害,仍应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本案通过打击假冒AI大模型商标引流行为,保护了AI大模型开发者的合法权益,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在强化新类型商标侵权司法保护上的做法有一定示范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