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文章提到了,我为什么不认同“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我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但似乎很有名的人都说过,也有很多人相信和认同,这就说明了这是人性的一部分,可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如此,那就不存在什么其它的指挥棒,搞钱,交换价值就可以了。
可,如果一个人,走到你面前来是和你互换利益的,你会怎么对待这个人?有必要付出任何真心么?所有的关系又能怎样持续?
生怕吃一点亏,到最后,注定是一点大的收获都不会有。
我们这个社会,现在的教育、社交,“利”的痕迹太过明显,都在培养自私的人,以至于精致利己主义者遍地走。
人人都精致,人人都设防,但在实际相处中,其实人人发自内心都不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却都期盼别人的真实和诚恳。
算计太多的人,不会很幸福,倒不是得不到很多,而是失去了太多,每算计一次,内心便凭空多一份焦虑,混杂在一起,扰乱心智,是自己对自己的反噬。
书读得再好,官当的再大,钱赚得再多,但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不一定如别人看上去那般幸福。
我们总在和别人比,总在想着自己怎么出头,怎么关心自己,怎么注重从别人那里搞来利益,怎么出人头地,怎么不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很多人这一生,都在和别人竞争,从娘胎里,就有这种急迫感,生怕比别人差。
不是说完全不可取,这社会就这么多资源,都是靠抢的,但我想说的是,有个度,不是说劝人当圣人,而是在这个世界上很多规律是反着的,很多东西的获取,是从放弃开始的。
不是“舍不得讨不到狼”那种功利性的策略,而是,你要知道,如果真的想要做一番事业,不论大小,一个人是不行的,你必须从小和学会如何和周围人相处,不是去讨好,不是去揣测,而是一种共情:
所有能够一呼百应的人,你去看,有的小孩子,天生就是孩子王,他为什么能够有那种领袖的气质,能让那么多人死心塌地追随他。
他不见得长得多高大帅气,也不是什么英明神武,但一定有他独特魅力:
有胸怀和格局,能够容人之不能容;有远见卓识和独到见解,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有坚定的意志,在困难时有自己的坚持;有谋略能落地,遇到事不抱怨,想办法解决它;有博爱之心,能共情别人的苦难。
最关键的,是不太计较自己的得失,能吃小亏,不怕吃亏,利益面前舍得让别人先拿。
很多时候,你觉得很一般,但在更高维度的人看来,一眼过去,就知道这人不简单,就愿意为之交付一生。
马云创办阿里巴巴,长得跟外星人一样,找工作也找不到,可蔡崇信抛弃高薪为什么跟着他。
起初教员的资历要远浅于周恩来,为什么人家甘愿做副手?
刘备的能力也就平平,但身边却围绕着一群死心塌地的战将,为何?
人人都打着别人的算盘,都是平等的交换,怎么可能做成一番事业。
很多人觉得说,我不想做大事啊,就想当个普通人,可是,大到开疆辟土,小到和同事共事做个项目或者家庭相处,哪个不需要团结,哪个不需要自己舍利?
天天洗碗做饭擦地还要分你我,还要计较那么清楚,哪有心情去做别的。
都是人精,谁看不出来你的小九九?一次看不出来,十次还看不出来吗?
所以,千万别觉得自己是聪明的,别人是傻的,没有人是傻的。
做任何事,都是在你那个范围内,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朝着一个正向的目标前进,方能攻坚克难。
人这一生,不是说要读多么好的书,专业知识只占成功的一小部分,钱老想造原子弹,他固然超强,但如果不带出一批队伍,他一个人也搞不来的。
当时他在国外教书,有人说听不懂,他根本不解释,嫌人太笨,但在一贫如洗的中国,面对一些基础物理理论都搞不清楚的科研人员,他做的是俯下身来一遍遍讲。
如果按照现在很多人“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的价值观念,那就直接到国外接受高薪就好了,回来干嘛?
教员要上井冈山,当时山上有两个土匪占山为王不同意,一场大仗不可避免,可教员反其道而行之,让红军战士把部队里最好的枪都给土匪送去,换取一个见面的机会,人家都惊呆了,都被教员的气概所折服。而当教员跟他们讲了当前中国
的形势,讲了如何救国,这些人都参军,枪械也加倍交回。
其实人这一生,就是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点有意义的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做大事,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要成就什么惊天伟业,而是你总得有点情怀,有点精神,但凡想做点什么,都得有个好帮手。而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能吸引什么样的人,你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做多大的事。
说话的时候,不要老强调我怎么怎么样,多说,我们怎么怎么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与大家共勉,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一生,向内求,希望能做点力所能及有意义的事。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
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
理性思考,客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