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贝贝网CEO张良伦:好的商业模式会让蓝海很快变成红海| WISE·2016时代峰会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07 17:23

正文



创业者不应该为了多融一点钱,牺牲公司十年、二十年的可持续发展。




文 | 邓痕痕



在过去的几年里,母婴行业无疑是一片撕杀激烈的红海。从 13、14 年大量玩家涌入又倒掉,到 15 年跨境浪潮兴起,再到之后二胎政策的助力,几轮下来,行业大局已定。

作为此领域的 D 轮后大公司,贝贝网最初做婴童服装起家,逐渐扩充品类,到今年已经开始去母婴化,提出“妈妈经济”的概念,并且在十月实现了规模性的盈利。贝贝网 CEO 张良伦在今天的 WISE 大会上,分享了一个红海创业者的经验。

张良伦认为,蓝海和红海是相对的,很多人们以为是蓝海的领域,进去之后发现已经变成了红海。好的商业模式会让蓝海很快变成红海,所以创业者一定要有在红海中竞争的姿态。

在红海的竞争中,张良轮认为需要小心两个陷阱。第一个是机会陷阱,比如说贝贝网做了母婴电商,就会有很多人建议他们做线下、亲子旅游、医疗等等,似乎有了流量就无所不能,但其实机会越多,死得越快。另一个陷阱是竞争陷阱,因为创业者很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影响,缺乏独立判断,落入对方的节奏。

张良伦还分享了自己创业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他认为这三个阶段适用于很多创业者。

第一个阶段,是找一个时间窗口切入一个领域。在时间窗口方面,新的科技和趋势会让窗口此起彼伏地产生,而科技和资本的推动又会加速窗口的迭代。张良伦认为,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只有三年,贝贝网只抓住了其中的两年,已经足够成为移动电商领域第二阵营的公司。

第二个阶段,是规模化阶段。很多电商会陷入矛盾,到底做品类杀手,还是做多品类运营?张良伦认为这两者不冲突。贝贝网就是从婴童服装这种杀手品类切入,做到一定规模后,逐渐扩充品类,去母婴化。贝贝网在今年提出了“妈妈经济”的概念,现在的定位既不是垂直电商,也不是综合性电商,而是针对“妈妈”这个人群的多品类电商。

第三个阶段,是考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张良伦认为,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教学能力和健康的商业模式。贝贝网在今年 7 月开始追求盈利,10 月完成较大规模的盈利,11 月也是盈利的,不出意外将会持续盈利。贝贝网对融资比较谨慎,至今仍是一家管理层控股的公司,不会为了多融一点钱,牺牲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 36氪整理的张良伦演讲全文:

各位在场的朋友,各位创业者,大家上午好!

我刚刚迫不及待就上场了,所以麦都没戴。

先做个小调研,在场正在创业的同学,举个手!在座的各位,现在没有创业的举下手!我们看到,创业和不创业的人都很少。

这就提到今天我的话题“蓝海与红海”。

我们看到,没有那么多人创业,我们迫不及待的想去创业,看上去像个蓝海。但如果真的我们有些其它的方式,让创业者冒出来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人创业。

比如,我说今天举手的都有个小米手机给大家,我估计在场的人都创业了。所以,蓝海和红海其实没有太多明显的界限和差异。

我自己在2011年开始创业,之前在做的是另外一个平台,叫米折网,经历了返利和导购这个创业领域。2014年4月份成立了贝贝网,这应该算我第二个连续创业的项目,应该算我们整个集团里面现在当前最重要的项目。

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座的各位去看我刚刚所提到的,返利、导购、母婴这三个领域,大家会认为母婴是红海,返利是个蓝海,因为没有太多人做。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当年2011年我们进入返利的时候,我们一开始以为是蓝海,实际一进去发现,有一堆人像我一样认为它是蓝海,已经在那待着了。所以,我们进去实际是一个后来者。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年半大概做到行业的前两名,但也就是这样。当我们后来看到整个行业的天花板之后,我们快速转型做了特卖的导购。成长的很快,后来我们又花了大概不到一年时间,成为那个领域的前两名。

再到后来,我们发现天花板太矮了,可能就是个几亿美金的事情。后来我们开始看,新的机会在哪?后来发现,在我们之前米折的APP里面,在2013年有个很重要的数据,整个APP的流量占比,已经超过了50%。

当时给了我们震撼,因为在我们所有的公司里面看,无线都只是我们内部的一个团队而已。比如说,有很多公司叫无线事业部,还有些公司叫无线研发部。其实,当年的贝贝网也不例外,我们也只是一个无线事业部在做无线。但是,这个趋势在告诉我们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未来可能PC不是主流,无线反而是主流。

所以,当初贝贝网做了很重要的角色,把整个公司团队,全部都做无线。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无线事业部这个概念了,全公司都是无线。

所以,在我们切入贝贝网这个领域的时候,我们做的最重要的选择就是,我们直接放弃PC,全部做无线。但当初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觉得太傻了,不去从百度获取流量,不去做SEO,不去做百度的竞价排名,觉得浪费了很多流量。但我们认为,那都代表了过去的红利,我们应该获取的是下一波趋势的红利,这对我们才是最好的。

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红海和蓝海是相对的。一开始我们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可能它是一个蓝海,但对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创业领域来说,马上会变成红海。像之前的团购、电商,还包括滴滴打车,再到现在的共享单车,等等。即便你是第一个去做的,你都会发现,一开始是蓝海,但可能三个月之后就是红海了。

所以我觉得,红海这个事情大家不用太在意。我记得,以前有本书叫《蓝海战略》非常火,我自己也在看,但现在我觉得,这个理论自己创业五年看下来,觉得是不成立的,因为没有真正所谓的蓝海。所谓蓝海到最后都是红海,意味着我们需要具备特别强壮的身体,在红海中竞争能够处于不败之地。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红海创业者的应有姿态。

而且,红海里有个特别好的好处,红海会比较容易诞生大的公司。我们看,过去几乎所有大公司都是从红海中出来的。而且,红海竞争一旦你成为这个行业领导者的时候,几乎可以拿到这个行业所有的红利。比如,后面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帮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在推动着你变得更大。

所以,越是竞争充分,越可能让你变得更大,因为会有一群人帮你共建。今天,每个都放5亿美金到一个领域里面去,烧完之后,可能第二名烧的那5亿美金,是帮你第一名做嫁衣了。所以,我觉得在红海里面,一定要成为第一名。并且成为第一名之后,人都在帮你、成就你。

这个过程中大家就会说,创新就没什么价值了,如果我一开始创新了,别人后面做就会把我拷贝走。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过于低估了创新的力量,但同时却高估了我们创新的能力。

很多时候你的创新是非常小、微不足道的创新,并没有产生你先入者的优势。但实际上,当你作为先入者进去之后,第一批创业者可以获得非常巨大的先入优势,而且这个优势会让你的融资、团队、在媒体、在用户心智里面,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只要你的团队足够强。

所以这个过程中来看,我们不用做第一做某个事情的人,但你最好是第一批做那个事情的人。就以我们2014年4月份切入母婴来看,我们几乎是这一波母婴电商里面最早的一批,但实际我们并不是最早的一个,可能我们有同行3月份就做了,也有4月份做的,但其实不妨碍,因为都是第一批。

但如果你在2014年下半年,比如2014年10月份才去做母婴电商,那你可能就迟了,因为你少了半年时间的红利。

而红海创业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陷井,其中很多陷井特别希望同行能跳进去,有些陷井特别希望自己能规避开。

以我们所在的行业来看,我们发现很多陷阱:

第一,是机会的陷阱。因为你会发现太多的机会了,其实一个创业者绝大多数你的能力都可以让你赚钱,可以做个很好的事业。如果今天让在座各位做一个事业,给你五年时间,要做到一家一年赚一千万的公司,几乎胜率是非常高的。但问题就在于,你在创业过程中不断会看到新的机会。

比如说,今天我做了母婴电商,所有人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去做线下?可以开个线下的母婴店啊,也很好。还有人说,你为什么不去做亲子旅游,为什么不开个游乐场,为什么不去做个线下的医疗、教育、健康等东西?

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做,是因为时机未到。

创业的过程中,我觉得最容易掉进的就是这个机会的陷阱。因为你发现,什么你都可以做,无所不能,看上去你有了流量,似乎全世界都是你的。看上去你有了团队、有了资金,全世界都是你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往往机会越多死的越快。

第二,是竞争的陷阱。当我们跟随竞争对手脚步的时候,你很容易落入到他的节奏里面去,最后会导致他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会缺少你的独立判断能力,就会导致你失去商业迭代的基本根基。

所以我们认为,创业红海的这些陷阱,是每个人都需要规避的。

一开始,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创业切入点,但到一定阶段后,我们一定要选择最复杂的事情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我们的护城河。

我尝试把我过去五年的几次创业经历梳理完后,我发现创业几乎都会经历这3个阶段:

1、找一个时间窗口切入一个领域。

2、规模化的阶段。

3、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母婴电商,2014年就处于时间窗口的阶段,2015年处于规模化阶段,2015年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

分开看:首先看时间窗口,很多人会说时间窗口已经过去了,其实时间窗口一直都在,只是很多时候是老的玩法的时间窗口会过去。比如母婴电商,是个十年前就已经存在的领域,但真正它的爆发是2014年之后才爆发的。

所以,当有新的玩法和新的科技力量和趋势力量去推动的时候,其实时间窗口会此起彼伏的产生,但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又很遗憾的是,科技和资本的推动,又加速了整个时间窗口的迭代。

目前来看,创业前有个法则“180天法则”,一个产品如果6个月时间还没有起来,可能很容易就起不来了。而且,一个行业几乎两年内肯定会结束战斗,多数情况下一年就可以结束战斗。

看贝贝网我们所处的行业,这里有一张艾森尼尔森的图,大家可以看到,2013年手机端的流量占比大概只有53%,但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这短短的三年时间之后,移动端流量占比已经达到了81%。

也就是说,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只有三年。这么一个巨大的行业,却只给了创业者三年的时间。贝贝网很不幸是2014年进去的,所以我们只享受了时间窗口的时间。但是,这两年时间窗口,足以改变一个行业的格局。

这是克瑞斯移动在今年年中发布的一个报告,移动电商目前最大的,如果以DAU来排名,最大的其实还是淘宝、京东,之后能够DAU过百万级的,大概是唯品会、蘑菇街、贝贝网、聚美、苏宁易购这样的APP。而这里面来看,蘑菇街和贝贝网,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才产生的。

即便贝贝网只有两年时间,其实它已经足以成为这个行业第二阵营的公司。这个时间窗口的过程中,如果把握住科技和趋势的力量,是有机会成就我们的。

第二我想提到,创业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当你找个时间窗口切入之后规模化的问题。

规模化中,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无论是O2O还是电商行业,最终都是在平衡一个事情,就是平衡我们的体验和效率。

一般来看,我们的创业机会在于,我们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但是,往往很多时候体验的提升会带来效率的降低。比如说,今天我们在张的饿了叫个外卖过来,假如你叫的便当10块钱,可能送过来需要10块钱。对于体验是极大的提升,但对效率却是个极大的降低,因为这太不经济了。

所以,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同时可以提升我们的体验,又能同时提升我们的效率,它往往会是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以贝贝网在做深度管控的平台模式为例,贝贝网在非标品这块,尝试用了一个和淘宝、京东完全不一样的方案。我们同时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代运营的公司。也就是说,所有的产品销售、运营和售前、售后的客服,全部是由贝贝网来完成的。

这个过程中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处,我们把中间所有环节做了之后,我可以提高这中间的效率。同时,我把这些环节省掉,进而又带来了我成本的优势。

这种情况下,我既可以提升效率,又可以提升我们的用户体验,因为他可以得到一个更加确定性的统一体验。这样情况下,这个业务就会起的非常快。

同时,规模化里面很多人又会陷入到到底做品类杀手,还是做多品类运营的困惑。其实这一点都不矛盾。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首先一定是个品类杀手,因为创业者刚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其实你什么资源都没有,不可能什么都做。

所以对贝贝网来说,开始做母婴的时候,我们只做了一个事情,只卖童装、童鞋,也就是说我们只卖婴童服饰,当我们把婴童服饰做到足够规模的时候,当月交易额过了一个亿之后,我们才决定把全母婴品类都做了。

而到今年,贝贝就会开始扩充从母婴到非母婴经营的平台,我不会只卖母婴,但我也不会卖跟妈妈完全没关系的,比如3C这些东西。所以,我一切都在围绕我的用户展开。

而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可以从品类杀手切入之后,可以自然的衔接到多品类的经营。而我认为,贝贝现在的妈妈经济,就是这样一个商业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这里有个翘翘板,可以看到,当你在追求过摸的时候,要反复平衡你的体验和效率。也就是说,你不能因为你的体验提升,严重降低了效率。这种情况下,你这家公司还是不成立的。所以我们需要去平衡,而且在每个时间点,你可能需要为了体验牺牲效率,或者为了效率牺牲体验。但最终,是要达到他们俩完全的平衡。

而体验与效率的平衡,我认为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可以做到,可以有机会:

1、我们现在强烈感受到的科技的魅力。过去,绝大多数都是靠营销、流量做起来的,而到现在我们非常强烈的感觉到,科技的魅力正在迸发它的第二春。比如,以贝贝现在所做的事情,我们有个非常大的大数据团队,全是来自大数据、搜索做算法的骨干,可以每天收集10亿条的用户数据,会有千台服务器在后端进行运算和前台的推荐。

这个事情,可以完全抵消掉我过去在很大的买手和人工的投入的。

2、看到贝贝在智能变革,

客服智能机器人上面也投了很大的精力,尝试用AI的语义解析的方式,可以自动对用户的问题进行回复。我们发现,用户问来问去就那些问题,而且完全可以模拟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智能的回答。

类似这样一些东西,已经完全融入到了零售领域里面去。所以,科技的魅力让我们再次见证到了。

3、作为一个平台,规则的力量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视,规则和生态的力量我觉得是个非常强大的系统性工程可以完成的。

比如,今天的滴滴,除了做出行,最重要的是在做规则,由于他设计的规则很好,会导致体验持续的提升。所以可以看到,用滴滴专车,一打电话就会告诉你“您好我是滴滴专车”,下车会给你开门,所有的动作都标准化流程了。

4、规模化过程中钱的角色,绝大多数创业者会犯的问题是该花钱的时候舍不得花钱,以及在该踩刹车的时候不敢踩刹车。

为什么说钱在创业者过程中非常重要?原因是,钱不是根本,业务是根本,但钱是非常大的催化剂,它可以非常大程度的降低你的时间成本。也就是说,资本的游戏是什么?最好的应该是用钱换时间。钱在这里面可以提升我的效率,或者缩短我的时间的时候,我应该用钱,否则不应该去融资。

同时,当你没有钱的情况下,如何去提前进行融资的布局?并且,在你现金流出现风险的时候,及时刹车。这就回到企业经营里面死掉是怎么死的?绝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因为现金流没有管控好,而死亡的。所以,钱既是一个催化剂,同时也是一个你死亡的加速器。

再说最后一个:可持续发展。

其实这是所有企业都会梦寐以求进入的状态,经过前面的时间窗口切入和规模化之后,是不是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什么?首先,你要具备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教学能力和健康的商业模式。

所以,以贝贝为例,我们在今年上半年做完所有内部的回顾之后,我们7月份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开始追求盈利,10月份我们就完成了较大规模的盈利。也就是说,贝贝现在开始会进入持续盈利的阶段。

我们为什么会去做这个事情?很重要原因是因为,行业格局已经基本上告一段落了,贝贝已经在垂直母婴市场占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为安全。

同时来看,我们觉得应该进入到下个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而首先需要提升的是自我造血的能力,不能把我的命运交给投资人去决定,不能把我的命运交给是否能融资成功而决定。

我应该把我的命运交给我自己,靠我自己赚的钱去实现我的自我生存。所以,贝贝在融资上面,一直非常克制,我们几乎过去每年只融一次资。而且,我们迄今为止还是一家管理层控股的公司,我们不认为今天可以为了多融一点钱,而去牺牲我公司未来10年、20年可持续发展的发展。

所以最终我认为,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阶段,首先要实现自我造血。而往下就是商业的持续迭代,去实现最终的护城河。

回到盈利来看,到底什么时候盈利?我认为要做的一定是规模化的持续盈利。比如我说盈利这件事情,其实没什么好觉得兴奋和值得炫耀的。因为,我家门口的小卖部也是盈利的。

所以,如果我们只说盈利,它是个非常肤浅的事情。我认为,好的盈利应该是靠规模效应,靠效率的提升,带来的自然而然盈利。刚才你的规模增加,你的毛利率提升的时候,你的收入就增加了。当你的运营效率和营销效率提升的时候,你的成本就降低了,进而你自然而然就盈利了。

而且,我认为盈利的首先,实际是从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开始的。比如,今天我卖奶粉、纸尿裤,我告诉你我是盈利的,那我一定是欺骗你的,因为绝对不可能盈利。而如果今天我卖童装,我就应该是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能非常短的时间就盈利?因为,它是卖服装的,京东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很好的盈利?因为,首先它是做3C的,当然我不认为京东不能盈利,只是我看过去十年为什么是这个现状?首先,是来自于你商业模式和品类选择的本身。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时代赋予了创业者力量,所以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创业者应该珍惜这种力量,我希望跟所有在座的同行和创业者一起努力,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创造出属于我们创业者应有的力量。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张颖对话冯大刚:要投资好中国机会,换一定的生命长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