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读的一则关于武则天驯马的故事。查了查,这则故事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则天顺圣皇后本纪》。当时有个大臣吉顼,在朝廷上与武则天的侄儿武懿宗争辩的时候口气凌厉,武则天很不高兴,说,“我还在,吉顼就对我们姓武的这么放肆,如果我不在了还得了?”
隔了几天,吉顼又向武则天奏请他事,则天顺圣皇后打断他。自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吐蕃向唐太宗进贡了一批良驹,均以驯服,唯有一匹叫狮子骢的未被驯服。唐太宗见这匹马甚是喜爱,称它为龙驹。于是问手下,有谁能驯服这匹马,就有重赏,结果但无一人能驯服。武则天知道此事,于是自荐:“我能驯服。请皇上赐三物:铁鞭、铁锤、匕首。用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铁锤接着锤;还不服,则用匕首杀了它。”唐太宗笑着说:“照你这么说,朕的良驹不被你刺死了?”武则天进一步解释:“良驹应该成为君主的坐骑。驯服了就用,驯不服留它又有何用呢?”然后她问吉顼:“你今天是让我动匕首吗?”
其实武则天这个故事可能不真,佛经《出曜经》和《中阿含经》中的“驯马”以及《法句喻经》中的“调象”都有类似记载,后来道士编的《法苑珠林》中的《诫马部》对这些佛经也有引用。武后可能临时编了这个故事来震慑吉顼。不论故事真假,吉顼被吓得“惶惧流汗,拜伏求生”。
武侯和武后的这两则故事是真是假倒在其次,这些故事被人传颂、相信、推崇表明我们传统文化中对领袖的期待。人们用“果断”、“有见识”来描述这二武,又惧又赞他们巧妙、坚决地使用威胁达到自己的目的。中国人大致是畏惧、推崇这类人的。
我们对白刀子的深刻认识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