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科周刊
万科周刊是万科集团自媒体,纸刊于1992年创刊,是国内业界第一本企业内刊。企业视角,人文情怀,理性观察,万科周刊,不止是内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建  ·  【新春走基层】重大项目开春“火力全开” ·  3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江苏一台风机倒塌! ·  3 天前  
中国电建  ·  贯彻2025年工作会精神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万科周刊

再出发 | 万科集团2021年春季例会侧记

万科周刊  · 公众号  ·  · 2021-03-29 21:30

正文


多年以后,参会的人们将再次回想起2021年的春天,想起这次春季例会的讨论与思索,还有春日星夜下的星夜话聊。就像今天的我们,从不厌倦地重温1984年创业以来的道路与梦想。
日前,万科集团2021年春季例会在深圳大梅沙举行。这是一次特别的会议,它是关于万科成长史的回响,也是关于万科未来史的对话。


春天的故事



七年前的春天,同样在深圳大梅沙,万科集团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春季例会,例会主题只有简练的五个字, “事业合伙人”
当时,《万科周刊》以《一张影响万科未来10年的PPT》为题发表了对于会议的记录,文章写道:
万科总裁、全部副总裁、各本部管理层、所有一线公司总经理、外部咨询顾问团队及国际友人近500人出席,从规模和议题来看,用“例会”来形容万科史上最大规模工作会议有些不贴切,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我们回顾往事时,会更好地理解万科第四个十年门槛上这次“扩大会议”的真正意义。

万周君虽未亲历当年的会议,但对那次会议的这张经典照 片印象深刻:
照片中,时任集团总裁的郁亮手持1994年3月31日的《深圳特区报》,报纸上刊载着《告万科全体股东书》。在他身后的背景板 上,五个大字宣告着该次会议的主题——“事业合伙人”。

▲万科集团2014年春季例会现场

如当年《万科周刊》所言,经过时间沉淀,我们才真正感受到这五个字的份量和意义。
从1984年的“下海”创业,到1988年的公司股改开启现代化转型;从1998年率先建设职业经理人制度,到2010年提出“事业经理人”文化;从2014年提出“事业合伙人”,到如今迎来全面建设,拥抱管理红利时代。
▲2014年,关于“事业合伙人”的讨论会开了一次又一次

回望来时路,万周君想起万科创 始人王石曾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的自白:
自来深圳那一天起我就想:如果我能掌管一家企业,就要给年轻人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不要像我那样经历委屈求全、十年媳妇熬成婆;要尊重年轻人的选择,机会均等,尊重个人隐私。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应该享有有尊严、荣誉、责任、理想的工作生活。

它的背后,是万科对“事业合伙人”和现代商业文化的深层思考,是对于“有尊严、荣誉、责任、理想”工作与生活的不懈追求。
就像长青的高山榕,传承自改革开放时代的初心,在万科这片土地扎根成长,开枝散叶,即将迎接着它最茂盛的样子。


合伙赢未来



此次例会主题依旧是五个大字——“合伙赢未来”。在画面背景中,一群合伙奋斗的人们正携手前行,眼前则是一望无际的星辰大海。

▲2021年万科集团春季例会主KV

在会场,来自全国的参会者不分级别、业务、区域,重新组合划分为21个小组进行讨论。不仅需要阐述小组讨论共识,还有自荐分享、随机登台发言等,所有安排都是为了更好回答: 如何更好开展万科事业合伙人全面建设?
用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的话说,事业合伙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制度,更是一种发展机制、一种管理机制、一种分享机制。
说发展,因为它是面向未来十年乃至更长远的机制设计;说管理,因为它代表着万科管理方式的根本改变,而非简单的激励制度;说分享,因为万科希望通过事业合伙人,实现投资者、员工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与共享。

▲关于“事业合伙人”的自由发言环节

这些起源于2014年的设计创想,最终形成了两本“秘籍”,一本是2017年的《万科事业合伙人纲领》,一本是今年初刚刚印制的《万科事业合伙人管理纲要》。
“秘籍”写着: “混合所有制” “事业合伙人制度” 是万科的两大制度基石;以人文精神、市场原则为内涵的 “大道当然” ,和以共识、共创、共担、共享为内涵的 “合伙奋斗” ,共同组成了万科核心价值观。
在春季例会现场,这两本“秘籍”一一摆放在了每位参会者面前。尽管对内容已经了然于胸,不少合伙人仍然乐于开卷重温。
他们所思考的也许不仅是事业合伙人的身份认同,更是在 互联网浪潮之下 ,如何与95后、00后等“Z世代”对话与共鸣。

最好的投资



“投资自己的事业是最好的投资。”
这是贯穿例会始终的一句论述,另一句被反复提及的话,则是“事业合伙人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在管理红利时代来临之际,在事业合伙人全面建设时期,为何尤其强调“投资自己的事业”?

与短期的投机炒作不同,“投资”一词内涵的意义在于长期主义的自主选择。“投资自己的事业”既代表着万科事业合伙人持股、跟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更代表着对于合伙事业的长期认同与支持。
这种“合伙奋斗”的理念,正是对于传统雇佣关系和职业经理人身份的超越,有人称之为“企业家精神”,也有人称之为“主人翁意识”。
▲郁亮讲述“事业合伙人”的故事

“我在万科31年,从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走到今天,是万科给了我所有成长的收获。”谈到这一话题,郁亮引用自己的故事说,“我们最终相聚到这里,追求的不仅是财务回报,更在于个人成长,在于我们的价值是否得到实现。”
在过去三十余年,许多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感受号召,满怀理想主义加入万科。如今,他们许多人也成为了参会者,有的已是集团合伙人,有的辖理一方事业,有的则成为了专业大师。每个人的成长履历,都是一段“事业合伙人”的生动注释。

▲2000万科职业精神年宣传海报

“在这里,我们始终把人的价值的实现作为埋在心里面的东西。”在郁亮看来,人文精神、市场原则是万科不变的追求,这也正是万科与任何一家企业所不一样的地方。
在他的倡议下,会场全体合伙人共同起立,许下对于自己的奋斗承诺:
我相信劳动创造价值,相信创造能让世界更美好,相信让世界更美好是值得毕生追求的事业。我相信奋斗的人生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相信平凡的人一起奋斗,能成就不平凡的未来 ……
这段充满理想主义的宣言被视为万科人的自 我价值认同,它也被记载在“万科筋厂”的软木砖上,每一位参会者认真地签上自己名字,将它一一垒在讲台上,拼成“事业合伙人”五个大字。

▲参会者们在软木砖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关于204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