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鲤”创刊十周年。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发现文学的新鲜人,今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决定做一场优秀小说家之间的文学格斗,参赛者由著名作家和年轻的文学新人组成,而且他们全部要以匿名的方式呈现。
于是我们联合理想国与腾讯·大家,一同发起了“匿名作家计划”。
所有参赛选手被去除名字,冠以001、002、003的代码,只将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交给他们去审判。
这项计划起源于一次网络会议。悦然偶然说起:可不可以做一个属于
文学界的“蒙面歌王”
?
几乎所有人都为此叫好,随之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大家都觉得文学应该有另外的样貌和规则,它应该更纯粹,更专注文本本身,而不是那些自带光环的名字,不是圈子里的论资排辈。
如果有一个更理想的平台,让业已成名的作家和年轻的写作者共同角逐,而读者回归文本本身,只凭文字与作家沟通,一定很带劲儿。
匿名的点子像个坏小子,非常叛逆,又野心勃勃。
大家聊到兴奋,一度打算当时就拟定作家名单。不过很快全然冷静下来。
匿名作家计划毕竟不是娱乐秀,文学是否还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
作家们愿意隐去名字参加计划吗?
业已成名的作家会想要和年轻作家同台竞技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尝试询问了一些作家,原本打算碰钉子的,但意外的是,大部分作家都欣然答应,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并且有意义的事,而更多作家得知计划后主动联系我们,表示愿意参与。
只要有笔,
柏拉图、简·奥斯汀、阿特伍德、黑塞......在某一刻可能灵魂附体。
在这个渴望真人秀的年代,匿名无疑是反潮流的。
这是一场充满刺激、悬疑、火药味儿十足的文学比赛。没有题材的限制,没有年龄的苛求,参与者只需要遵从一项法则:去除名字,退居幕后,将作品全权交给读者审判。
既然是比赛,它就避免不了被评价、比较,其中包含残酷的角逐,虽然我们都知道,文学永远不可能是比赛,亦不能通过比赛衡量。
实际上,从评委到参与这项计划的编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第一名”,我们每一期也都经历着失去自己热爱的小说的过程。我们经常在一个小说中看到十分两极化的评分。所以我们更愿意将匿名作家计划看做是一场游戏,一次有趣的探索,而非是一次绷起面孔,要有“高下之分”的比赛。
在这场持续半年的文学计划中,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时刻。
为了支持匿名作家计划,支持文学新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师为我们投来他已鲜少创作的短篇小说;
某位刚刚获得国内文学大奖的作家,为抛弃自身风格,煞费苦心,但交稿后坦言很挫败,“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某位女作家在生产后不久,便交来自己的新小说,表示想要支持我们的计划;另一位作家在刚结束漫长的长篇小说创作期,还没从其中抽离,正赶上匿名计划即将截止,即刻为我们开始了创作……
这些难忘的时刻,令我们动容,作家们对文学的执着给我们带来很多力量。正因为他们的不辞辛苦,改变业已成熟的风格,改换目光,去发现新的社会问题,创造新的人物,才为这项计划带来了巨大动能,让我们和读者看到了文学的纷繁与多样。
现在
我们终于要迎来这场“匿名作家计划”的收官
我们想邀请喜欢文学的各位一起参与!
12月15日14:00
以透明致敬匿名
“匿名作家计划”开放式决选及颁奖仪式
在经过五轮初赛之后,
我们邀请到国内文学界顶尖的小说家苏童、格非、毕飞宇组成终评评委团,他们从初赛脱颖而出的11位匿名作家中,选择了6位,并将带着这6位匿名作家的小说,进入15号活动当天的评委密室。
如同匿名对于作家的挑战,这次的评选我们全程直播,这样前从所未有的开放式评选也是对对三位评委老师的一次挑战。那些评委秘室中的所有的对于小说的分析、作家的猜测、风格的争执都将被公开。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学奖评选过程,用“透明”来致“匿名”。
时间:
2018 年12月15日14:00
地点:
北京市MeePark 798店
(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89街)
嘉宾:
苏童、毕飞宇、格非、张悦然、止庵、罗皓菱、6位神秘短名单作者
主办:
鲤、大家、理想国、当当、腾讯新闻、Meepark、Kindle
门票售价:
79 元/人
(含入场券一张、分析课手册一份、《鲤·时间胶囊》一册)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报名此次活动
Part 1.1
密
室(14:00-16:00,2小时)
苏童、格非、毕飞宇三位终评在密室现场讨论6篇小说的优劣并投票,选出最终获奖者。此过程将以直播形式播出,并同步播放在活动现场的大屏幕上。相信对于年轻读者们来说,这将不仅是一次得以进入文学奖决审团的评审密室罕见机会,更是一场会受用终生的小说分析大师课。
Part 1.2
现场(15:00-16:00,1小时)
正式活动开始,现场嘉宾止庵、张悦然以对谈形式,向现场观众透露比赛不为人知的趣事,密室画面在消音情况下继续播出,嘉宾也会在关键时点带领观众一同观看和点评。
Part 2
现场(16:00-17:00,1小时)
三位终评从密室中来到现场,宣布最终获奖结果。保密了一年的最终获奖者身份也将在当场揭晓。
点击
“阅读原文”
报名
一起来现场见证“匿名作家”揭面
匿名作家计划
入围短名单
(点击标题,可阅读小说全文)
1.
《海雾》匿名作家_001号
《海雾》是一枚少女的记忆碎片,小说利用幻听这一癔症,粘合了少女及其背后一代年轻人所面朝的历史与未来,由此将海与雾的迷幻效果推向极致。小说颇具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神韵,苍茫暗影,如同裁下来的风景,既幻象又优美。丰沛的意象,寥落的笔触,嵌套谜一般的故事,叠嶂重重,伤感漫散文本。回忆之海有多遥远,未来之雾就有多重。从海开始,无数回忆现实交替;到雾结束,穿越人间所有密林山峦。如此一一轮回,人们才得以抵达精神世界的新天新地。
2.
《信徒》匿名作家_003号
《信徒》力图复兴19世纪以来消失已久的文学传统,在小说重新注入神的目光,以悲天悯人的视角,中国乡村的大背景,重构了信仰与人伦的时代困局。小说围绕老村长与八婶关于十字架的交锋,将现实救赎与精神救赎放诸于同一语境,尽显人性于其中的挣扎。作者笔力遒劲,收放自如,故事开始如云聚,低沉、喑哑;结束如光之乍泄,温暖、舒展,将人性、神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实的救赎是否就是人伦的终点,物质世界的灯火可否真正点亮人心?在一个无可信的年代,也许唯有信,才是通往救赎的唯一道路。
3.
《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匿名作家_009号
《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描写了一对新世代夫妻的婚姻样貌,相较于传统婚姻稳固而保守的美德,现代人缔结的婚姻充满试探、游移,疏远与放逐,沉湎于个体细微的观感,却将现实的景深一再拉长。作者拥有超高的小说技巧,游刃于各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哪怕最细小的纹理也不放过。全篇小说极流畅丰满,将一段本质地略轻的小说,写的一波三折。现代人的“佛”、“丧”情绪被作者敏感地记录于笔端,成为一枚时代记忆切片,完整封存。崭新的情感方式,现代日常展露出的新的可能性,随小说的一步步推进,清晰地显影于我们眼前,时而温存,时而惊悚。
4.
《仙症》匿名作家_011号
《仙症》是一部北方档案,以冷峻酷烈的文字和巨大的现场还原感,徐徐勾勒出一个疯癫个体与其背后家族成员的群像。小说地域风格鲜明,人物塑造完成度高,魔幻与现实感并存。故事的内在张力始终充盈小说始末,人性的卑琐与骄傲由此跃然纸上。这里的北方,没有大雪、坚冰、冻土和冷风,却比北方更北,恶寒更寒,人性之冷冽凌驾于冬日之上,失败与无常像蒲公英播撒种子野蛮生长。在这片爱的荒原,作者以绝处求生的意志找寻爱之星火,生之意义,其笔下人物也因此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残缺,却不容忽视的隐喻。
5.
《少女与意识海》匿名作家_016号
《少女与意识海》描写了偶像崇拜、游戏、电视文化、科技,那些属于一代青春的短暂时刻,也是关于记忆和生死的辩证,展现了作者强烈的文体意识和美学观念。《少女与意识海》不复述怀旧和虚无,不回避未知和冒险,一次次打破阅读体验的边界,仿若以梦境比拟文学,也需自成行动与逻辑。而演变中的科技媒介,是入侵的镜像,还是与记忆互相模拟的载体?“少女”是个体历史的万花筒,还是与他者缔结的宇宙?可以确定的是,一切情感都无法匿名,爱本就是一个失控的过程。
6.
《卜马尾》匿名作家_031号
《卜马尾》是一部罕有的草原牧歌,巫蛊、占卜、草原、记忆,构成了文学真正的神秘与诗意。完美的语感与徐徐铺展的意象,让小说拥有超越俗尘的朴素与单纯。黄昏袒露秘密的缝隙,而因爱之名的占卜,是以身犯险,僭越草原的禁忌也在所不惜。作者略过都市经验的浮光,将目光转投青草深处,是一次真正人文意义上的回归。而爱的意志是否可以消解边界?延伸时间的长度?草原辽阔,近似无穷,仿佛不提供答案,但每一个草尖上,都记录了那些离别与怀念,凝望与珍视,挽留与追忆。爱生生不息。
12月15日,以透明致敬匿名——“匿名作家计划”开放式决选及颁奖仪式,将在北京举行。
跨越文学竞赛的边界,邀你进入文学奖决审团的评审密室——即时摄像机360度无死角实时呈现,现场打造180分钟开放式决选过程,献上由苏童×格非×毕飞宇三人联袂呈现的小说分析大师课。
匿名作家计划
终评评委团
苏童,1963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迄今有作品百十万字,代表作包括《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黄雀记》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毕飞宇,1964生,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作家、教授。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大红鹰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代表作品《那个男孩是我》、《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推拿》。
格非,1964年生,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清华大学文学教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有《迷舟》《相遇》等中短篇小说四十余篇,《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等长篇小说六部,以及《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文学的邀约》、《博尔赫斯的面孔》等论著和随笔集多部。
转载
:联系后台 |
购票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