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尚志杂志
《KINFOLK》是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每期都包含了动人的文字与故事、深入有趣的采访,用美好的排版呈现、探索和记录生活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设计、旅行、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DeepSeek看不上阿里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19岁私奔裸婚,连生3胎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春晚差点穿帮的镜头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广州员工奴性事件 ·  3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恒大歌舞团团长嫁人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尚志杂志

Ruth Ansel与Bea Feitler,她们定义20世纪60年代

风尚志杂志  · 公众号  ·  · 2019-11-14 23:53

正文


Ruth Ansel 与 Bea Feitler 实现历史性合作的起因源于一场激烈的争吵。


1962 年,《Harper’s Bazaar》的艺术总监 Marvin Israel 被主编 Nancy White 当场解雇,原因是他委托拍摄封面的模特跟杂志传奇前时尚编辑 Diana Vreeland 看起来一模一样——这似乎是在表达:Vreeland 应该担任杂志主编。





那时候,Israel 的两个助理,24 岁的 Ruth Ansel 和 Bea Feitler 接替了他工作,随即成为《Harper’s Bazaar》第一任女性艺术总监,也是行业中最年轻的总监。对于这两个即将改变平面设计历史的女人而言,此番改变带着不言自明的里程碑意义。


她们两个人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Feitler 出生在里约热内卢,父母是犹太人,一同逃离了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她在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 Parsons Schoolof Design)学习。毕业后,她回到巴西,供职于一流文学杂志《Senhor》。1961 年,她回到纽约,在《Harper’s Bazaar》为她在帕森斯念书时的教授 Israel做助理的工作。Ansel 出生在纽约布朗克 斯(Bronx),在阿尔弗雷德大学(AlfredUniversity)学习美术,后来在她当时的丈夫 Bob Gill 的引导下学习平面设计。在 Feitler 受聘后不久,Ansel 也获得了一个接受 Israel 面试的机会。“尽管我没有平面设计作品集,他还是决定了冒险雇我。”Ansel 曾向《Creative Review》透露,“他喜欢的是我不受平面设计陈规旧俗影响的新鲜感。”





“他们把我们组合在一起,这样他们就有时间寻找一位男性艺术总监来替代我们。”在回忆起 Israel 离开后自己和Feitler 的处境时,Ansel 向《Creative Review》解释道,“他们从没这么说,但我们怀疑过。不过,等他们发现我们的工作做得并不差,他们就让我们继续干下去了。其中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是,我们很便宜,我们俩的薪资加在一起可能还不如当时一个知名男性艺术总监。”她们很快就颠覆了对性别歧视的刻板印象。设计工作室 Pentagram 的合伙人 Paula Scher 表示,“这是我的理论。我觉得,因为她们是女性,而且不属于男性名人圈子,所以她们能够打破规则,尝试新事物。她们不必像男人那样遵循既定的标准,因为没人指望她们会这么做。”


“Bea 和 Ruth 两个人在工作上互补。”艺术家兼研究员 Nicolau Vergueiro 说,“人们对这两个身处高位的年轻女人持有怀疑,我觉得作为伙伴,她们允许彼此尽可能的勇敢地突出:她们拥有双倍的力量。”除了给《Harper’s Bazaar》注入无尽的青春活力,Feitler 和 Ansel 也会培养新的人才。在她们的合作下,摄影师 BillKing、Diane Arbus、Duane Michals、BillSilano 和 Bob Richardson 都大放异彩。在长达十年的任期里,她们的作品被视为那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的视觉呈现的典范。在这十年里,太空旅行、电视、整形手术以及突破边界的时尚成为人人都在谈论的话题。





Gloria Guinness 在《Harper’s Bazaar》中撰写情色及避孕药相关的内容。女性想读到更多针对性、婚姻和事业的女性主义评论——她们开始对时尚杂志有更多的期待——Feitler 和 Ansel 都非常乐意呈上新颖的内容。她们将在 20 世纪60 年代多姿多彩的纽约街头所体验到的活力裁剪、拼接到了《Harper’s Bazaar》的文本中:刚解放的年轻人、波普艺术、摇滚乐和经典电影。Feitler 和 Ansel 在她们一直在变化的办公室墙上贴满了撕下来的图片和照片,以此作为创作核心。平面设计师 Philip B. Meggs 曾在为美国平面设计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 撰写的文章中谈及她们的创作过程,“她们对意外事件、工作室里的原材料以及身边发生的故事都保持着开放的态度。”Ansel 告诉《Creative Review》,“我们有时会彼此竞争,常常想赢过对方,这让我们都保持警惕。最后,我们的合作变得天衣无缝,我们的理念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彼此的工作中。”





1965 年对她们两个人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 月刊的封面模特是演员 Steve McQueen,这是男性首次登上主流女性时尚杂志的封面。模特 JeanShrimpton 戴满手镯的手臂抚摸着 McQueen 的脸庞,这至今仍然是 Ansel 和 Feitler 执导的最为后辈所借鉴的形象之一。她们还邀请了超模 Donyale Luna 参与 4 月刊的拍摄——这是美国时尚杂志首次启用黑人模特。


1965 年 4 月“波普”刊依然是 Ansel和 Feitler 在《Harper’s Bazaar》最著名的、作品。直到今天,它在设计和内容上都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它捕捉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闪光时刻。这期杂志由摄影师 Richard Avedon 担任客座编辑,旨在成为“了解风云变幻的时代的某种渠道”。封面人物是当时大红大紫的 Shrimpton,她戴着一顶粉红色剪纸太空头盔。有些版本甚至加入了透镜技术,让 Shrimpton 的眼睛看起来像在眨动。





这张如今已成为经典的封面是出自某个深夜最后时刻的决定。Avedon 为 Shrimpton 拍摄了照片,她戴了一顶人人都讨厌的帽子。下印时间一过,“Ruth 开始解释,我们可以用荧光纸剪出太空头盔的形状。”Avedon 在 1968 年为《Graphics》撰写的一篇文 章中写道,“但她没能这么做,因为 Bea 已经在剪了......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几分钟内——看着古典主义的 Bea 和现代主义的 Ruth 仿佛融为一体在工作,那一刻简直太神奇了。”尽管1965年4月刊在商业上失败了,但它赢得了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New York Art Directors Club)令人艳羡的奖章,并被誉为 60 年代经久不衰的象征。





尽管她们的事业饱受赞誉,但在1971 年,当新编辑领导层加入《Harper’s Bazaar》后,这对联合艺术总监被踢出了局。Feitler 曾在 1977 年接受《Graphics Today》采访时解释道,“当杂志流失了一些读者后,我们感受到了压力。”


1972 年,Feitler 加入 Gloria Steinem新创办的《Ms.》杂志,担任艺术总监,后来又去了《Rolling Stone》。1978 年,她为康泰纳仕集团的新刊《Self》设计了封面。1981年,她开始重新设计《Vanity Fair》的首刊,却未能亲眼看到它出版——她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癌症,于1982 年逝世,享年 44 岁。


除了杂志工作以外,Feitler 也是一位老师。“在 70 年代末,她曾说自己想回到巴西,在这里教设计与做艺术指导。”她的侄子 Bruno Feitler 说,他在 2012 年出版了一本关于他阿姨的书。“教书对她而言相当有诱惑力。”


“她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Paula Greif 说道,她是 Feitler 在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也是 Feitler 在 70 年代中期的助手。Greif 后来成为《Mademoiselle》杂志的艺术总监。“有整整一代人可以坦言是 Bea Feitler 给了他们第一份工作。”Annie Leibovitz 称 Feitler 是她第一位敬爱的导师。事实上,Leibovitz 走上时尚之路也多亏了 Feitler——是她把这位摄影师介绍给了《Vanity Fair》,由此开启了一段传奇的合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开发者全社区  ·  DeepSeek看不上阿里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19岁私奔裸婚,连生3胎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春晚差点穿帮的镜头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广州员工奴性事件
3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恒大歌舞团团长嫁人了
4 天前
caoz的梦呓  ·  你在看热闹,别人在捡钱
8 年前
同道大叔  ·  男生的哪些行为暗示他不喜欢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