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寄存”在胃里的一种病菌,它是造成胃病,胃炎的“罪魁祸首”。
幽门螺杆菌是唯一可以经过胃酸的侵蚀,存在于胃里的病菌。试想一下,无论是哪种东西,都会被胃酸侵蚀,唯有幽门螺杆菌“挺”过来了,若是一部燃动漫,相信会挺带感的,可惜,它不是。
据研究表明,青少年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主力军,占35%;中老年是次要,占比例为55%~85%;最重要的是,胃部有不同程度损伤的人群,体内都有幽门螺杆菌的“痕迹”。
其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不是什么“信息”都没有的,反而是这些症状太明显,有的人根本不在意,所以错过了发现它的机会。
这两种症状勿忽视,是胃部最大的“敌人”来袭!
第一种:一日三餐不吃也可以,没食欲
有些人是怎么吃都吃不饱,有些人是想吃也没胃口,不知道你是哪种人?若是后一种,最好是做个检查,看看是否被幽门螺杆菌“入侵”。
幽门螺杆菌寄居在胃部,对胃粘膜产生刺激,肠胃的正常运作被它打乱,所以整个人都没什么胃口,到了饭点也吃不下东西。
千万不要有“不吃饭更好,当减肥”这样的想法,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大可小,切勿不要不当一回事。
第二种:常年有口气,熏走一堆人
有口气很常见,特别是早起时。但是常年都有,连刷牙、漱口水、吃药都解决不了的口气,那就很奇怪了。试想一下,一张嘴说话,所有人都捂着鼻子走开,那场景多么尴尬。
肯定会有不少人说“口臭怕什么,偶尔有那不是很正常么”,虽然口臭很普通,但是也会反应出不少健康问题。
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同样会有口臭的症状。因为它会附着于口腔,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产生难以忍受的臭味。
有这三种行为习惯,最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特别是第一种!
一、老老少少围在一起吃饭
一家人,老老少少吃顿饭是件很正常的事,互相夹菜,碗筷不分也是正常不过。
不过,这样的共餐也有健康隐患。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极强,若是家里有一人感染了,那么它就会通过唾液从而传染给其他人。
解决方法:
要想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最好是实行分餐制,或者是在使用碗筷前进行消毒,另外要有使用公筷的意识,不要随便为其他人夹菜,特别是父母,也不要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
二、便便完后随便冲一下手
便便后洗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不过也有少数人没有这种习惯,特别是现在的温度下降得厉害,很少人能够忍受得了冰水的刺激,索性手也不洗了,随便擦一下就OK。
幽门螺杆菌都是通过手—口,口—粪,粪—手这样子循环传播的,由此可见,便后洗手,讲究个人卫生对抑制幽门螺杆菌是多么重要。
解决方法:
若是冬天实在不想洗手,可是用消毒湿巾擦拭双手,千万不要有“双手都没碰到便便啊,怕什么”这种想法,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负责。
三、爱生吃鱼片、牛肉等食物
受到国外的影响,如今生鱼片、刺身、手抓牛肉等生冷食物“泛滥”。不少人在料理店都喜欢吃些生鱼片、刺身,一口下去,就一个字爽。
由于这一类型的食物没经过高温消毒,细菌更“茂盛”,若是经常吃生鱼片、刺身等食物,除了要防范寄生虫的感染外,还要注意幽门螺杆菌的“入侵”。
解决方法:
从前人们是不懂得如何烹煮食物,才会选择生吃,然而现在的食物多种多样,你还愁找不到好吃又健康的?所以生冷的食物最好还是少吃点,虽然这类食物很鲜美,但是健康却更重要呦~
不少人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病的“帮凶”,是胃癌的超级致病菌,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诱发胃病,甚至胃癌。幽门螺杆菌是可以被“消灭”的,我们可以从源头杜绝它的入侵。
养好胃,把好饮食关!多做三件事,幽门螺杆菌“拒之门外”
第一件:烫、辣食物要少吃,少危害,更健康
快捷方便的食物非街头小吃莫属,特别是对于上班一族来说,有时间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已经很满足了。
只要你是爱逛街的人,就不难发现,现在的街头小吃已经被麻辣烫、串串、烧烤给“称霸”了,这类食物最主要的特点是烫、辣、咸,若是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的负担,刺激胃粘膜,破坏胃肠壁,提高胃病几率。
最重要的是,街边小吃的卫生问题难以监管,安全有隐患,影响身体的健康。
第二件:红茶、花茶要多喝,滋养胃肠道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少白领、老人都喜欢泡上一杯茶,时不时喝一口,提神醒脑。
不少人喝茶都是为了提神,但是只要选对了茶,其实还能养胃。我们常喝的普通红茶就有这一作用,因为红茶通过发酵,茶中所含的茶多酚会减少,所以红茶对胃的刺激远远低于其他茶叶。
对于脾虚胃弱的人来说,可以在红茶里加些牛奶,可以起到温胃的效果。
若是不喜欢红茶,可以自制花草茶饮用,把沙棘、辣木叶、丁香、肉桂、茯苓和山药等药食同源的植物碾碎制成沙枣辣木叶茶包,每日冲泡饮用,也会有养胃健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