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税评论
专注于资本市场、房地产和金融机构财税学习和评述,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融圈  ·  看过来!哔哩哔哩招募财会精英! ·  昨天  
财融圈  ·  看过来!哔哩哔哩招募财会精英! ·  昨天  
会计雅苑  ·  上海市2024年共计993家公司被取消高新技 ... ·  5 天前  
Python开发者  ·  上万点赞!使用 Cursor AI 编程的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税评论

进体制不易,且行且珍惜

财税评论  · 公众号  ·  · 2019-09-05 06:58

正文

感谢马学国老师授权转发, 文章言辞比较犀利, 却不无道理。
这几年辞职的公务员很多,我也曾是其中一员。 不可否认职业转变期确实会承受较大压力,不过多数朋友都还能很好适应新工作。毕竟, 很多公务员本身也都有蛮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即使换个岗位,也照样能风生水起。 而不论是公务员还是职员,亦或是创业者,都只是一份工作、一份事业,平常心对待也就好了。 只是不管在哪,与人为善、 勤勉努力 、团队合作、职业精神等品格都很重要。
不过,也正如马老师所言,进体制不易,且行其珍惜。 毛一平先生也曾言,
勿轻言离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离开体制,大概率是错的。体制内的不如意,是生存确定下的小烦恼,忍一忍,便可以过去。离开体制后时时要面对的困境,是生存不确定下的大烦恼,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承受之重。珍惜体制机会!
不过我觉得,在机会成本不大的情况下,追寻自己的内心所想所欲,挑战新的人生未知,未尝不是一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
共勉之。
Lawping


进体制不易  且行且珍惜

马学国 2019.9
这两天,看了几篇充满豪气和文采、被众多转发的辞职信,感觉好像能写出一篇网红辞职信本身就是件扬名立万的事情。暗自思忖,以后如果写不出文采飞扬、传遍网络的辞职信,都不好意思辞职。
我不评论辞职者,我祝福他们,毕竟,追梦人,是值得尊敬的。下面的言论,是我借题发挥,与写网络辞职信的人无关。
体制精英悖论: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进来,真正没本事的人进不来(他爹妈有本事也算有本事)。进体制之后,有的人会逐渐膨胀,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庙小和尚大,池浅碍龙游。
我想对体制内自以为了不起的“牛人”说:别把平台当自己;勿把无知当自信。体制内的牛逼,挡不住体制外的风雨。
有的人,其工作就像铲车司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气举起重物;有的人,工作就像奉命行刑的刽子手,却误以为自己有权决定别人的生死。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却以为自己能代表政府甚至以为自己就是政府,以“我是政府/我是监管者”自居、开口就是“你是我的管理/监管对象”,说起话来天马行空,仿佛宪法都是他写的;做起事来眼高手低,就像小事不该他做的;对别人颐指气使,爱理不理,好像谁都欠他的;对领导,一言不合就扬言辞职,好像到处都要抢他的。
这种人没想清楚:离开了平台,你是谁?你作为个人能“管理”谁?自以为是“权威”和“专家”,实际上,体制内人的“权威”多来自平台、“专家”多来自职责。
辞职到市场上找工作,老板看中的,不外乎求职者的“人脉”和能力。有的人,能力平庸、水平了了,却以为自己具备这两种奇货可居的东西。这类人,把奔着他所在单位的职责去的人,误以为是奔着他的威望去的;把向着佛像磕头的人,误以为是向泥塑磕头。把办公室里人来人往,误以为是自己“人脉广”;把在单位能办成事,误以为是自己能力强。自以为怀才不遇、虎落平阳,总幻想龙吟深渊、虎啸山林。
不能清醒的认清自己与单位和平台的关系的人,在体制内没有前途,到体制外一塌糊涂。
这类人总是“英雄不忘当年勇”,总在喋喋不休地话说当年好风光,话说高考如何挤过了独木桥,话说国考怎样闯过了一线天,过关斩将、风光无限,总认为自己素质不低于民企私企的高管,只要自己愿意出体制就能弄个老总干干。
对于通过高考和国考进入体制的人来说,想当年是条好汉可能是对的;但在体制内若干年之后,还沉浸在“遥想公瑾当年”中不能自拔,就不识时务了。体制的保护,也许早就把他由狼变成了狗。深宅大院的看门狗叫一声,狼不敢进院,是怕主人,而不是怕狗——很多养尊处优只会吃狗粮、汪汪叫、已经不能战斗的“狗”,却误以为是它的威力吓得狼不敢进攻。这就是忘乎所以、没有自知之明。这种狗如果自立门户,大约前几天会睡到自然醒,后来会饿到自然醒,再后来,也许就没有了后来——当然,极少数有后来的,一定是浴火重生,脱胎换骨——经受不住浴火的痛苦、换骨的煎熬的,就一了百了,死翘翘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