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单独招考的过程中,题目保留了银行的考试特点,解决问题类题目和现象认知类题目是常考的题型之一,但是人民银行近年来又与其他银行不同,调查调研、宣传、培训、设立机构等组织活动类题目逐渐增多,解决问题类中考查应变能力的题型也成为了常考的一类,甚至部分地方出现了情景模拟题和人岗认知类题目,所以人民银行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考生在备考人民银行的时候应做好充足的准备。
人民银行近五年的考情分析可见下图:
📕考情规律一:考点主要集中在现象认知和专业知识题型
人民银行面试考查过程中往往有两个考查方向,一方面,政府认知类试题作为面试必考题不容忽视,它也是考官评价考生优劣的重要依据。此题得分的高低对面试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类题经常出现,并且难度较大,如果能答好这道题,可以为后面的答题增加许多信心,考生在备考中要加大关注力度。
对现象认知的考查,多为对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和评价。
比如【2024年3月17日国家公务员面试题(中国人民银行)】:
你单位开展“根在基层”重要调研实践活动,派青年干部下基层调研。有人认为这是创新之举,是比较好的锻炼机会;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走过场,难免会流于形式。对此,你怎么看?
比如【2023年4月23日上午国家公务员面试题(中国人民银行)】:
在新经济业态之下催生了新就业形态,一种范围更广、更为灵活的人力资源分配形式--灵活就业因此出现。对于灵活就业和新业态,你怎么看?
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期间应多了解当下发生的新闻、关注金融类的知识,避免在考试的时候遇到不了解的相关现象从而发挥不好。
另一方面在考查中突出银行职业特性,涉及简单的银行业务及金融知识,近两年考试中较少涉及专业知识。
比如【2020年12月11日上午国家公务员面试题(中国人民银行)】:
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比如【2020年12月11日下午国家公务员面试题(中国人民银行)】:
现金流对企业很重要,有的企业现金流断裂导致直接破产。请你说说对现金流的理解。
比如【2020年12月10日下午国家公务员面试题(中国人民银行)】:
财务信息质量要求有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等。请你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落实这些要求,让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人民银行在考核的时候专业知识面广,并且要求专业度高,对于非金融专业考生要注意备考,金融专业的考生也要注意复习常考的金融名词和岗位热词,预防碰到了相关专业名词解释类的题目。
📕考情规律二:解决问题类逐步增多,对考生的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意识提出更多要求
人民银行在面试中,解决问题类考核比例也十分高,并且考核比重在逐年增大。
比如【2023年3月17日国家公务员面试题(中国人民银行)】:
单位让你负责一项风险大、探索性高的重要工作,一些小错误就会造成严重影响,领导特意指派了经验丰富的老王来协助你。但是老王敢想敢干,遇到事情也不和你商量,有些工作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导致工作出现失误,引发一定风险。请问你怎么办?
比如【2023年3月16日国家公务员面试题(中国人民银行)】:
你和小董一起合作,小董严谨负责工作质量高,但由于他总是临近节点提交,影响了你后续审核,最终导致影响了工作,你会怎么办?
这类题型应引起考生重视,并且在考试过程中此类题型考官会更加注重考生怎样解决问题和是否具备应急能力。
📕考情规律三:银行工作场景题目增多,要求考生能了解银行日常工作
人民银行在面试中,除了现象认知类和解决问题类题目之外,近年来还涉及越来越多的银行工作、银行活动的组织活动类题目。
比如【2023年3月16日国家公务员面试题(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内部要开展一次金融高质量研讨会,参会人员包括单位领导、业务组员、青年干部等。领导交由你负责,你会如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