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的坑爹
#F2370
一)
前言
近期,财经类大号便当无数。
身为“情感婚恋”类大号,水库论坛瑟瑟发抖。
哥哥左思右想,写财经,不如写历史。
写现代事,不如写古代史。
写中国高危,不如写古罗马安全。
写古罗马,不如写石器考古。
写考古,还不如不写。
唉,为了俺的广告费啊。金主最大
二)
世宗
1521
年4月,明武宗朱厚照的逝世,在明朝的历史上,是一个决定性的事件。
这个以“龙凤店”著名,微服私访下江南的君王。却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也没有任何养子。
甚至没有指定任何继承人。
大明的皇位,第一次落入了“继宗”,堂弟朱厚熜的手中。
兴王世子那一年15岁,生活在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湖北钟祥。
身为藩王,出入都有警卫监视。想必没什么逛街,开眼界的机会。
翻过重重大山,遥远千里之外的京城,对他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和从小就是“太子”培养的堂兄不同,在京城,他没有任何朋友,没有太傅和儿郎伴读。
没有羽林卫,府丞和东宫班底。
无依无靠,孤孓一人。堪称《孺子帝》
首辅杨廷和,看中的“小镇青年”软弱可欺,势单力孤,相权可以独霸朝政。
太后张氏,也是野心勃勃。恋栈权位。
他们都没想到,迎进宫的,是一个天生指数=100的妖孽。
关于嘉靖的电视剧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大明1566”。
其实这已经是嘉靖的后期,嘉靖帝完全掌握朝纲之后。
太后,首辅,早已被排挤得如冢中枯骨。
15
岁那年,嘉靖走到北京城门口时,文武百官都已经跪拜完毕,准备“恭迎圣驾”。
但就在这个时候,兴王世子突然宣布“朕不进城了”
文武百官大吃一惊,哪有临时变卦的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下朝廷的体面,往哪里搁去。
然后兴王世子宣布,“除非……你们把我爸,也追认为正统”。
如果在平时,这样的话题,是绝对不会拿到台面上讨论的。
但是皇帝和百官僵持在城门口,死活不进城。内阁没奈何,只好承认“再议”。
这是君臣交手的第一回合。
等到嘉靖正式登基,成为正经八百的皇帝。
在此后的十五年中,他又陆续抛出了“大礼仪”等十几个问题。包括;
-
承认我爸是我爸,而不是孝宗继子。
-
使用“皇考”定语,突破礼制称谓。
-
追认兴献王为献皇帝等。
这一系列的事件,被称为“大礼仪”。
总而言之,为了一些极端无聊的事情,诸如“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每一字抠形容词。
一开始,群臣们浑浑噩噩,谁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思。
一直到嘉靖二年,有一个七品小官,不入流的老腐儒张璁,突然闪电劈中,顿悟“妙法”。
张璁拉着他的好友桂萼,一起上书:“大礼仪好,坚决支持嘉靖皇帝决策”。和文武百官唱反调。
于是张璁一路升官,三年之内,从不入流的留守刑部主事,居然直接做到大学士三辅。
七年之内,做到了宰相首辅,百官之首!
大明有祖制律令,非庶吉士不得封相。庶吉士的意思,除了状元,榜眼,探花,以及进士榜少数几名恩科。其他人都不算“管培生”。
终大明一朝,只有嘉靖朝拥有二位“进士宰相”。张璁,夏言。
这一系列故事,可以参见唯为说历史《
张璁神逆袭
》
那么,张璁领悟的,到底是什么呢。
嘉靖并不在乎“大礼仪“,嘉靖只是想把大臣分为二派。
A
派死磕B派,B派咬死A派。
二派斗得你死我活,最后都求助于皇帝。则皇帝稳坐龙床,高枕无忧。
朱厚熜刚进京城的时候,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空有一个“皇帝”的虚名,但是身边无人可用。
在顾命大臣杨廷和的面前,他是完全被“架空”的。
朱厚熜说的任何决策和意见,杨廷和永远说不妥不可。
朱厚熜想推行任何事,手下人总是拖泥带水,阴逢阳违。
朱厚熜身为皇帝,他可以坚持“撤换”掉宰相。可是无法撤换掉所有的臣子。
问题是,官官相护。
你换掉一个杨廷和,上来一个人,依然是“文官系统”的。宰相依然不听你的话。
嘉靖想要如臂使指,就一定得有“自己”的班底。
明世宗大力培养张璁,最后形成了“张璁,桂萼,方献之”大礼仪三巨头。乃至于“新党”。
新党完全是靠皇帝的扶持,才爬起来的。原本只是卑微的小官。
因此礼仪派,是和“传统文臣”水火不容的。也只能一心一意为皇帝干活。
嘉靖靠分化,逐渐掌握了“朝政”。
到了“大明王朝1566”后期,嘉靖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局。
群臣,被他分裂为了“严党”“非严党”。
文武大臣,都视严嵩为大奸臣,恨之入骨。而事实上的“严嵩”,完全是在为皇帝办事。
(严嵩当权20年,最大的特点是一言不发,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传声筒。正史和演艺脸谱完全不同)
三)
万历
嘉靖的儿子,是隆庆帝。以艳情小说泛滥著称。在位六年。
隆庆的儿子,就是万历了。
张居正死后,万历亲政。
他很快发现,他又无法“驾驭”群臣了。
经过了十年的休养生息,群臣逐渐又“板结一块”。官官相护,遵循特殊而隐秘的儒家价值观。
皇帝高高在上,但已经是个傀儡。
有了祖父的经验,这一次万历抛出的,是“选太子”。
zhihu.com/question/50440287/answer/548979145
zhihu.com/question/50440287/answer/435709329
-
万历有嫡出的太子朱常洛
-
皇帝倾向于宠儿福王朱常洵(后来的南明帝系)
-
皇帝笑眯眯伸出指头,请问你支持谁?
官场上的博弈,真是这个世界最复杂,最烧脑的行为之一。
没有高智商,你三集都活不下去。
什么张璁,方献之,礼仪派,最终追随福王的臣员人数,是“零”。
张居正是皇家帝师,财政改革,换天救命的神人。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万历一口一个“恩师”。
张居正死后,张府被抄家。他的大儿子被逼得自杀。张家人全都沦为仆奴。
于是诸臣都知道,
万历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
严嵩是朝廷忠犬。为了帮嘉靖出头,把所有的“怨望”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严家父子,下场大大地不好。腰斩于街头。
其实再往上数,当年“礼仪派”诸人,下场也都不怎么好。
张璁桂萼,彗星般的崛起。挡住了传统文官乱政的怨恨。
但是当嘉靖“帝位”渐渐坐稳,面对文官们的反扑,嘉靖忍不住把这些“腐儒小官”都抛出去。当替罪羊抵挡弹药。
“礼仪派”身死灭族的十有八九,郭勋死得尤其惨,这份富贵也不是好拿的。
殷鉴不远,这一套的“玩法”和结果,总共才过去了不到二三
十年。
现在万历帝再祭起爷爷的“套路”玩法,连汤水都不换。
你以为群臣会上当么。
万历一朝,群臣紧紧联合在一起。手拉手,互相死锁。
谁要是背叛文官集体,就让御史大夫谏死他。一露梢就打,把新苗掐死。
因此到万历后期,发生了中国历朝历代,历年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奇事“皇帝二十五年不上朝”。
皇帝不能拂逆群臣,也不能推行自己的意志,更没有自己的党羽。
但他可以“非暴力不合作”。
《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朱翊钧就是不盖章。高级干部,死一个少一个,死活不任命。
到万历落幕时,六部尚书,已经全部死光。六部侍郎,也只剩一二个。
整个庙堂,竟然显得空空荡荡。
四)
尾声
万历的儿子光宗朱常洛,只当了一年皇帝,“红丸案”驾崩。
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木匠皇帝”,熹宗朱常洛。
熹宗为了“夺回”朝政,做了最后一次努力。
任用了一个人,闹了很大风波。最终魏被他弟弟咔嚓掉了。
关于崇祯,水库已经写了好几篇文章。《
崇祯是怎么死的
》
《
大学生为什么不给官做了
》
据说李自成进京前夜,崇祯手书“文臣人人可杀”。只给太监王之心一人看。
皇帝和诸臣的离心离德,已到了抽心糜烂的地步。
大明广有天下,论国力是女真,闯军的十倍,百倍。
最后搞到自缢亡国,
不是没实力,而是不卖力。
群臣在庙堂上唯唯束手,大谈政治正确,就谁也不愿意忠心干活。
而部下们的“忠心”,是怎么一点点消磨掉的。
从崇祯手里,算一笔账。
往上溯,可以算熹宗。
再往上,万历背锅。
再往上,一直从嘉靖走出钟祥。用“诈术”治国,就已经开始。
([email protected],2019年6月17日晚)
2019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但宏观数据有明显的波幅,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今经济仍处于弱复苏之势。
楼市方面,2019年初酝酿已久的小阳春,戛然而止。地产销售同比增幅收窄,土地供应、成交增速依旧低迷。一城一策之下,突如其来的调控,松松紧紧,让人摸不着头脑:涨的有点猛的苏州调控升级了;5月底珠海大方承认放松限购了。
中国楼市走向分化,走向混沌,正确的抉择越来越难。
A股不断探底。
端午节前最后一天,大盘创出新低2822点,击穿了5月10日以来形成的盘整平台,节后市场连续反弹,重回2900点,暂时告别了4月初以来的调整趋势。这段时间只有极少数的个股和板块跑赢大盘,绝大部分个股跟跌不跟涨,市场严重虚脱,分化非常严重。
更可怕的是,6月市场很可能形成死亡缠绕,不可不防!
6月还有一件大事,
5G正式发牌。
5G建设与以往不同,我们首次与海外主流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不可否认5G的发展建设意味着我们要花更长的时间去探索成本以及物资。虽说5G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里面存在很多投资机会,
但这对于没有经验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时下的迷茫与焦灼,以及国内外看不清的局面让众人又开始犹豫踌躇,然而资本总能敏锐地嗅到金钱的气味——
东南亚还存在“未吃干吃净”的红利。
在经济产业转移及资本助力下,东南亚创投市场近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当地创业氛围升温,就连中国及其它国家的科技巨头及资本开始把目光盯向这块沃土。
6月22日在昆明,功夫财经大师兄
王牧笛
,携手地产教父
欧神
以及著名经济学家
王福重
,为大家剖析东南亚投资市场,把握投资风口,发掘优秀投资项目!
席位有限,速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