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旗币
嘉庆通宝
重:15.19g 直径:3.77cm
重:3.64g 直径:2.25cm
编号:JHZLFW-00817
双旗币铸造于民国时期,1910年12月29日,经辛亥革命后,已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清朝灭亡,孙中山颁令铸造双旗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双旗币当十铜元”一枚,该钱币直径2.8厘米。钱币正面珠圈内镌交叉五色旗与铁血十八星旗,珠圈外上环书楷体“中华民国”,下环书“当十铜元”四字,左右两端长之花饰之。背面珠圈内图案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上下边缘环英文。
此币乃采用优质铜材料精制而成,钱币保存完整,有自然磨损痕迹,历史沉淀丰富。其字体笔法流畅,纹饰刻制工细,边齿分明排列规则,深浅适度,颇有艺术造诣。该双旗币工艺纯熟精湛,包浆自然醇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投资收藏价值。
不仅如此,古代钱币还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也显示了近代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近代社会中历史、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兴衰和发展,具有很高的文物观赏价值和市场价值。
嘉庆帝即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5年~1820年在位。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发号施令,嘉庆帝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他惩治贪官和珅,肃清了吏治。他在位期间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朝统治危机出现。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遗恨。
嘉庆帝学习先帝,勤于政事。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嘉庆帝即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5年~1820年在位。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发号施令,嘉庆帝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他惩治贪官和珅,肃清了吏治。他在位期间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朝统治危机出现。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遗恨。
嘉庆帝学习先帝,勤于政事。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