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平讲平说
勿叹古韵今不再,何代无人振素风;诗酒文章千古事,都付平讲平说中。 关键词: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现代管理学、传道解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书 | ... ·  2 天前  
墨香中华  ·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  昨天  
墨香中华  ·  钱,就像内裤(精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平讲平说

中国人一双筷子背后的文化密码

平讲平说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6-19 07:05

正文

  

文 | 趙玉平



这几天呀,北京-深圳-武汉-长沙,然后再回到北大,要讲一圈,都是传统文化的课。昨天的飞机晚点了,嗓子有点不好,这是因为通宵的晚点,嗓子有点充血,今天调整调整就好多了。


既然是讲文化的课程,我们就会涉及到文化的整体面貌和整体特征。在这里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解方式,我们通过一双筷子可以看到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


筷子是两根,不管什么人使筷子,它总是一根动得多,一根动得少,一根动一根不动,这叫一阴一阳。它一定是阴阳平衡的。


我们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讲这个阴阳平衡。你看两口子过日子,有一个多说的就一个话少的,有一个着急的就有一个慢性子的;教育孩子,有一个拍桌子瞪眼睛训的,就有一个温柔的劝的,这父爱要如山母爱就要似水,父亲如果是严格的那母亲就是慈祥的…这都符合一阴阳之道。白天要忙碌,晚上就得睡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都符合阴阳的平衡。


筷子身上还有第二个特点,筷子一头是方的,一头是圆的,这叫方圆并用


那我们也看到有些没文化的筷子,两头都是圆的,特别是有时候外卖呀或者吃火锅啊会看到筷子两头都是圆的。那这种筷子有什么问题呢?你搁桌上它肯定停不住,这叫无方不立。“方”是什么?“方”是原则、是规则,有了一些规则原则,这事儿就能成,这项目就能持续下去,这叫无方不立。“圆”就是变通,筷子不能两头都是方的,两头如果都是方的,夹豆芽夹花生米夹黄豆土豆丝,那你就夹得不舒服,这叫无圆不成。它必须还要有一点点变通,规则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尽了,说绝了,不能概括所有的方面。再完美的契约它也有一些空白的没有涉及的地方,这个经济学上叫契约的不完备性。


所以,定好了规则之后,还要有一些空白的地方,要有一些针对性灵活的变通,这叫无方不立,无圆不成,一定得方圆并用。


筷子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中国人吃饭吃什么都用筷子,包括喝粥也用筷子。你给老外上一碗粥,给他一双筷子,他拿过来插在粥里嘬两下,说这管不通。他不理解这粥怎么能用筷子呢。其实很简单,把碗托到手里边,贴着边,一边喝一边吸溜,吸更多的空气进去这粥就不烫嘴了。我们喝粥都用筷子,中国大厨走遍天下就是一把刀,从雕花到切萝卜全是这把刀,这叫以简驭繁


我们的文化认为,真正的高手靠的是内力,功法简单一点就好,不要五花八门的,靠内力不靠功夫。大家看金庸先生的小说,那武学大师内力修为到一定境界,泰山压顶、野马分鬃、秋风扫落叶,一个简单的招数就把这事解决了。不要有五花八门的那些策略方法技巧,那都是第二位的。


中国人干什么事都讲究简单工具。大家吃法国大餐,你吃一个鸡蛋试试,盛蛋的杯子、砸蛋的锤子、切蛋的刀子、扎蛋的叉子、盐面儿、胡椒面儿、装皮的、装蛋的,一个鸡蛋吃下去,累死三个刷家伙的。中国人吃鸡蛋怎么吃?嗨,简单,两块钱一个茶叶蛋,隔着塑料袋你就把鸡蛋皮捏碎了,会吃鸡蛋提前都给捏碎了,然后塑料袋开个口对着自己的嘴这么一挤,噗噜鸡蛋进嘴,吧唧塑料袋往垃圾桶里一扔,来口水嗯一下,早餐结束!简单直接任何工具都不用。


所以,我们所理解的高境界就是工具少一点,针对性强一点,你要有内力,要有境界有哲学,这就是以简驭繁的意义所在


所以在小小的筷子上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三大基本特征,我们再总结一下,一阴一阳、方圆并用、以简驭繁。


文化的妙处不在于“文”,而在于“化”,化成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衣食住行、饮食细节,这些非常小的事情上面。所以一个有文化的人他是有坚持的,是有坚守的,在细节上是有原则有追求的。


我们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家常平常的小事当中去体会文化的妙处和文化的精彩,将来要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你要送他一个小礼物,送他一个代表中华文化的礼物,不妨就在青花瓷的盒里边送一双筷子,代表饮食起居藏大道,中华文明很美妙!


平讲平说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您觉得不错的话,不要忘记点赞和传播,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趙玉平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