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花生的营养价值较高。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花生质润多油脂,其脂肪含量非常高,可达45%~5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左右;花生的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高达25%~30%;花生还含有核黄素、钙、磷、硒、卵磷脂、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K、B族维生素等。
其次,花生的功效也很多。花生在民间被称为“长生果”,也被誉为“素中之荤”。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日常饮食中加入适量花生,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有效降低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其实,除了护心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花生,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好处:
美国研究发现,用餐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会出现短暂增加,适量吃点花生,有助于抑制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扩张,预防心脏病和脑中风。山东沂蒙花生食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峰表示,花生之所以护心,关键在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花生富含叶酸和植物固醇,对预防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有显著效果。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研究发现,每天适量吃点花生,有助于抗击癌症,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花生所含的赖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利于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
美容养颜。吃花生易产生饱腹感,其植物性脂肪不但不易导致肥胖,反而具有一定健美功效,益于保持体形。加上它富含维生素E、卵磷脂等,有抗氧化效果,利于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抑制出血。花生红衣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和多酚类物质,能促进血小板再生,缓解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症状。
美国团队针对美国、中国上海两大消费群体的研究发现,常吃花生的人,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1%和17%。
吃花生好处多,但要发挥其最大保健作用,也有很多讲究。
每天吃10~25克。花生油脂含量高达40%,食用过多易致肥胖,因此每天食用10~25克(不带壳,一小把)为宜。患有痛风、胆囊炎、糖尿病、慢性胃病的人,不宜摄入过多油脂,吃太多花生可能加重病情。对花生过敏的人应避免吃花生。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吃整粒花生时要有成人看护,且不能说笑打闹,否则有呛入气管的风险。
五香花生做法简单,水煮花生时,适量放些花椒、桂皮、八角,再加点盐即可。这种做法没有经过油炸或烘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花生的原始风味和营养。老人的牙口不好,煮五香花生时要熟透,便于咀嚼。
多味花生、紫薯花生、油炸花生等,经过反复油炸或烘烤,花生蛋白脱水,吃的时候容易吸干喉咙里的水分,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炎症。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少吃油炸或烘焙花生,尤其是咽喉炎患者,偶尔吃过之后,要多喝水。
日常烹饪中,很多菜肴和主食都可加入花生,好吃又健康。比如,将煮好的五香花生与蔬菜丁拌在一起,作为早餐的凉菜,搭配粥或馒头;还可以在煮粥时加一小把花生,煮熟后的花生变成粉红色,色香味俱全;将烤花生切成花生碎,洒在菜上,和蔬菜混着吃,能避免咽喉过干问题;炖肉时加把花生,味道更鲜。
花生磨成酱后,其营养价值和花生没有太大差异。需要增加体重的人可将花生酱涂抹在面包或馒头上,味道很好,也能有效增加食物热量。
花生保存不当,容易长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有致畸致癌作用。储存花生要充分晒干、注意防潮,如不小心吃到有霉味、苦味的花生,一定要立即吐出并漱口。
最后,北京协和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提醒,花生虽然利于护心,但完全指望它护心并不可取。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营养均衡,勤于锻炼身体,戒烟限酒,都很重要。
在介绍了花生的营养和功效后,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简单易做的家常花生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