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5
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就加沙地带停火和
人质
交换达成协议,该协议将于
1
月
19
日
(
特朗普就职前一天
)
生效
。
消息一出,世界震惊,持续了一年多的巴以冲突,就这么突然结束了?
巴勒斯坦人这边欢天喜地,鸣枪游行庆祝。而以色列那边则如丧考妣,满大街地游行抗议,甚至还把内塔尼亚胡和特朗普都画成了哈马斯。因为协议内容里,以色列的让步太多了。不客气地说,哈马斯占尽优势。
为啥本来占优的以色列,会同意停火,还大幅让步呢?
1
先来看看停火协议到底说了啥。
根据卡塔尔披露的情况,停火协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停火,换囚,部分撤军。
按照协议,
哈马斯
要
释放
33
名人质,
而以色列也要释放之前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哈马斯手里有人质大家都知道,但其实以色列这些年也抓了不少巴勒斯坦人,总数大概
5000
人左右,其中有不少是妇女和儿童。
换人是没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换?
1:1
来换,显然并不公平,因为双方的人质人数不一样。上次停火,是哈马斯释放了
5
0
名
人质,以色列则释放了非法关押的
150
名囚犯,交换比是
1:3
。
而这次呢?哈马斯要释放
33
名人质,其中如果是平民的,一名以色列平民换
30
名巴勒斯坦囚犯,
1
:
30
。相比来说,以色列士兵人质更值钱,释放一个以色列士兵,以色列就要释放
50
名巴勒斯坦囚犯。
而且,释放的名单由哈马斯方面提供,以色列不能随便抓几个人来交换。显然,以色列这次交换吃了大亏。
更关键的是,在换囚期间,
以色列军队将撤出加沙市区,加沙市区还给哈马斯
,同时,以色列每天还要保证
600
辆装满人道主义物资的汽车进入加沙。
第一阶段一共
42
天,
42
天结束时,以色列除了在
费城走廊
(
加沙
-
埃及边境
)
一带
驻军之外,其他区域全部撤出。我们会发现,第一阶段的条款非常详细,操作性强,一定是双方反复讨价还价形成的。
相比第一阶段,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内容,就比较模糊了。
第二阶段是哈马斯释放所有剩余的存活被扣押人员,换取以色列的全面撤军和释放更多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第三阶段,哈马斯和以色列将相互移交已死亡对方人员的遗体,同时开始实施加沙重建计划。
如果这三个阶段都能完全执行的话,那么加沙的战事,终于要结束了。
但是请注意,二三阶段只是个宏观的目标,具体实施细节,双方还没谈拢,具体细节要在第一阶段开始后第
16
天开始谈判,谈判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也没有任何机制来保证。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个停火期
42
天结束的时候,双方还没有达成协议,那么第二阶段停火协议就不会进行了,双方再次开打,就像去年第一次停火一样。从目前情况看,想让以色列完全撤军,恐怕比较艰难。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份停火协议,就会发现这份停火协议就是去年
5
月底由拜登提出,去年
6
月由
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
的那份停火协议的翻版,同样是分三步走,同样是以色列撤军,同样是人质换囚犯等等。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份停火协议,会在拜登下台前几天达成。
说实话,但凡早
3
个月达成,拜登都不会输的这么惨。
那么前期谈判卡在哪了呢?主要在以色列这边。
以色列原来的目标有三个,一是救回人质,二是消灭哈马斯的武装,三是加沙不受哈马斯控制。但这种目标显然没有谈判基础。所以以色列结合拜登的停火方案,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了修正,提出两点:
第一,以色列要在
加沙与埃及之间的费城走廊驻军
(以保证埃及和加沙没有军火交易),要在把
加沙东西隔离的
“
内扎里姆走廊
”
驻军
(割裂哈马斯的统治基础)。
第二,释放的巴勒斯坦囚犯要流放到外国,不能
返回加沙,也不能去约旦河西岸
(防止哈马斯得到这批“经验丰富”的“罪犯”),而且一些重要人员不放。
这两条,哈马斯都不干。
所以,双方不断拉锯,期间不论是布林肯还是拜登的中东问题特使麦格克,都一筹莫展。就这样双方反复拉锯,一直拉到美国大选,也没达成一致结果,拜登借巴以和谈来给民主党加分的计划,彻底破产。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份谈了一半的和平计划,被特朗普看上了。
某种意义上说,拜登和特朗普,关于中东立场的观点是趋同的。拜登不希望中东牵扯美国太多精力,特朗普也讨厌一切看不到收益的投资,所以特朗普也毫不避讳地根据拜登方案的基础,开始往前推。
主要推手,就是特朗普任命的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
威特科夫这个人和特朗普相识于微末,特朗普当年跑来跑去办业务,还是威特科夫请他吃的三明治。特朗普从政后,
威特科夫
是他的重要支持者,在行业圈子里为特朗普拉了不少政治献金。
而特朗普当选后,也投桃报李,任命
威特科夫
为中东问题特使。
本来吧,
威特科夫
应该在特朗普就职后再发挥作用的,但这哥们工作很有主观能动性,特朗普还没就职,他就开始干活了,
1
月
11
日就飞到以色列,和内塔尼亚胡会面。
以色列
《国土报》
是这么
形容威特科夫的
:他的
言谈、做派
“
都不像是个外交官
”
,也没有遵循什么外交规程;他的谈判方式
“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
。
“
他是个试图迅速达成协议的商人,表现得很有攻击性。
”
在与内塔尼亚胡的会晤中,威特科夫强硬地
对内塔尼亚胡说:
“
如果以色列拒绝协议,
特朗普
上任后将用对付哈马斯的办法
,来
对付以色列。
”
这话简直不像外交官应该说出的话,把各方都惊呆了。
仿佛在证明
威特科夫
不是随便说说的,就在同一天,特朗普转发了一段视频,视频指责,内塔尼亚胡是一个彻底、阴暗的坏蛋。
这个表态,让内塔很紧张。
而与此同时,特朗普也表示,如果在他正式就职之前,哈马斯还不释放人质的话,那中东局势将会变得“极为严峻”,甚至“地狱”将会降临。
显然,哈马斯也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在特朗普的两边逼压之下,延宕了半年之久的和平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两名参与谈判的卡塔尔官员甚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