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阜阳新闻网
阜阳日报社主办,主流媒体,权威发布!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80016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赏灯、游园、猜灯谜......广州花式闹元宵 ... ·  9 小时前  
精明常旅客  ·  清远“非洲草原”门票住宿998起!别墅350 ...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直播预告(2025.2.10-2.16)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阜阳新闻网

更近了!他们,留在阜阳!

阜阳新闻网  · 公众号  ·  · 2025-01-23 21:13

正文

春节即将来到,村子里热闹起来了,一年未见的亲朋好友,见见面,叙叙旧,有句老话还得重提:今年咋样?过完年,还出去吗?


是啊!过完年还出去吗?留下的小伙伴们,现在咋样了?


如何让村民在家门口过上幸福生活?其实,阜阳一直在努力。自2022年以来,阜阳市以就业为抓手, 实施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32”工程 ——以 100个乡镇 为示范、新增带动 3万人就业 、平均每人每年工资达到 2万元以上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努力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阜阳乡镇航拍( 资料图


2024年,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32”工程,各地因地制宜通过实施就业载体建设、招募合伙人、积极培育乡村产业等系列工作举措,进一步壮大乡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开拓就近就业岗位。 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实现就近就业5.38万人,其中当年新增1.92万人,人均年累计增收2.26万元。


0 1
村民就业路更畅通








左图为华清服装厂,右图为盛来俏服饰有限公司


徐敏的务工路,越走越近

01

从早年间背井离乡到浙江打工,到如今“家门口”就能挣钱,颍泉区闻集镇刘盆窑村村民徐敏的务工路越走越近。


“这多亏了家乡服装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不仅让我拥有固定务工收入,还能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 徐敏今年50岁,在该镇华清服装厂上班将近10年。说起当前的生活状态,她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在政府的扶持下,自2015年成立以来, 该企业基础设施逐年完善,产能产线有序扩增,更多的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更暖心的是,为了更好地吸纳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公司充分考虑部分员工照顾老人和孩子上学的实际需求, 采取“加工车间+居家灵活就业”的生产模式。


“员工既可以到车间上班,也可以把部分半成品带回家加工。” 公司负责人刘华清介绍,按照规定,员工即使到车间上班,也可以提前下班接孩子放学,方便照顾家庭。


目前,该公司带动50多人就近就业,月工资从3000元到5000元不等。 为了满足订单需求,下一步将在闻集镇创办分公司,带动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盛来俏的热火朝天

02

大寒时节,颍泉区行流镇的盛来俏服饰有限公司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标准化生产车间内,多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们忙碌赶制一批销往国外的服装。


作为劳动密集型服饰加工企业,盛来俏2019年从江苏省引进,为周边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盛来俏服饰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阜阳新闻联播


“公司采取计件工资制,确保员工多劳多得,还配备有餐饮、宿舍,为员工提供极大的生活便利。” 企业负责人张金海介绍。


筑巢引凤栖

03

近年来,我市积极谋划镇、村多层标准化车间、园区等项目,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周边居民就近就业。其中, 2024年各地共实施支持“132”工程的项目42个,投入资金5亿元,等待经营主体陆续入驻。


太和县郭庙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资料图)


同时,对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的项目, 给予资金支持,多措并举增加农村地区就业岗位数量,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32”工程初见成效。


0 2
“沉睡 厂房,重焕生机

伴随着“哒哒”的机器声,一件件精美的手工玩具走下生产线……近日,阜阳“政能量”工作室记者来到太和县双浮镇鸿昊玩具厂,数名工人正在快马加鞭忙生产。


“该车间曾是闲置厂房,占地1000平方米。为了有效盘活‘沉睡’资源,当地政府从广东省引进这家劳动密集型企业。” 双浮镇党委书记钱纯建介绍,该企业主要从事毛绒玩具加工、国潮产品等, 2024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近300人就近就业,百余人居家就业。


秦文莉是鸿昊玩具厂的一名职工,入职一年多来,她已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手工玩具的缝制技术,每月务工收入3000多元。


“离家不到3公里,往来很方便,还能照顾两个孩子的读书生活。” 对于不想外出务工的秦文莉来说,企业办在家门口,这份工作让她的生活更有奔头。


“租用闲置场地,落地即可投产。”2025年,企业负责人张玉谋划在太和县赵庙镇、三堂镇、坟台镇、三塔镇等多个乡镇成立分厂, 预计投入500万元,带动1000人就业。


通过腾笼换鸟,原来闲置废弃的厂房、集体资产资源重新“活”起来,不仅破解了新企业落地难,还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群众就近就业。 对照闲置资产,太和县主动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对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实现精准招商, 2024年招引企业7个,带动就业250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就业群众政策知晓率,发挥好企业和劳动力之间的桥梁作用,并为就近就业的务工人员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好劳动者权益,为他们长期就近务工保驾护航。”钱纯建说。


阜阳“政能量”工作室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有效盘活闲置资源, 我市常态化开展富余劳动力,闲置车间、厂房、校舍、民房等资源摸排,为招引企业建立资源台账。


颍州区三合镇掩龙村盘活闲置土地、废弃宅基地入股企业,让“沉睡”的资源再“生金”,图为该村分红现场(资料图)


对能使用的厂房通过改善提升场地设施,引进企业入驻,激活闲置资产,破解新企业用地难问题。 目前,共摸排富余劳动力8.08万人,摸排的闲置车间、校舍、民房、村部等23.4万平方米,已盘活再利用18.9万平方米。



0 3
家门口过上幸福生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