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媒体聚焦:梯级电站保供很给力 ... ·  13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与长江水利委员会座谈 ·  13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大国重器前的宣讲:单单的三峡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国际经济合作》2025年第1期(总433期)目录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5-01-24 12:36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国际经济合作》2025年第1期(总433期)目录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



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轨迹与未来展望

王孝松  王艳艳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作为大国经济体的发展特征、成就、源泉、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中国经济具备大国经济特征,包括规模经济、多元化产业结构、经济韧性、内外循环特征和内生性增长动力。中国经济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显著提升,对外开放与全球化的积极贡献,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经济协调与城乡发展的有效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主要来自内部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经济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内需不足等内外部挑战。未来,中国应继续实施 扩大内需战略 ,建设统一大市场,构建大国产业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国经济 市场化改革 对外开放 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

【基金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研究”(编号:23LLLJA020)、“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研究”(编号:23LLYJC124)

【作者简介】王孝松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王艳艳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制度型开放。


全球公共品体系新格局:中国的角色与实践

徐秀丽  刘雅菁

【内容提要】在全球性问题加剧、全球化受阻的背景下,创新滞后、地缘政治紧张及国际合作中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而其体系的嬗变深度嵌入全球治理发展进程。中国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为全球公共品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资源和路径。赓续古代“天下为公”的理念,经历探索、参与、付出与共建,中国已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中国通过创新实践、议题引领和整合协作等方式,在理念、体系、渠道、路径上创新构建了一套自下而上的既发挥自身优势,又符合全球需求的公共品供给体系。面对经济增长疲软和全球治理赤字等挑战,中国需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推动多边合作与制度创新,提升治理效能,构建新世界主义知识体系,从而与各国携手提升全人类福祉。

【关键词】公共品 中国实践 全球治理 多边合作 制度创新 “一带一路”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有效分享减贫经验的模式与策略研究”(编号:21&ZD1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和中亚农业合作的方式路径和策略”(编号:71961147001)

【作者简介】徐秀丽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国际发展、中非合作、减贫经验分享等;刘雅菁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发展、南亚国家对外关系。


中美博弈下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态势与走向

程慧  邢政君

【内容提要】中美博弈背景下,美国近两届政府不断推动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改革,将其打造为对华实施经贸打压的重要制度工具。梳理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在出口管制领域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发现近几年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呈现出日益政治化、“黑名单”使用愈发频繁、对新兴技术的关注与日俱增、“长臂管辖”愈发扩张、意识形态化愈发凸显、联合围堵持续加强等特征,相关管制措施对中美两国在技术创新、企业经营及产业长期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负面影响,且外溢效应对全球经贸环境产生冲击。未来,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将持续加强,科技领域仍是美国出口管制重点关注领域,而当下“小院高墙”策略及多边联合围堵态势或存在变数。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继续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保持战略定力,扎实推进自身发展,同时加强对话,持续做重点国别工作,迟滞美国对华“脱钩”进程。

【关键词】海外利益保护 议题重塑 单边主义 伙伴关系 经济安全

【作者简介】程慧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贸易与投资安全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出口管制、产业安全;邢政君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贸易与投资安全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出口管制、投资安全。


美国科技外交走向:协同还是胁迫?——基于拜登政府的考察

王丽

【内容提要】科技已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战场”,美国越来越频繁地通过科技外交来捍卫国家安全利益。科技外交的概念由来已久,拜登政府的外交实践赋予了美国科技外交新的内涵。根据作用对象、战略目标与实施手段等维度的差异,美国科技外交表现为强调联合的协同型科技外交、强调竞争的胁迫型科技外交和强调价值观的援助型科技外交三种形态。其中,协同型科技外交的表现最为突出,国际影响最为广泛,在捍卫科技霸权方面具有统领作用。当前,美国的协同型科技外交以欧盟、日韩及印度等其他亚太国家为中心点,分别聚焦于人工智能、太空、半导体等关键新兴技术领域,并持续推进聚焦型、复合型以及综合型多边科技外交机制,试图达到提升美国国内科技实力与增强国际技术声望的双重目标。同时,美国的协同型科技外交也面临盟友协调性、机制约束性以及政策持续性等挑战。

【关键词】美国外交 大国竞争 协同型科技外交 技术联盟 拜登政府 特朗普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23XNH041)

【作者简介】王丽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科技外交、大国科技竞争。


中国跨境电商进口转型升级的障碍与对策

依绍华  梁威  汪红驹

【内容提要】作为国际贸易新业态,跨境电商进口可助力消费与产业双升级,并呈现出从需求侧应对全球供应链格局调整挑战的溢出效应。自2016年至今,中国跨境电商进口逐渐从高速发展步入存量升级与模式调整阶段。当前,跨境电商进口模式进一步转型面临障碍,诸多因素使得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徘徊不前。新发展格局视角下,跨境电商进口未来发展以其发展阶段、业态和平台定位为基础,着眼于与跨境电商出口互促、与一般贸易进口错位、与本土产业融合进行创新。结合自贸试验区等平台制度优势和“丝路电商”等外部机遇,可从完善监管模式与税收政策、有序发展即买即提模式、先行先试监管制度创新、积极拓宽发展空间等着手,以期促进跨境电商进口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

【关键词】跨境电商 转型障碍 转型升级 监管创新 自贸试验区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促进流通成本下降的作用机制与对策体系”(编号:2024CJY0102)

【作者简介】依绍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流通理论与政策、消费经济、农产品流通;梁威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流通与消费;汪红驹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学。


中国—东盟境外经贸合作区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

冯晓玲  朱雅欣

【内容提要】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与东盟实现跨境产业协作的核心载体。通过分析中国在东盟建设经贸合作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联通中外企业的重要载体和集聚平台对中国产品出口及东盟就业市场等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存在驻在国企业参与度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据此,建议对入园企业进行本地化改造,根据园区类型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利用跨境电商激活园区潜力,提升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发挥中欧班列物流枢纽作用,从而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助力双方经贸关系持续繁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