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全球性问题加剧、全球化受阻的背景下,创新滞后、地缘政治紧张及国际合作中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而其体系的嬗变深度嵌入全球治理发展进程。中国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为全球公共品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资源和路径。赓续古代“天下为公”的理念,经历探索、参与、付出与共建,中国已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中国通过创新实践、议题引领和整合协作等方式,在理念、体系、渠道、路径上创新构建了一套自下而上的既发挥自身优势,又符合全球需求的公共品供给体系。面对经济增长疲软和全球治理赤字等挑战,中国需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推动多边合作与制度创新,提升治理效能,构建新世界主义知识体系,从而与各国携手提升全人类福祉。
【关键词】公共品 中国实践 全球治理 多边合作 制度创新 “一带一路”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有效分享减贫经验的模式与策略研究”(编号:21&ZD1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和中亚农业合作的方式路径和策略”(编号:71961147001)
【作者简介】徐秀丽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国际发展、中非合作、减贫经验分享等;刘雅菁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发展、南亚国家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