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
为进一步聚焦“影片”创作,支持电影学院毕业生跨学系、跨科系联合制作出具有高潜质的剧情、纪录短片/长片,并鼓励后续创作出更高品质的艺术作品,将首次举办
「学院奖」
评选活动
,并设立共计
11
个奖项
,
旨在评选出优秀毕业作品,也奖励跨学系/科系的联合创作与重视在影视制作过程中协力合作完成的项目。
近日,
2024届「学院奖」终审入选名单
正式公布,并
将于6月13日、14日两天进行最终评选,6月15日晚将举行
「学院奖」
颁奖典礼并揭晓获奖名单
,具体终审评委阵容、举办时间地点将陆续在电影学院公众号发布,敬请关注。
以下为
「学院奖」初审评委们
对于
入选项目的推荐语
。
《海那端的声音》推荐语:
影片从窗开始,让我们窥视到离异家庭儿童的生活,镜头敏感细致地观察、捕捉着女孩的感受和认知,也让我们可以分享主人公寻找自我与寻找出路的痛苦。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12min
专业:影视编导
本科作品
指导老师:陈雨
《复眼》推荐语:
青涩的质感与独特的视角,影片巧妙的用监控绑定人物的命运,在一次次步入深渊的犯罪故事之中,对类型影片作出了探索。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20min
专业:影视编导
本科作品
指导老师:周佳鹂 陈雨
《失落的淑芬》推荐语:
本应是一次喜剧式的回乡采访,却在潜意识的引导下演变为一场可怖的悲剧。在黑色的幽默世界中,年轻的持摄影机者察觉镜头的操纵,开始反思摄影机的“暴力”。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18min
专业:影视编导
本科作品
指导老师:周佳鹂
《Universe X 25》推荐语:
在群体日渐沉沦的理想国里,女孩挣扎求生。观众在光怪陆离的影像序列中跃动,跟随主角找到属于自己的宇宙,形式生动而自由。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9min
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
本科作品
指导老师:闫博文
《铁岭河》推荐语:
锋利干脆的影像语言,以及东北式的幽默,在类型电影下蕴藏着对千禧年不同的时代记忆。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18min
专业:影视广告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苏夏
《降临》推荐语:
影像朴素的颗粒感增加了真实度。物质现实的复原中演员给到了充满细节的令人信服的表演,看到了作者对自我导演意识的确认。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28min
专业:影视编导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祝海贝
《人都是要死的》推荐语:
影片有着非常巧妙的戏中戏结构,对视觉风格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以拍摄毕业作品的契机,对“毕设”作出了作者性思考。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23min
专业:影视制作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刘智海
《与黑狗共舞》推荐语:
作者以对空间的精巧调度、亲昵又敏感的情感把控、极简场景的氛围渲染展现出出色的导演能力。在虚实之间,参与了这场与黑狗的博弈,从荆棘中逃离,在间隙中新生。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20min
专业:影视制作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刘智海
《甲床》推荐语:
一座落寞工业小城的空间影像。矿坑尘土与钢铁奇观与人物柔软苦涩的甲床的对照,作者显示出对主题与影像语言的成熟见地。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20min
专业:影视编导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杜海滨
《忘川》推荐语:
伴随葬礼的挽歌,两个孩童在一场虚实之间的弹珠游戏里触碰着彼此,他们的命运在一条河流的此岸与彼岸间流淌交织,而弹珠的归属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最后羁绊。《忘川》以巧妙的声音设计、亲密的镜头语言、和两位儿童人物的出色表演,让观众的得以在视觉和听感上融入导演所构建的儿童世界,并代入孩子们敏感又回避的视角,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重新审视童年里命运的凌冽。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21min
专业:影视广告艺术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苏夏
《骑士日记》推荐语:
真实带来的张力、速度的节奏、空间的不断转换、不存在的摄影机,合成了如此轻松真实的生活影像。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15min
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
本科作品
指导老师:闫博文
《回响》推荐语:
以寻找为线索的空间穿梭,舒缓的影像气质,柔顺地唤起大事件的记忆。
——「学院奖」初审评委
剧情|15min
专业:影视制作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付帆
《散步》推荐语:
一次对家庭伤疤的艰难揭开,个体在时代的高潮踏浪,也于低潮沉沦。在记忆与情感的往复中,人物困于过往,踌躇不前,作者的思绪与情绪也随之萦绕徘徊,最终直抵人心。
——「学院奖」初审评委
纪录|80min
专业:纪录片艺术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杜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