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童学馆
靠谱的儿童科学教育; 有料的亲子课讲座; 干货满满的线上分享课程; 以及,大家一起来动手的科学实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童学馆

“小小年纪就学会撒谎!”家长要面对孩子的谎言?

果壳童学馆  · 公众号  ·  · 2019-03-07 21: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们既有说不出的欣慰 ,也有随之而来的烦恼,比如孩子会开始隐瞒自己的想法,甚至会为此说谎。

为什么说谎?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会说谎?如果孩子说谎,应该如何应对呢?

说谎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与道德文化宣扬的说谎是恶习的看法不同的是,说谎并不一定是洪水猛兽。

实际上, 大概2、3岁的孩子就开始会说谎了 。说谎需要建立在了解他人意图,并控制自己反应的基础上,因此说谎 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 。孩子还会玩扮演和假装游戏,比如过家家,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类似谎言的自我欺骗行为,这种自我欺骗建立在认知和想象力发展的基础上,而且虽然是自我欺骗,孩子也能辨别出谎言与现实的区别。

其实,与道德文化宣扬的“说谎是恶习”的看法不同的是, 说谎并不一定是洪水猛兽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成年人每天都会说谎,说谎是一件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果有人宣称自己从来都不说谎,那倒很有可能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心理学家区分出了四类最常见的谎言:保护他人感受的谎言;保护自己的谎言;对自己撒谎;以及伤害他人的谎言。

在这四类谎言中,只有最后一类伤害他人的谎言是所谓“坏的谎言”。许多时候,我们会说“白色谎言”,也就是 所谓保护他人感受的谎言 ,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收到礼物,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也会善意地表示喜欢;我们品尝家人和朋友烹制的食物,即使并不可口,也可能会善意的说很好吃。这似乎也是一种教养和礼貌的表现,我们自己会这样去做,也可能会教孩子这样去做。

而对自己撒谎,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动用想象力进行假装游戏等活动,这类谎言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创造力,也是许多人休闲放松的方式。只要还能区分这是幻想和谎言,而非现实,就不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不被接纳,所以说谎

在孩子撒谎的行为中, 最常见的就是保护自己的谎言 。我有一个朋友,谈到自己小时候经常撒谎:比如偷拿爸爸妈妈的钱去买东西吃;不喜欢喝牛奶或者吃肥肉,也不会说出来,而是瞒着妈妈,自己偷偷倒掉或者扔掉。

撒谎有时是孩子回避痛苦和惩罚的一条“捷径”,撒谎可以保护自己,这种获益让撒谎的行为得以维持。

朋友讲到自己的妈妈十分严厉,对自己的行为有很严格的标准,如果让她知道一些所谓事实真相,朋友并不会得到理解和接纳,而是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或者她会表现得特别失望,朋友也会因此十分内疚和难受。

所以, 撒谎成了孩子回避痛苦和惩罚的一条“捷径” ,撒谎可以保护自己,这种获益让撒谎的行为得以维持。

有些家长声称,我们要的是诚实的好孩子,我们鼓励孩子诚实,而不是撒谎。然而当孩子真的诚实说出事实真相和内心真实想法、感受时,这些家长又往往不能接受孩子的想法,表现得十分愤怒,指责、批评或者惩罚孩子。孩子从中学到的是,诚实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还不如说谎呢。

很多时候,孩子说谎是从大人那里学到的。

如果孩子对父母说十句话,十句都是谎话,那父母也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与孩子的关系。

为什么孩子这么不信任父母,不愿意跟父母说实话?也许父母也有做的不对或者不恰当的地方,造成孩子的恐惧,间接塑造了孩子用谎言来进行自我保护的行为。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很多时候,孩子说谎是从大人那里学到的。 如果家长也会用谎言逃避责任,比如不想去上班声称自己病了,或者对亲友或邻居撒谎,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学着用这种方式应对和处理问题。

如何看待和应对孩子说谎的情况

对孩子说谎抱有平常心;
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孩子的关系;
以身作则,诚实、敢于承担责任;
如果孩子用谎言来伤害他人,严肃对待并纠正。

首先,家长要 对孩子说谎 抱有平常心 。因为就像前面提到的,是人都会撒谎,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并不需要上纲上线,过分严肃地对待,尤其当谎言是善意的,或者是出于自我保护而非伤害他人为目的时。

许多人在小时候就 希望保有自己的隐私 ,家长不必过分警觉,也不必过分惩罚或批评孩子。


其次,如果孩子撒谎,家长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自己是否在某方面过于严厉,没有理解和接纳孩子,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担心被批评惩罚。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 家长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 ,心平气和地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诚实的同时,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做事的方式方法, 让孩子感到对家长诚实是安全的 ,是更好的选择,这样孩子才会放弃说谎。

第三,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诚实,就要努力做到 以身作则 ,自己能够诚实勇敢地面对一些事情,承担责任,而不是用谎言去回避和搪塞。这样孩子才能学到相似的行为。

最后一点,如果发现孩子用谎言来伤害他人,比如骗别的小朋友的钱不还, 伤害了其他人的切实利益 ,那家长就需要更加严肃地对待, 设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 ,比如带着孩子去给受到欺骗和伤害的对象道歉,惩罚孩子承担家务,减少零花钱,让孩子引以为戒,学会为自己做错的事情付出相应的代价和承担责任。

你小时候说过什么谎话?回想下当时的心情,试着理解你的孩子吧。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首发于果壳

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微杂志  ·  什么样的姑娘最有魅力?
7 年前
网优雇佣军  ·  光纤通信常用中英文对照大全
7 年前
国际业务研究院  ·  海外投资政府审批流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