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过一句特别魔幻的话:
「
女孩年纪太大不找对象,精神都可能出问题的呀。
我以前一个同学,40多岁才结婚,人看着都有点不正常。」
这句话,来自一位劝婚的长辈,为了说服孩子找对象,用了这么一个故事来佐证。
在他们的思维中,单身不找对象,就是有问题,甭管你有多优秀。
要知道,中国女性为中国
GDP
做出的贡献,已经占到了
41%,
超过世界大多数地区,包括北美。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估计,上海浦东区或北京中心商业区的国际公司里面,
70%的雇员是年轻的中国女性。
△ 截至2015年,世界各地区女性对GDP的贡献占比。图来自市场调研公司Statista,摘自观察者网报道。
中国越来越多的女性,正朝着金字塔的顶端前进。然而,
「经济变了,社会观念却没有变。」
她们当中「单身、未婚」的那一部分,因为这一重身份,被放在了另一座「金字塔」的下端。
即使是「大表姐」刘雯这样,收入登顶福布斯的世界顶级超模,竟然也会被人随意发出质疑
——
「我不相信一个人的生活只有工作。
你肯定有一些很遗憾的事。
你是在选择性记忆。」
潜藏在中国观念里的对女性的偏见,有时看起来可笑得要命。
作 者 : 伊姐 叶子姚
内容经授权转载自: 伊姐看电影
ID:eemovie
最新一期《奇遇人生》,刘雯、阿雅和四个姑娘去北极淘金。 大家夜聊,慢慢就聊到“人生经历过的最糟糕的约会”。
刘雯先回避了一下,“我觉得自己不用回答。”
最后坦率直言:“我没有男朋友,也没有谈过恋爱。”
她说,这些年,只是想着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男朋友。
△ 《奇遇人生》节目中刘雯表达“工作就是我的男朋友”
节目组男导演的画外音出现了:“我不相信一个人的生活只有工作。一个人的生活里,除了父母、孩子,还需要亲密关系。”
他说:“
肯定有一些你很遗憾的事。
”
继续说:“我不能想象,自己会把工作当老婆。”
刘雯一开始非常直接地回应,
一个人生活也很好
,不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辛苦,反而觉得很快乐,总会记得开心的事。
男导演不依不饶地说:“
嗯,你选择性记忆。
”
刘雯听完,突然流下眼泪。
节目播出后,“刘雯没有男朋友”,登上热搜。
首先聊一下,三十岁还没恋爱过,可能吗这件事。负责任地说,在大都市里,这几乎是一个常态。
之前做《送我上青云》观影团的时候,导演滕丛丛被问到,是不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同样也有这样的回答——“我其实还没有恋爱过。”
她在现场诚恳地表示,很多她老家的朋友都不相信,她正当年,又在影视行业,听起来就该花花绿绿充满可能。
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就是认真工作,然后一个人坐地铁,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不仅仅是我,这是我身边朋友的常态。”
我现在接触到的95后女孩,几乎都可以算得上在“除了世俗的结婚压力,生活里真的不太需要男生,但总有过来人说你老了会后悔”这件事里挣扎。
她们是没有男友,但并不是刘雯节目男导演说的“没有深度联结”。
现在95后很多是独子,还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也接受了不错的教育,嘴上总在抱怨,心里其实也清楚“没有真爱就坚持,总好过匆忙嫁了立刻离婚”;
大部分女生会跟闺蜜合租,一起旅行,一起搭伙过日子,自由自在,并非大家想的每天起床面对马桶里的倒影那么凄惨;(别老说闺蜜会爱上同一个男人,这种事就像都市鬼故事,老听,我反正是没亲眼见过)
独居的女孩,大多数选择养宠物,物质条件好的会请保姆照顾她,总之也是有生之气息,能感受到付出和被需要的。
所以,首先我不理解男导演的质疑,我同意人很需要亲密联结——但是,刘雯只是说自己没恋爱,没说自己没有深度联结。
这个隐藏逻辑是,难道在男性的眼里,
女生的深度联结,只能等一个神一般的男性救世主来赋予吗?
我在想,假如离婚的王石今天没有田朴珺,在北极圈说“我离婚后就一直忙登山、忙游学、没有女友,工作就是我的妻子”,这个男导演还会不会说“我觉得人是需要深度联结的,我不会说工作是我的老婆”?
他会这么说刘雯,就是因为,他不自觉站在了某个制高点,就算是关心,也是包含同情的立场。
这是整个节目里让我非常不舒服的一点。
也许有人觉得我找事,但我想说,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对女生情感隐私进行质疑,而且没人觉得有问题,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它包含了整个社会的集体潜意识,对女性的恶意。
同样是单身,三十岁女性就是“齐天大剩”“败犬女王”,而三十岁男性就是“钻石王老五”“黄金单身汉”。
同样是离异,女性听到的是,别冲动,都多大岁数了,生活不易,好男人难觅。换做男性,周围的声音是,喜大普奔啊,恭喜人生又将迎来第二春。
想想我们怎么形容四十岁的男女?女人豆腐渣,男人一枝花。
可是六十岁的陈冲,五十岁的王菲、四十岁的俞飞鸿,在这个社会真的已经越来越普遍了,二十多岁秃顶大肚子三高的男人也一大堆,这种事难道不是看个体吗?为什么要用性别来区分?!
再看看这几年的相亲类节目。
拿芒果台举例,同样的节目,一个是《我家那闺女》,一个是《我家那小子》。
《我家那闺女》里,有一期,焦俊艳父女俩婚恋观不合。
父亲想让女儿恋爱结婚生子,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
焦俊艳不同意——
她觉得所有人关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奇怪的社会现象。
(这个观点,我不能同意更多)
△ 《我家那闺女》中焦爸爸认为女人必须结婚生子,其他几个女嘉宾的父亲也都表示同意。
她说:“世界上这么多人,有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走那条路,而我已经知道那条路结果是什么了,那我何不选择一条我觉得没有走过的?我的人生拿来试验一下又怎么了?”
而在《我家那小子》里,于小彤正在恋爱中。
他母亲却明确表示:最早35岁才能结婚,结婚越晚越好。
还让儿子向晚婚的黄晓明和未婚的陈坤学习。
△ 《我家那小子》里面于小彤妈妈认为男人事业为重,可以谈恋爱,但是不要结婚。
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异?因为社会潜意识里,同一件事,单身或者晚婚,对女性是贬值,而对男性来讲,是升值。
同样接受采访,单身或者离异的中年男女,更是“差别待遇”。
48岁的冯唐,二十八九岁时结过一次婚,后来单身,至今未婚。
一个人住在后海有树的院子里,采访中,从来没人问他
是否孤单寂寞冷。
说的都是一个人吃饭、看书、喝茶、写作,日子一派
岁月静好,无人叨扰。
多年前他接受某时尚杂志采访时,谈及婚姻,他说:“十几岁二十出头的时候特别想结婚生子,但是过了三十、四十,一个人的日子过习惯了,觉得整体和同一个人呆着很烦。”
结果在《锵锵三人行》里,他转过头,就去问单身的俞飞鸿——
你一个人呆着不会觉得烦吗?会觉得需要吃东西,跟人聊聊天吗?
我真是呵呵呵呵呵呵呵。
俞飞鸿说得好:
如果自己精神富足,一切都是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文涛问俞飞鸿:总一个人呆着精神正常吗?
俞飞鸿说:很多在婚姻中的夫妻,根本没话讲。两个人的孤独,比一个人的孤单更悲伤。
俞飞鸿并不是激进的女权主义,她也温和地表示,她不是不婚,只是还没结婚。
言下之意,这件事在她人生排序里,不是全部焦点,是可以用一种松弛的心态去面对的。
有人说,刘雯还是被戳中了,她哭了啊。
我想说,戳中刘雯的,单身的伤感只是一点点,更多的是,这个社会看待大龄单身女性的耻感。
刘雯是谁?她是中国最赚钱的超模,是全中国男女通吃最受欢迎,从道德、专业到性格,没有一处硬伤的中国第一女模,收入登顶福布斯。
即便这样,当她没有谈过恋爱,这个社会就可以像那个男导演一样,理直气壮地质疑她“我肯定不会说工作是我老婆”“你在选择性记忆”。
不是女生大龄单身可怕,是集体潜意识不允许女性大龄单身,非常可怕。
这种事发展到极端,就会成为如下社会新闻——
常州一个母亲因为女儿年过三十,还没有结婚,觉得她一无是处,没有成就。直接拿铁棒子开打,女儿腿部、背部多处受伤。
父亲在单位被同事骂“你女儿都三十多了,还没嫁人,丢不丢人?!”
我的问题是,以刘雯的颜值、身材、财富、成就、心态,她路过的风景、见过的人、享受和感悟到的人生,即便她永远不恋爱,永远不结婚,也很完美了啊,以及最重要的是,她不恋爱这关路人什么事呢?
△ 第一位登上维密大秀的中国模特、福布斯中国2019名人榜唯一上榜的模特
这样的女人,就算未来结婚又离婚,又有谁敢说她的人生失败了?
△ 微博上的网友对刘雯母胎solo的评论
李佳琦直接转发微博,支持刘雯。
“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一直努力,一起加油。”
这个社会,不管你是女人,还是女神,在年纪和婚姻问题上,始终被有色眼镜审视、质疑,或是带着“以爱之名”的无端揣测。
年龄精确得像温度计的刻度,每上升一度,社会对女性的容忍就降低一分。
△
SK-II态度短片-《人生不设限》
我真心希望下一代会有所成长,我也坚信一定会这样。
最新一季《奇葩说》里,有一个辩题,关于母胎solo。
科普一下,什么叫母胎solo,就是从来没谈过恋爱。辩手颜如晶坦然承认,自己就是母胎solo,但是
毫无耻感。
颜如晶说:“这是我第一次谈恋爱,但是你也是第一次和我谈恋爱,我们都是第一次,请多指教。”
△ 如晶宝贝的真挚发言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甚至是她的对手。
希望可爱的刘雯不哭,我们需要更多四十岁的陈乔恩,风趣地对长辈说:“妈,不会的,就算孤苦无依,我会是一个有钱的孤苦无依的老人”。
面对从没恋爱的刘雯,男导演的态度是“你在选择性记忆”。
而女生的态度是什么——“你就像金子一样珍贵。”
希望很多男导演,不要一听说年轻貌美的女性单身,就不相信她幸福,觉得她都是装的,会没礼貌地说出“你在选择性记忆”。
38岁的秦岚也说过,感情不需要给别人交代,因为如果自己过得不开心,才是对父母的不负责。
不要告诉我,这是一种关怀,是“为了你好”。
社会对女性单身最大的善意,不是质疑,而是接纳和允许。
如果没有足够的智商和情商说出正确的话,至少可以沉默。
很多时候,沉默本身,才是最大的温柔。
伊姐(周桂伊),14岁出版小说集,18岁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33岁出版畅销书《认知差:
你比人生赢家差在哪》。
专访明星十余年,爱电影的妈妈,分享光影中的感悟,关于育儿、关于婚姻、关于爱。
原创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