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今年上半年A股最好的策略之一是红利,在大盘走势一般的情况下,红利策略整体表现不错,甚至有个别股息率较高的国、央企股票在今年逆市走强,创出历史新高,以至于部分投资者说红利股是新一轮的抱团。
那么红利拥挤还是不拥挤,这确实是一个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我也不例外。
景顺长城基金最近出了一个红利投资策略的洞察报告,
我仔细研读了这个报告,结合报告,说一下我的研读结论。
一、 从中长期历史数据来看,红利是A股风险收益特征较好的单一风格
红利风格,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中证红利指数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接近20年的区间中实现年化回报约13%,年化波动约25%,收益仅低于食品饮料和家电两个长牛消费行业,但后者的波动率明显更高。
红利指数的风险收益比(收益/波动)达到0.53,作为对比,同期标普500指数的风险收益比约为0.57,已经比较接近(文中图表数据均来源:景顺长城基金
,Wind下同)。
二、利率中枢的进一步下移,股息的配置吸引力将持续提升
10年前国内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左右,现在国债收益率已经接近2%。
与此同时,随着A股上市公司的股息支付率提升,股息率也显著提升;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10年前的股息率和长端国债收益率接近,但最近三年已经抬升至5%以上。
三、分红规模开始大幅改善,股市向投资市演进
在过去十年中,A股上市公司呈现出较明显的
“重融资,轻分红回购”
的特征,融资规模多年大于分红和回购总额,而这一点在
2023年出现明显变化
,强政策驱动下分红规模开始大幅改善,同时IPO和再融资节奏也有所放缓。
至于2024年,咱们都知道
2024年4月
新“国九条”
出台,一系列政策的推出,A股市场最终有望形成
投资端和融资端的良性循环
,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演进。
这是中长期看好红利的逻辑。
那么中长期的红利逻辑说完了,大家最关心的短期红利投资拥挤不拥挤?
景顺长城的这个报告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景顺长城基金的报告提到:对红利策略的长期配置价值持积极态度。在短期维度则关注其拥挤度指标。事实上,相对A股多数风格和行业,红利是一种换手率较低的策略,日度换手率长期保持在0.5%以下,平均水平只有0.2%。
2016年以来,红利风格的阶段性高点往往与换手率显著上升同步出现,一个简单的经验规律是
中证红利指数的换手率升至0.35%以上
,即需要关注短期交易拥挤度风险。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景顺长城基金出这个关于红利投资的报告,一般不都是券商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