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6岁之前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一定要对孩子说不?
李玫瑾教授举了这样两个对比的例子:
男孩三四岁跟你闹,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跟你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
但是等他十四岁了,这个孩子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跟你闹?
第一,他离家出走;第二,他跳楼自杀,还有服毒自杀。
她在《今日说法》说过这样的案例:一个男孩12岁,就因为母亲骂了他一顿,服毒自杀了。
记者当时问她:“这么点的孩子他怎么会知道自杀呢?”
李玫瑾教授的回答引人深思:“
那是因为你(母亲)的爱,在他的眼里是没有限制的
。他用你的爱来威胁你,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
所以,六岁之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相关训练。
我们知道,孩子2岁之前,还不怎么会说话,大多数情况下是觉得痛苦了、不舒服了,就用哭声来表达;但3-5岁就不一样了,孩子的哭声已经有一定的目的性了:
我要这个东西。你不给我, 我就哭!
记住,家长一定要在孩子3-5岁的时候,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克制任性”。
比如,有天孩子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个小汽车,家里其实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家长不同意买,孩子就开始哭闹了,“不行!我就要!”,还赖在商场里不走了。
很常见是不是?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第一步:
直接抱回家;当场不要打也不要骂,让孩子哭去。
第二步:
回家后抱到卧室里,一对一,不管谁,一个人管足够了,把门一关,其他人不要来劝来干涉。
第三步:记住四个“不要”
不要骂孩子,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
不要打孩子,大人打小孩,这不公平;
不要说教,孩子哭闹时,你说什么在他听来都是噪音;
不要离开,他就是闹给你看的,所以你就坐在旁边看着他闹。
所以,
你就坐在那儿,表明你的姿态
,“今儿这事说不行就是不行,你管你闹吧”。
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
他们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
这爱是有原则的
。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
这种“较量”越早越好
。
但是注意,闹没有用,可也要注意另外一点——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了,要满足他三分之一的要求。
但一定记得,主动和孩子沟通,鼓励他和我们交流,说出他的想法。让孩子明白平静沟通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