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关于“纸”的概念
大家想到的可能更多是书本
其实,纸的概念可远远不止如此
纸家具、纸展具、纸玩具、纸首饰......
当一系列以“纸”为材料的产品
得到有趣、温馨的应用时
“纸”就成为了美好生活的传递介质
将千年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生活创意融合
近日,以“解放·复兴——纸创新应用设计”为主题的“歌华有线杯”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纸艺创意赛区终评在南锣鼓巷福祥胡同敬人纸语举行,花样百出的当代创意设计让艺绽君不禁惊叹,原来纸还可以这样玩儿!
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纸艺赛区自5月18日正式启动,经过40天的投稿期,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291件作品,种类包括纸饰品、纸家居、纸玩具、立体书……经过初评甄选,80件参赛作品入围终评。
最终《南锣鼓巷纸餐具》获得金奖,《简易儿童学习桌椅套装》《变脸》获得银奖,《花样滑冰玩具纸质陀螺》《自闭症教具系统》《爱丽丝漫游仙境》获得铜奖。艺绽君从入围作品中选取了部分创意十足的纸艺作品,一起欣赏吧~
《花样滑冰玩具纸质陀螺》是
一款针对儿童的玩具。
以纸材料为基础,
结合中国传统玩具陀螺和冬季运动项目花样滑冰的旋转的动作,意在推广中国传统玩具的同时增加小朋友对冬季运动的兴趣,拼装及装饰的过程又能够提升儿童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自制自闭症教具系统》
致力于设计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自闭症儿童教具,无论在这个世界的任何角落,通过下载教具图档,只需拥有一台普通家用3D打印机及卡纸便可完成制作, 让更多自闭症孩子有机会接受科学标准的教育,充满人文关怀~
刘俏汐小朋友创作的这套《爱丽丝漫游仙境》纸戏剧,是中国第一套全部由儿童自编、自写、 自画、自演的纸戏剧作品(有表演纸戏剧视频)。她希望自己创作的纸戏剧作品能给更多儿童带来欢乐和“爱与美”的教育。
《北京南锣兔爷送福大礼
包》以南锣鼓巷古巷售卖的兔儿爷玩偶为设计蓝本,将包装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京味十足,极具收藏意义,并且具有展示功能,为兔儿爷产品增加亮点。
《十二册剪纸历》
是以文化创意为前提,基于传统手工艺剪纸技术,从3-12岁的儿童入手,用剪纸日历这一介质来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在撕日历的过程中加强孩子与家长的互动,唤醒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意识。
《哪吒闹海》
定位于互动亲子阅读,采用立体造型设计的创意方法,营造互动性、趣味性和主动性的认知的儿童书籍设计。本书重点用不同的立体形式突出情节、人物,并借鉴中国传统图案特色、中国传统风格配色,让孩子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阿尔法是第1个希腊字母,从0到1是进化的话,那么从一往后便是创造,因为只有有了开始的“一”才可能有后面的延续。作品《α(阿尔法)》就是为小朋友提供的“一”,用一张纸,设计两个结构,成型一对方体,搭建成一组创意非凡的房子、城堡、城镇……
《Where is the flower》
是一个可爱童趣的立体书,设计目的是培养读者发现力和创造力,受众群体主要是儿童,因此主要采用鲜艳的颜色,材质是卡通的彩色卡纸,结构采用卡纸拼贴和穿插的方式。立体结构增加趣味性,每一页的场景都会动起来。书的内容是用玫瑰花贯穿起来的,主题是寻找玫瑰花。在不同的场景里玫瑰花藏在不同的地方,这需要读者动手动脑去发现。
《卷椅》是
设计师使用可回收再生的瓦楞纸为主要材料,以花瓣的抽象轮廓作为摇椅的基本形状,设计过程中根据瓦楞纸受力的大小以及摇摆过程中着力点的位置对摇椅造型加以调整,变形后得到最终的方案。
《纸韵(纸手袋)》以杜邦纸为设计元素,通过竹材热弯工艺来表现造型,结构上采用锁口和牛皮包边的方式,可以方便拆卸,造型上采用了换圆为方的造物美学法则,凸显出手提袋的美感。
仿佛一片片的荷叶静静地躺,《梦中的涟漪》如它的作品名称一般,灵感来自吹皱的湖面,设计师带着
梦幻、舒适和层叠的印象,以瓦楞纸为材料,对波纹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了多种解构,有了现有的作品。
《“结构的弹性”家具设计》时尚又实用,它是一个多功能凳子,可以利用中间的L形状的弯曲临时存放书籍/报刊/杂志。凳子具有三种不同的配色,可以根据空间环境任意搭配组合成需要的用途,同时它们可以适应各种条件下的使用方式: 每个单元可以拆分也可以组合,满足不同人数的需求。
《叶·纸》是一展纸灯,以树叶为元素,将纸这一材质追根溯源到自然初始。
- End -
你喜欢哪个纸艺作品?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