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苍龙生活号
「麻辣娱投」是微博签约财经自媒体、界面JMmedia联盟自媒体,由清华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教授与资深文娱商业记者团队共同创办,聚焦文化产业,纵深泛娱乐细分领域报道,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春菜新品!“板蓝根青菜”是啥菜?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明天查成绩!考研复试攻略→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夜读】哪吒的黑眼圈是天生的吗? ·  3 天前  
半月谈  ·  主题公园,当代年轻人的“快乐老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苍龙生活号

长镜头调度只是《长安十二时辰》拍摄难度的一个缩影 丨专访制片人梁超

苍龙生活号  · 公众号  ·  · 2019-07-13 21:59

正文

文/晓晓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情况不仅仅是针对演员,对于影视剧更是如此,精彩的片段都在成片里了,付出却都在屏幕之后。48集的《长安十二时辰》背后的时间是筹备一年,拍摄217天,前后长达一年半主创团队的付出。


雷佳音曾在开机前和曹盾导演说,决定拍《长安十二时辰》是把半条命交给了导演,结果是差点一条命都没了。而制片人梁超则在拍摄过程中,患上了高血压。


“但现在观众喜欢,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梁超对麻辣娱投的记者说。



1


曹盾与《长安十二时辰》是一见钟情


曾有业界人士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好内容还没走到市场就已经抢没了,《长安十二时辰》也是这样,制片人梁超第一次看到《长安十二时辰》小说的时候,马伯庸才写到第八章,书也没有发表。“当时是娱跃的林宁总拿给我的,我就给了盾哥(《长安十二时辰》的导演曹盾)。”


曹盾对于《长安十二时辰》可谓是一见钟情,一来是因为《长安十二时辰》的类型是曹盾的菜,二来身为西安汉子的曹盾,对于“长安”这两个字有着特殊的情怀。他和梁超很淡定的说了一句话:你去聊聊呗。


导演曹盾是假装淡定,而制片人梁超则是真淡定 ,因为他知道,《长安十二时辰》这个项目一旦接下来,会是一根非常难啃的硬骨头。“曹盾导演是一个不善于将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的人,他不喜欢很拧巴,但我知道他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小说”。因此,即使知道这是个苦差事,梁超还是去聊了。



曹盾是摄影出生,曾参与《金粉世家》《王贵与安娜》《蜗居》等众多具有国民热度的剧集,其担任导演的《裸婚时代》《小儿难养》在业内也是有口皆碑的作品。在拍摄《长安十二时辰》之前,他也已经拍摄过《海上牧云记》这种3个亿投资的大IP改编作品。我们以为这样的导演,应该都是项目追着他,但《长安十二时辰》却是曹盾主动请缨的。。


2


导演和制片人口径不一致

究竟为何


易烊千玺+雷佳音+一众实力演员,《长安十二时辰》的演员阵容堪称是神仙阵容。


在《长安十二时辰》筹备的2017年,雷佳音因《我的前半生》大火,在电影《绣春刀2》中的表现也十分惊艳,当时《长安十二时辰》只是摆在雷佳音面前的好机会——之一。而易烊千玺更不必说,在2017年的时候,各大选秀节目还没上线,当时的TFBOYS是无人可及的顶级流量。


我们都会觉得让这样一个神仙组合搭配在一起应该是一件挺难的事儿,但曹盾却在之前采访的时候对记者说:自己选角从不纠结。他的回答云淡风轻,似乎片酬、档期……这些对于别的项目来说 “要命” 的问题,在曹盾这里都不存在。


然而,同样的问题, 在制片人梁超这里得到的答案却不太一样。 “片酬、档期的问题不是不存在,我哥(曹盾导演)只会说我要雷佳音,我要易烊千玺,我要周一围,他不纠结是因为他知道我会用一切办法把演员磕下来”。梁超在嬉笑中吐槽了导演。



不过,梁超觉得谈下易烊千玺也并不困难,“千玺很喜欢《长安十二时辰》,千玺的团队也很喜欢我们这个团队,时间也给的很充足”。


对比来说,张小敬的人选则更让梁超头疼,而 这种头疼更多的来源于角色本身 ,“张小敬这个角色,不管是谁演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对于角色诠释上,还包括对于体力的考验,这个角色要从头打到尾”。


我们可以看到,自从接了拯救长安的任务,张小敬就一直在打斗。雷佳音也说,为了《长安十二时辰》付出了所有,只期待能不出事,不受大伤把这部戏拍完。


而在最新更新的剧情中,被众多观众吹爆了的长镜头,也是雷佳音亲自上阵拍完的,没有替身。在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小敬飞身爬上十多米的藤条,并最终从房檐滚落。因为剧中张小敬有太多上天入地,飞檐走壁,来去如风的戏份,很多网友调侃张小敬是长安跑酷第一人。


但如今,《长安十二时辰》的成绩,让所有人倍感欣慰,无论是对于易烊千玺,还是对于雷佳音,他们没有选错。“《长安十二时辰》是易烊千玺第一次主演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长剧,也是放弃了很多,最后,非常坚定的选择了我们。”


“最好的永远留在最后”梁超完美总结了曾经与易烊千玺的错过以及这次与易烊千玺的合作。


3


《长安十二时辰》到底有多难拍


《长安十二时辰》大量的采用了电影的拍摄和叙事手法,无数观众被剧中行云流水的长镜头所吸引,猛夸高级,还有观众甚至注意到了群演讲究和形色各异的妆花,夸赞剧组的用心和精细。


同时,如今越来越专业的观众也明白,拍摄和完成这些长镜头的不容易,明白大场面拍摄,调动千名群演的不容易。特别是对于长镜头来说,这考验着导演的调度能力,同时需要每一个部门与演员,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100%的完美配合,任何一个小差错,所有的流程就可能要重来一遍,长镜头的试错成本很高!而用长镜头拍摄动作场面时,其难度就更大了。



曹盾在之前的采访中曾说,《长安十二时辰》的每一个长镜头,都是摄影组和导演团队先通过模型设计出来,以模型演练之后,再反复带演员排练的结果。单单是开头一场崔器率领众将士追击狼卫的长镜头,排练时间就花了四天。


然而,长镜头只是《长安十二时辰》拍摄难度的一个 缩影


“我觉得《海上牧云记》已经很难拍了,但《长安十二时辰》比《海上牧云记》还难拍,只是难法不一样”梁超苦笑着回答。


几乎所有的影视剧组都曾经与天气做斗争,而《长安十二时辰》更是如此。“因为我们讲的是发生在一天内的故事,所以天气得是统一的,而导演选择了用‘晴天’来呈现这一天,这样,我们阴天、刮风下雨都无法拍摄外景,只能转内景,我们经常是根据天气临时调整拍摄计划”,对于一个近千人的剧组来说,每次调整拍摄计划都是一个大工程。



而对于有一些观众提到的“一套衣服”的问题,梁超也在采访中给予了解释“观众看到的是一套衣服,但像张小敬、李必这样的角色,同一款的衣服,我们至少要准备50套。 因为随着他出去奔波、打斗,一套衣服完全不足以达到我们的要求。 我们每一套衣服都是特别特别细微和细节上的差别,有磨损的,有毛边的,有打斗之后撕破的,带血浆的。


这也让我们突然发现“一套衣服”拍全程的《长安十二时辰》可能面临着比“一天一套”衣服的剧组更繁杂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影视剧拍摄并不是按照最终呈现的剧情顺序完成的,由于每套衣服的差别非常细微,这就要求服装组对于拍摄内容要有非常清晰的记忆,对于每套衣服要有非常明确的标注。


梁超


此外,同样是由于《长安十二时辰》呈现的是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十二个小时的白天和十二个小时的黑夜。这也意味着在拍摄的时候,有一半时间大家是可以正常作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而另一半时间,工作人员则必须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身在象山,却过着国外的时间,“倒时差”成为了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我们不是说连续一半时间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而是不停地轮转,就是这一周可能是白天拍摄,晚上休息,下一周又变成晚上工作,白天休息,几乎是连续不断的在‘倒时差’,都最后大家都恍惚了,不知道自己过着怎样的时间。很多人都存在睡不着的问题”梁超说道。


在如此高强度的拍摄工作下,很难想象“睡不好”的这些人是如何扛过来的。主演雷佳音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也一度恍惚,“佳音一度怀疑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



而对于制片人梁超来说,则更不会轻松,因为所有的压力最后都会汇总到他这里。由于每天工作量巨大,又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36岁的梁超,在拍完《长安十二时辰》之后患上了高血压,“但没关系啦,现在观众喜欢,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从梁超的口吻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于观众认可的期待,哪怕这份认可是用健康换来的,也抑制不住他发自心底,真实的开心。


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 因为《海上牧云记》也拍得很艰难,在那部戏之后,梁超落下了偏头痛的毛病。 同样是以健康为代价,如今《长安十二时辰》收获了认可,当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4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高级默契


在《长安十二时辰》之前,制片人梁超和曹盾已经合作了很多年,这其实是他们合作的第N部戏了。 不过,梁超最初和导演曹盾结缘,却和影视无关,以前他们是一起合伙开火锅店的,因为都在影视行业,才开始搭伙一起做项目。


在工作中,梁超和曹盾分工明确,作为制片人的梁超负责外部事务,作为导演的曹盾负责创作,“盾哥有社交恐惧症,所以他很多对外的事务都是我来谈,包括洽谈投资和演员,他主要就是抓创作,非常坚定的履行着做导演的职责。


只是,给曹盾这样具有完美主义追求的导演当制片人应该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吧? “我和盾哥我们之间很默契,我们都对内容,对制作有要求,也都喜欢挑战。 ”从梁超的回答中,我们瞬间懂了,这是一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高级默契。


(左)梁超与曹盾(


但其实这世界上,所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基础以及互相之间高度的包容、理解与信任之上的。 这样就可以理解,尽管梁超知道《长安十二时辰》是个苦差事,却仍旧按照曹盾的意愿去争取合作的原因了: 最默契的朋友,不是帮你实现梦想的朋友,而是把你的梦想变成自己梦想的朋友。


梁超第一次和曹盾合作的作品是《海上牧云记》,对于梁超来说,《海牧》播出之后的舆论压力恐怕不亚于拍摄时期的压力,但无论是曹盾导演,还是梁超,他们从来都没有失去继续挑战的勇气。


在制片人与导演的关系外,梁超是这样形容他和曹盾的关系的,“亦师亦友,他是我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