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7日20:00
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专场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隆重举槌,本场共计77件珍品。
洋彩及粉彩技法,脱胎于珐琅彩工艺,其花卉多摹仿西洋光影绘法,花叶翻卷,富于明暗变化,栩栩如生,明艳非常。
斗彩始于宣德,极盛于成化,青花双勾线内填各色釉上彩料,清丽淡雅。本场拍品呈现数件来源清晰,传承有序的清代御制彩瓷。
(
Lot 3472 清乾隆 绿地洋彩西番莲云蝠纹如意口包袱尊
现场图)
经过1小时40分激烈竞拍,
本场最终成交价斩获
68,390,500元
。
清乾隆
绿地洋彩西番莲云蝠纹如意口包袱尊
以
540.5万
元的高价荣膺本场之最
。
清嘉庆
绿地洋彩缠枝西番莲福寿叁多纹小天球瓶和
清乾隆
仿哥釉莲瓣蒜头瓶均
以
529万元
的成交价并列
第二
。
以下是本场拍卖中高价成交拍品精选
Lot 3472 清乾隆 绿地洋彩西番莲云蝠纹如意口包袱尊
估价:3,500,000~5,500,000 人民币
拍品局部
据传世资料可知,色地洋彩缠枝花卉纹包袱尊新创于乾隆时期, 存世极罕,所见皆为乾隆御窑中鬼斧神工之作。其包袱的装饰,有绘画而成,有堆塑而成。其中堆塑之法更具立体感,但工艺也更为复杂,成本更高,本品即是此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一件清乾隆绿地粉彩包袱尊为撇口式, 其周身纹饰布局与本品略似,若仔细观察之下,不难发现,本品将国博所藏包袱尊口部所饰平面如意云头纹化裁为更为立体的外撇式如意形口,胫部亦制成与口沿相呼应的如意式二层台,腹部设计为瓜棱形,使器物曲线变化更为灵动,更富韵律,这是本品除包袱装饰之外另一大特点。
艺德堂藏品
此种形体和花样设计烧制成本高,难度极大,成品率低,保存至今者,更是屈指可数。查阅公私收藏,尚未见与本品完全相同者,存世之罕,可见一斑。
Lot 3459 清嘉庆 绿地洋彩缠枝西番莲福寿叁多纹小天球瓶
估价:3,500,000~5,500,000 人民币
描述:
来源:
伦敦苏富比,1987 年 12 月 15 日,Lot 201
香港苏富比,1988 年 5 月 18 日,Lot 275
本品虽繁复华丽,但布局井然有序,繁而不乱,可谓极尽御窑瓷绘之能事。“蝠”与“福”谐音,蝙蝠与寿桃、缠枝莲组合有“福寿连绵”或“福寿绵长”之寓意。腹上所绘三多纹样生于番莲花朵之 中,故而又有“连生三多”之意味,此种描绘手法极为少见,为本品一大特色。
此外查阅公私收藏资料可以发现,目前所见的嘉庆色地洋彩器,绿地作品数量尤多,说明此种颜色颇受嘉庆皇帝喜爱。
估价:2,200,000~3,200,000 人民币
[来源]田路周一旧藏香港苏富比,2004年10月31日,Lot 212Marchant 旧藏[展览]《MARCHANT近期收藏展(八十周年纪念)—中国御窑瓷器及贸易瓷器、掐丝珐琅器》,2005年,伦敦[出版]《清代乃瓷器》,田路周一着,博宝馆,1976年,图88《MARCHANT近期收藏展(八十周年纪念)—中国御窑瓷器及贸易瓷器、掐丝珐琅器》,Marchant, 2005年,第70、71页,图42[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周丽丽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61页,图4-18
瓶蒜头口,束颈,鼓腹,卧足,体量硕大,气势恢宏。瓶口、颈及足端饰凸莲瓣纹,与乾隆朝青花蒜头瓶饰莲瓣位置相同。瓶周身罩哥釉,开金丝铁线,古意盎然。底足一周露铁黑色胎,以仿宋器铁足之意,底心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
蒜头瓶因口若蒜头而得名,出现于战国晚期,流行于秦汉。宋人认为蒜头口可塞,瓶颈细长,可握持,瓶腹扁矮,可盛装,故称之为温壶,用作酒器。清代仿古之风甚盛,蒜头瓶亦在此时成为御窑的重要造型之一,烧造大盛。
本品造型及装饰与常见雍正及乾隆朝蒜头瓶多有不同。常见同类作品多为唇口撇足,与汉代雏型接近。此瓶则为平口卧足,且尺寸比同类器高出许多,颇为少见。
此外,本品除施哥釉装饰外,还于口颈及胫部浮雕莲瓣,这种装饰方法在单色釉蒜头瓶甚至是各类单色釉瓷器作品上都属少见。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与本品形制类似的雍正粉青釉蒜头瓶,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传承关系,本品之烧造年代应为乾隆初年唐英督窑时期。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Lot 3451 清乾隆 仿永乐青花如意海浪缠枝莲纹折沿盆
描述: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叁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来源:天津私人旧藏[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第53页,图50
本品折沿,直腹,玉璧底。外壁青花绘缠枝莲纹,口沿绘海水,内底亦绘一周海水纹,里心为向心排列的如意云头,内心为对称的八瓣花朵。洗外底心落“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
本品系乾隆时期仿永乐御窑之作,也称“洋帽洗”,是永宣时期仿照西亚地区流行的折沿铜盆而来。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与伊斯兰世界商贸往来频繁。《明史•失剌思传》记载“时车驾频岁北征,乏马,遣官多赍彩币、磁器,市之失剌思(今伊朗设拉子)及撒马儿罕诸国。”《瀛涯胜览》称爪哇国人“最喜青花磁器”。本品造型、胎釉、青花俱佳,出自天津藏家之旧藏,且品相完美,极为难得。
Lot 3473 清道光 果绿地洋彩缠枝西番莲纹 福在眼前盘螭葫芦瓶
估价:3,000,000~4,000,000 人民币
描述:
“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楷书款,道光本朝 带木座[参阅]《谁收藏了圆明园》,刘阳编着,金城出版社,2013年,第238页
本品花口微外撇,束腰葫芦形,下承圈足。口部两侧分别堆塑紫金釉描金螭龙和灵蝠。螭龙前爪与头部伏于瓶口,身形虬曲,憨态可掬,与另一侧双翼抱瓶之灵蝠相对而视,造型栩栩如生,极为灵动,且具有“福在眼前”之美好寓意。
瓶外壁以果绿地洋彩缠枝西番莲纹为饰,整幅画面构图饱满,设色华丽,各色花朵在淡雅的果绿地映衬下相互协调,艳而不俗,自成境界,颇具西洋洛可可装饰风格。本品造型新颖,装饰华美,寓意吉祥,又为道光皇帝御用之佳器,等级高贵,值得珍视。
估价:1,200,000~1,800,000 人民币
描述: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来源:香港苏富比,2001年10月29日,Lot 570[参阅]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杨静荣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第27页,图24
瓶微撇口,圆唇,束颈,溜肩,束腹,近足处微撇,器形挺拔俊秀,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瓶周身施浓艳之红釉,口内施凝润之白釉,釉质光亮,釉色均匀,对比强烈。红釉宛如初凝之牛血,颇具宣德遗韵。瓶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
估价:2,600,000~3,600,000 人民币
描述: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叁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带日本包装
来源:山中商会旧藏(传)日本私人旧藏香港苏富比,2013年10月8日,Lot 3126
[展览]《中国美术展シリーズ5·明清の美术》,1980年,大坂市立美术馆[出版]《中国美术展シリーズ5·明清の美术》,大坂市立美术馆,1980年,第45页,图1-208
本品唇口短颈,长弧腹及底内收,内挖式圈足,通体施窑变釉,釉面红、蓝、白叁色相浸相润,交融于身,灿若云霞,美轮美奂,无有穷尽。底部酱釉下暗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本品以太白罐作为载体,在历朝御窑窑变作品中都十分罕见,可称孤例,加之其釉色极佳,釉面状态良好,极为难能可贵。
估价:2,800,000~3,800,000 人民币
描述:
“工部臣吴邦佐监造”八字一行楷书竖款“干字第贰号”五字一行楷书竖款“奕世流芳”四字双行篆书款 Weight:1930g[参阅]《俪松居长物志——自珍集》,王世襄编着,生活·读书·新知叁联书店,2003年,第43页,图2.30
本品铜质精炼,黄亮细实,通体无砂眼,皮色为腊茶本色,色入铜骨,当为经年火养而成。圆唇口,两侧饰冲天耳,线条圆润,颇为饱满,束颈,圆弧腹,底略鼓,承叁足。
炉膛内有一左一右铸印“工部臣吴邦佐监造”、“干字第贰号”二长方款,本品即是如此,腊茶本色,未经刻意雕琢,仅以奕奕之铜色积以时日洗练静养,达到“精光内含,静而不嚣”之气质。王世襄先生旧藏一冲天耳炉,着录于《俪松居长物志——自珍集》(于2016年11月11日释出,成交价6,900,000元),与本品无论造型、款识、皮色、尺寸均十分相近,当为同批所铸制佳炉,可资比较。
估价:1,800,000~2,500,000 人民币
描述: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叁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参阅]《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工艺品卷(下)》,《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市文物局编,2006年,第143页,图132
本品呈八瓣花口,卷唇,器身凸凹起棱,平底承叁足,造型优美典雅,取材自宋代钧窑洗。洗釉色鲜亮素雅,弥足称贵。底落“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粉青釉创烧于南宋龙泉窑,粉润细滑如雨后之天色,深受世人喜爱。
估价:2,200,000~2,800,000 人民币
描述: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 带银盖[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第191页,图178
本品敛口,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叁兽足,通体施泛青透明釉,釉面光润明净,底部露胎处可见胎质坚白细腻,并有发色自然的火石红斑。炉身通体以青花为饰,自上至下共分叁层纹饰。
估价:2,200,000~2,800,000 人民币
描述: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来源:天津文物,2009年11月14日,Lot 425
本品直口长颈,削肩鼓腹,下有圈足,造型优美端正,仪态挺拔隽秀。瓶外壁满施高温蓝釉,釉色如蓝宝石般晶莹剔透。瓶底施白釉,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胆瓶因形如悬胆而得名,宋代已烧造,最宜插花。宫廷所藏写生肖像,常见胆瓶插花场景。本品即是此时蓝釉作品之代表作,可见雍正御窑技术之精善。
Lot 3455 清雍正 斗彩并蒂莲纹小碗 (一对)
估价:1,800,000~2,800,000 人民币
来源:美国华裔收藏家Albert Toy Quon旧藏Albert Toy Quon先生生于广东四邑,少年时与父亲移居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完成学业,毕业于南加州大学。走入社会后他创办Quon-Quon公司,专门从事中国艺术品和礼品的进出口。
Quon先生是第一个加入洛杉矶扶轮社的亚洲人,也是第一个在洛杉矶商会董事会任职的亚洲人,还是第一个在比佛利山庄购买房产的华裔。本拍品及Lot 3470乾隆粉彩大吉挂屏皆出于Quon先生比佛利山庄旧宅之中。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故宫博物院编,耿宝昌主编,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216、217页,图132此对碗造型小巧精致,胎质细腻润白,剔透无瑕,外壁以斗彩工艺装饰叁组并蒂莲花,碗内底绘一把莲,整器设色清雅,填彩准确。底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楷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