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的努力,项飚终于完成了他的博士论著《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并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获由美国人类学会,城市、国家和跨国|全球人类学团体颁发的2008年度安东尼里兹奖。
项飚深情地说,《全球“猎身”》这本书是他长期的、冒险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探索的结果。除了在国外长期实地考察的艰辛和用外语写作的困难,他也不时怀疑、焦虑、沮丧。他感谢安东尼里兹奖评审委员会,说这个奖给了他更大的勇气,让他用自己的方式看待人类学和世界,同时让他更仔细地思考知识生产的真正目的何在。
安东尼里兹奖的分量是很重的,是人类学界的重要奖项,被视为全球民族志的新典范。它的评审过程也是相当严苛的:每年由其评审委员会确定全世界24家著名出版社各自推荐当年出版最优秀有关人类学社会学著作,再由评委在24本优秀著作中评选最佳一本。项飚的博士论文被评为2008年唯一一部著作。
那天谈话时间过得真快,一忽儿就过了11点,他要赶回家去参加一位香港研究生的论文视频评审会议。他说在牛津工作还是比较宽松的,一年之中有半年在牛津上课,另一半做人口流动研究。他的研究成果颇有国际影响,自2001年以来先后受聘为: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日内瓦)研究员、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比较迁移中心海外研究员、英国政治研究学会会员、英国及爱尔兰皇家人类学会会员。近期他还要到海南岛、北京,一月和三月要到美国和越南开会,七月回新加坡上课。
我送他到门口,望其背影,忽然跳出一个词语:“行色匆匆”,像项飚这样一位流动人口学家,用这样紧凑来形容他的行动是名副其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