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点击上方,关注“
7Gtv
” ↑ 奇迹就在你身边
点
中
国文化总喜欢说“盖棺定论”,其实细究起来,“盖棺”就真的能够“定论”了吗?人眼看得清事实吗?人心给得出“公论”吗?“历史”这个“被装扮了的小姑娘”能告诉我们真相吗?
刚刚过去的三月连续去世了很多名人,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也好不热闹,纷纷被他们去世的消息霸屏。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言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和纪念。我喜欢看各种不一样的表达,尤其是不同公号下的评论。
3月10日世界顶级品牌纪梵希的品牌创始人Hubert de Givenchy离世,享年91岁。
人们普遍给予了尊重和怀念。认为他身处浮华又名利的时尚圈,却坚持自己,饱有经典的精神。纪梵希一生低调。
他说:“我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时尚行业里最动人的工作之一,是使用一个灵感让他人感到快乐。”
他与奥黛丽•赫本的终身情谊成就了一段让世人赞叹又祝福的美好情感。人们评价他们“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克制,所以永驻;因为相知所以相惜。”
纪梵希和赫本的故事在他离世时,在人们的纪念中成为了传奇被永远地定格起来。
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霍金的去世似乎就没有那么一致的声音。在中国“死者为尊,死者为大”的传统习俗中,最初我们看到的还主要是对他在科学界的贡献和影响的纪念和讨论。
虽然对于他是否有爱迪生伟大,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有各种争论。
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他的科学贡献,但他被疾病困在轮椅中,思想却在深蓝的宇宙间肆意遨游的形象却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留下了一句生动的话语流传在世间:“不要只看脚下,要抬头仰望星辰”。
稍后一阵子,在很多文章中开始出现了对他任性和放纵自我的批评,尤其是关于他在成名之后沉醉于与各种女性暧昧,完全不顾和他相守25年的妻子的感受,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当然,对此持“认可”态度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觉得他活得“潇洒有趣”。
3月18日,李敖去世,享年83岁。
李敖在活着的时候就饱受各种争议,他的死更是掀起了一番喧闹的论战。
有人说他精通文史,学贯中西,以真才实学护身,天不怕地不怕,反独裁,骂暴政,揭时弊,“狂人”“战士”“情种”是他的代称。
然而,也有人评论说他是“小丑”“渣男”“混蛋”,对朋友见利忘义,对爱人锱铢必究,对权力前倔后恭,文不足以流传于世,识仅堪作演员闹剧。
据说他平生骂人超过三千,从政坛、文坛到娱乐圈,在监狱、在台湾、在大陆,他总是依仗着犀利言辞让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即算在知道自己将死时,他也希望做一档“再见李敖”的节目,与他的亲人朋友仇人热热闹闹地“和好如初”。
他自称是五百年来白话文写得最好的人。
他去世,台湾领导人发言说他是勇士、是大师、是朋友。他有着令人艳羡的情诗和情史,但与他曾深爱的人胡茵梦离婚后却反目成仇,长年对胡进行攻击和羞辱。
那些纪念他们的文章和评论,其实质也就是在评价他们的一生。
看着各样的评论,各样的故事和依据,我不禁有些惶惑,他们的生命究竟是怎样的?对他们的价值到底应该怎样评价?我们可以准确公义地评断他人吗?这样的评断有意义吗?
中国文化总喜欢说“盖棺定论”,其实细究起来,“盖棺”就真的能够“定论”了吗?人眼看得清事实吗?人心给得出“公论”吗?“历史”这个“被装扮了的小姑娘”能告诉我们真相吗?
那些为历史翻案平反的事实,那些等待解密的事件,那些也许永远也不能知道的真相使我们连事实都看不清。
更何况在这个悖逆多变的世界,
我们有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和标准,怎么能给出公允的定论呢?
更让人思考的是,这种评价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喜欢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也许是因为我们力图在这些总结中找到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价值坐标。
也许,还因为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潜意识里知道会有最后的审判!
这是一个以社会和世界为标准的预审,真正的审判还在等着每个人去面对。
这预审看起来有些混乱,因为没有绝对公义的法官来评判,没有无可争辩的事实呈现,也没有有力的辩护人和辩护理由,所以结论也似乎是不确定的、不公允的。
是的,我们死后是要面对一个最后的审判。
在这个审判中,我们面对的法官不但鉴察事实,而且鉴察人心,不但有确定的公义标准而且有细节的评估指标。法官不但清楚你的历史,也鉴察你是否改正是否更新,不但允许你犯错也给过你悔改的机会,让你没有借口没有托词无可推诿。
更严重的是,撒旦的控告非常有力,牠对我们的恶行了如指掌,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当面对这样的审判时你会怎样?我们经得起那样的控告吗?我们会在那将得的惩罚中恐惧战兢吗?我们是否会想到我们应该早点请一位律师,做我们的法律顾问,帮助指导我们,做我们的辩护人,为我们脱去那罪的控告?
然而,谁能对抗撒旦的控告?
谁能在公义的神面前使我们脱离罪的惩罚?
只有祂——祂不但指教你生命的道路,而且帮助你悔改,最重要的是祂已经付上生命的代价为你赎罪。祂用自己的死和复活达成了那最终的辩护,只要你跟随祂!
祂,就是主耶稣基督。
如果上面的名人们知道他们要面对的是这样的审判,他们是否会有所不一样?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是有罪的。要想经得起那最后的审判,我们最好要知道那个公义和真理的标准,跟对那个爱我们有能力为我们赎罪辩护的人。
▾ 点击观看 ▾
▲牛人看电影《辩护人》
制作:7G.tv
宋佑硕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律师并享受着富贵的生活,谁知却为了报恩而卷入政治风暴。
自认平凡的他,会选择假装糊涂,保持冷漠,还是牺牲自我,为了正义而呼号?
“我们都必须承认,当平凡的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为了名利而奋斗,因一物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时,一定有那么一群胸怀天下的人,他们正举着火把,走在人迹罕至的死荫和幽谷,为了正义和真相,为了那些需要真相却不敢面对现实的人们争战。”
| 早祷时间 |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
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书》5:24 和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