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硕博一线
最新热点资讯,重磅学术进展,免费干货神器,趣味深度好文
51好读  ›  专栏  ›  硕博一线

惋惜!杰出华裔神经科学家吴瑛教授自杀

硕博一线  · 公众号  ·  · 2024-09-03 23:23

正文

2024年7月10日,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杰出讲座教授吴瑛教授因服用过量药物在芝加哥家中自杀,享年60岁。

此事件一出就在中美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网络上在哀悼吴瑛教授的同时,对于她的自杀原因众说纷纭, 直到近期有报道称她是因抗议美国政府剥夺其科研权而选择了自杀

7月30日,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发表文章“华人生物学家和国际分子生物学家悼念吴瑛教授”。

斯人已逝,唯有怀念

在各大网络平台,有众多网友发文悼念。
有网友震惊道:怎么会?犹记当年吴教授在中科院给我们上课的情景,坐在讲台的桌子上,穿着靴子,有女侠风范……我们学生都被她的风采深深折服,科学家原来也可以这么酷这么飒。 在那个年代,在生物医学领域,能在国际上崭露锋芒华人学者都屈指可数,吴瑛教授绝对是站在塔尖的华人女科学家的代表 ,因何而去?沉痛悼念吴瑛教授!!!

也有熟悉的人评论道:每次回国我们相聚一堂 她都是谈笑风生,但是总是行色匆匆,与时间赛跑……她全部的时间都放在了科学研究上了 ,天堂里你可以好好休息。

还有网友评论:有幸在她的实验室工作近两年。 她对科学的态度是真正的科学家! 虽然有过不少坎坷,只希望天堂一马平川。请一路走好。

她不只是谁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她还是杰出的女科学家,是永恒的科研之光


吴瑛出生于安徽合肥,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上海医学院)英文医学班,而后远赴美国求学,1991年获得了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任博士后,之后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任教十年,于2005年加入西北大学医学院Lurie癌症中心担任Charles Luis Mix教授。

尽管提及吴瑛教授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她是饶毅的前妻,并且两人曾在美国共同经营科研事业, 但实际上,吴瑛教授是以其自身的卓越成就而在科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她的学术贡献远远超越了她与饶毅教授的私人关系

吴瑛教授致力于 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基因调控分子机制研究,特别是在mRNA剪切、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分子机理和白细胞迁移 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成果。

(图源:饶议科学)

她曾 兼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级顾问研究员 ,帮助我国培养众多科研人才。同时还是 美国“Gordon会议”RNA剪切专项会议的发起人之一,并于2006年担任该会议主席 。还在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重要成果,并为多个知名杂志审稿。

吴瑛教授与Mariano Garcia-Blanco教授和Adrian Krainer教授共同发起“Gordon会议”RNA剪切专项会议,于2001年开始筹备,并在2004年首次在美国举行,当时吴瑛教授担任副主席;随后在英国牛津举行的会议则由吴瑛教授担任主席。

今年7月27日,在贵阳举行的国际生命科学会议期间, 袁钧瑛教授主持了对吴瑛教授的追思会,众多华人生物学家出席

此外,2024年是“转录后基因调控”Gordon研究会议20周年。会议上, 现任主席、耶鲁大学RNA科学与医学中心主任Karla Neugebauer教授在纪念该会议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特别致敬了吴瑛教授的卓越贡献

她一心科研,却在“政治”中失去了科研,然后失去了生命

据悉,吴瑛教授的去世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其展开的调查有关,也就是与美国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有关。
2018年,特朗普政府以打击所谓的来自中国的“经济间谍”和“技术盗窃”行为为由发起了“中国行动计划”,NIH随之开始对受其资助的科学家展开“是否存在未披露的中国关系”的调查。 该计划中屡屡出现针对华裔人士的行为,并就与间谍活动无关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审查 。直到2022年,拜登政府正式终止了这项计划。

尽管计划终止了,但“中国行动计划”的影响仍在持续。

《南华早报》报道指出,NIH作为美国政府支持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的主要机构,也是吴瑛教授在西北大学从事长期研究的主要经费提供方。 她最后一个NIH资助的项目总计300多万美元。 开始于2018年9月18日,结束于2023年6月30日。

吴瑛教授自杀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