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肿瘤时间
肿瘤时间是丁香园旗下的专业平台,这里有医生同仁分享经验、解读指南、追踪前沿,是肿瘤医生的充电时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湾区最新闻  ·  心脏手术进入“可降解时代” ·  20 小时前  
湾区最新闻  ·  心脏手术进入“可降解时代” ·  20 小时前  
丁香园  ·  12 岁男孩服用阿奇霉素后死亡!这 4 ... ·  昨天  
天都新闻  ·  帕金森病诊疗最新“中国方案”来了! ·  2 天前  
天都新闻  ·  帕金森病诊疗最新“中国方案”来了! ·  2 天前  
肿瘤资讯  ·  第 19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肿瘤时间

III 期不可切除 MET 高拷贝数扩增伴 PD-L1 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案例报道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12 20:20

正文



文章摘要:


III 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策略以根治性放化疗为主。然而在该治疗模式下,驱动基因阳性的 III 期患者治疗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均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重要的研究与实践方向。对于原发性 MET 高拷贝数扩增合并 PD-L1 高表达的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免疫或靶免联合治疗的价值都缺乏成熟经验,MET 抑制剂联合 PD-1 抑制剂的疗效值得探索,但联合用药安全性需高度关注。本文分享一例 MET 抑制剂赛沃替尼联合 PD-1 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的 NSCLC 患者,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启示。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ET 异常包括 MET 基因第 14 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 ex14 跳突)、MET 基因扩增、MET 基因点突变(主要是激酶区突变)、MET 基因融合及 MET 蛋白过表达等。其中,原发 MET 基因扩增的发生率为 1%-5%,通常与较高的组织学分级、较晚的临床分期以及不良预后有关 [1] 。有研究显示,MET-TKI 在 GCN 扩增的患者中存在积极的疗效,尤其是 GCN > 10 的患者,且疗效应答与 MET 扩增的拷贝数密切相关 [2-4]


PD-L1 的表达水平与 PD-1 抑制剂的疗效相关性已在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数据中反复验证。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PD-L1 > 50% 的患者可推荐 PD-1 或 PD-L1 抑制剂单药治疗。身体状况许可的患者推荐 PD-1 的联合治疗方式。


此次分享人民医院胸外科一例 III 期不可切 NSCLC 患者的治疗。该患者确诊时明确为 NSCLC III 期,经多学科诊疗团队(MDT)讨论,胸外科指出右肺中下叶需要手术切除,不排除右全肺切除的可能,建议新辅助治疗后重新评估手术可能。基因特征上,该患者同时存在 MET 高拷贝数扩增和 PD-L1 高表达,伴有 SMARCA4 表达缺失。经 MDT 讨论,予以赛沃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治疗早期肿瘤出现快速缓解,实现影像完全缓解(CR),但最终因出现 4 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免疫相关肺炎和肝炎)停药。积极处理后不良反应得以快速控制并良好转归,末次随访至 2024 年 12 月 10 日,患者仍持续临床 CR 状态,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 21 个月。希望该病例的经验能为 III 期驱动基因阳性 NSCLC 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思路。



病例介绍



基本信息


男性,66 岁。


主诉


痰中带血 15 天,发现肺占位 10 天。


辅助检查


2023 年 3 月 1 日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3 月 5 日行胸部 CT 检查示右肺下叶占位,长径约 6.6 cm。完善 PET-CT 检查示右肺下叶背段占位,大小约 8.0*4.1*9.1 cm,考虑恶性。SUVmax 12.1,7 组淋巴结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 3.0。


2023 年 3 月 6 日行 EBUS-TBNA,(右肺肿物)穿刺病理为:淋巴细胞背景中可见巢片状肿瘤成分,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结果:CK7(+),CK20(-),CK5/6(-),P40(-),p63(+),NapsinA(+),TTF-1(+),SMARCA4(-),Ki-67(80%+)。 PD-L1 TC 80% 。考虑为非小细胞肺癌,腺癌可能。(R4、7 组)淋巴结未见明确恶性证据。


2023 年 3 月 27 日二代测序(NGS)检测示: MET GCN = 16.79,SMARCA4 Pq788* ,TMB 5.01Muts/M, PD-L1 TPS 70% ,CPS 70。


入院诊断


右肺下叶非小细胞肺癌,腺癌可能 (cT4N0M0 IIIA 期)

MET 扩增(GCN 16.79),SMARCA4 缺失


诊疗经过

01

多科协作,综合评估


患者局部晚期 NSCLC 诊断明确,经 MDT 讨论,符合新辅助治疗指征,决定予患者新辅助治疗后重新评估手术可行性。对于新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团队考虑到患者 PD-L1 高表达,原发 MET 高拷贝数扩增,高 Ki67 指数,伴有 SMARCA4 缺失,分子类型特殊,预后不佳,患者及家属治疗态度积极,手术意愿强烈,存在极高的靶向和免疫双向获益,超出常规治疗疗效可能。但风险和获益并存,经与家属反复讨论并签署知情同意,决定尝试赛沃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旨在通过精准靶向和 PD-1 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实现协同增效快速控制肿瘤,争取最大根治手术机会。

02

治疗启动,迅速起效


患者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使用赛沃替尼 400 mg QD 联合信迪利单抗 200mg q21d 治疗。治疗开始 10 天后即 4 月 11 日,患者主诉咳嗽性状改变,余未诉特殊不适。立即复查肺 CT,发现病灶已明显缓解, 疗效评估为 PR (图 1)。肿瘤的快速深度响应,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对肿瘤治疗的有效控制,因此于 4 月 20 日进行原方案第 2 周期治疗,意欲争取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奠定良好长期预后基础。


图 1. 患者治疗前后 CT 检查结果

03

隐患初现,快速应对


2023 年 5 月 11 日,患者常规复查发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0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80 U/L↑, γ-谷氨酰转肽酶:139U/L↑,乳酸脱氢酶:563U/L↑,总胆红素:25.4umol/L↑,直接胆红素:11.8umol/L↑),结合患者病史及治疗情况,团队考虑该肝功能异常状况和免疫治疗有关,诊断为 4 级免疫性肝炎。对此,医疗团队迅速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即刻停止抗肿瘤治疗,给予甲泼尼龙激素治疗,并同时启用保肝药物进行肝脏功能的保护与修复。经过持续的积极治疗与密切监测,至 2023 年 6 月 20 日,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成功恢复至正常范围。

04

祸不单行,命悬一线


影像缓解后经 MDT 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指征,拟择期手术。2023 年 6 月 25 日,患者等待手术期间无明显诱因突发高热,Tmax 40°C,同时伴有咳喘,予以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3 天无好转,完善感染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提示降钙素原正常,甲型/乙型流感病毒阴性,新冠病毒阴性,CMV、EB、腺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血气分析:pH 7.437,PaO2 56.6mmHg↓,PaCO2 39.9mmHg,SaO2 90.5%↓,提示I型呼吸衰竭。复查肺 CT 示:新发双肺弥漫磨玻璃密度影(图2)。


综合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考虑为重度免疫相关性肺炎。针对这一严重的免疫不良反应,胸外科联合呼吸科治疗团队,立即给予甲泼尼龙激素冲击治疗,期间依据患者疾病的动态变化及症状表现,联合免疫球蛋白及吗替麦考酚酯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与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以及高流量吸氧等支持治疗措施,全方位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与机体代谢需求。经过近一个月的系统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并于 2023 年 7 月 20 日顺利出院。


图 2. 患者免疫性肺炎控制过程的检查结果

05

雨过天晴,持久获益


自 2023 年 7 月起,鉴于患者前期出现的严重免疫不良反应,医疗团队决定停止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继续进行肺间质纤维化等遗留不良反应治疗和密切随访工作。在后续的随访期间,多次进行肺部 CT 复查,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达到临床 CR 状态,同时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变程度也呈现出逐渐好转的趋势。患者的体力状况及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几乎恢复至正常水平。直至 2024 年 12 月 10 日进行的末次影像随访,患者的治疗效果依然维持在 CR 状态,且未发现任何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图 3. 患者历次随访 CT 检查结果


图 4. 患者诊疗时间线


病例提供专家

常戈鋆 教授:局部晚期 NSCLC 合并原发 MET 扩增及 PD-L1 高表达,免疫联合靶向治疗起效快速且获益持久

MET 扩增指 MET 基因拷贝数(GCN)增加,包括局部扩增和多体 2 种形式。 作为原发性肿瘤驱动基因变异之一,尽管 MET 扩增在 NSCLC 中的发生率较低,但常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1] 此外,既往研究表明,与非 MET 扩增患者相比,MET 扩增患者中 PD-L1 表达阳性、PD-L1 表达 ≥ 50% 的患者比例均显著更高(93% vs. 41%,P<0.0001; 50% vs. 27%,P=0.020) [5]

对于 MET 扩增,根据 PathVysion 评价标准,MET/CEP7 < 1.8为阴性;1.8-2.2 为低表达;2.2-5.0 为中表达;≥ 5.0 为高表达 [6] 。在治疗方面,多项临床研究数据均提示 MET 抑制剂可能为原发 MET 基因扩增的晚期 NSCLC 患者带来获益,且 MET 扩增程度越高,肿瘤应答率越高 [2,4] 。本病例中,患者初诊即发现 MET 高拷贝数扩增,GCN 16.79,是少见的原发性 MET 扩增案例。


SMARCA 缺失型胸部肿瘤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不同于传统 NSCLC,预后差,侵袭性强,通常伴发远处转移,中位总生存期仅为 4-7 个月 [7,8] 。SMARCA4-UT 是由于 SMARCA4 基因失活突变导致的 SMARCA4(BRG1)蛋白表达缺失,形态表现为横纹肌样或低分化表型,多不伴有 EGFR、ALK 等常见敏感突变,鉴于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和遗传学特征,2021 版胸部肿瘤 WHO 分类将其单独命名为「胸部 SMARCA4 缺失的未分化肿瘤(SMARCA4-UT) [9,10] 」。SMARCA4 缺失型 NSCLC 的发生率约为 5%,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其和 SMARCA-UT 仍属于不同的肿瘤分型,常规治疗无效,免疫治疗可能存在一定获益,但作为一种少见肿瘤,目前仅有少数个案或小样本的临床病例报道,对其知之甚少 [11-14] 。本病例中,该患者为 SMARCA4 缺失型 NSCLC,倾向腺癌,伴有 MET 高拷贝数扩增及 PD-L1 高表达。


患者首诊为不可切除的 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有 SMARCA4 缺失,同时存在原发 MET 高拷贝数扩增(GCN = 16.79)和 PD-L1 高表达(TC 80%,TPS 70%),为了争取患者的手术机会,经 MDT 讨论和患者知情沟通,决定使用赛沃替尼联合免疫疗法进行新辅助治疗。经联合治疗后,患者病灶迅速退缩实现 PR。此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发热、重症肺炎等严重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热不除外靶向药物副作用,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患者继续接受原方案治疗后实现 CR,至最后一次随访时 PFS 为 21个月,提示 MET 抑制剂联合免疫疗法对于此类患者可能存在较好的疗效,对临床中原发 MET 高拷贝数扩增合并 PD-L1 高表达肺癌患者的治疗具有参考价值,同时需要注意到患者出现了多脏器多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该患者虽经及时控制,但一度发生 I 型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危及生命,警示我们在使用类似联合方案时需高度重视患者随访。


病例点评专家
燕翔 教授:驱动基因阳性 III 期 NSCLC 个体精准化治疗风险和获益并存

III 期 NSCLC 是高度异质性的一类群体,最为需要 MDT 团队的参与决策。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晚期 NSCLC 治疗中取得了巨大进展,PACIFIC 研究改变了局部晚期不可切除 NSCLC 的临床实践,然而同步或续贯放化疗后只有约 70% 患者有机会进一步接受免疫巩固治疗,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15] 。因此,对于无法切除的 III 期小细胞肺癌,临床上仍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有效的新辅助治疗进行「缩瘤降期」,达到最大化的肿瘤控制,将「不可切除」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为患者争取更大的生存获益。


概念验证性的 II 期 TRAILBLAZER 研究纳入 107 例 MDT 确认不可切除的 III 期 NSCLC,进行了 III 期 NSCLC 不同治疗模式的 1V1 PK [16] 。研究数据显示,经过免疫联合诱导治疗,25% 患者得以成功转化并接受了 R0 切除术,MPR 率为 44%,pCR 率 26%。同时,数据还表明,可手术患者的 PFS 显著优于非手术患者(29个月 vs 14个月,P=0.007),证实了局部晚期不可切除 NSCLC 转化治疗的临床价值。


在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方面,尽管多项研究表明,不同 PD-L1 表达水平的患者均可从新辅助和或辅助免疫治疗中获益,但 PD-L1 高表达(≥ 50%)患者依然是受益最大的群体。Impower010 研究显示,阿替利珠单抗术后辅助免疫可显著改善 PD-L1 ≥ 1% 患者的 DFS (HR=0.66),尤其是 PD-L1>50%  患者(HR=0.43) [17] 。同样,在 KEYNOTE-671 和 CheckMate 816 研究中,PD-L1高表达(≥50%)亚组患者从新辅助免疫疗法中获益更多 [18,19] 。那么,既然如此,在围手术期治疗阶段,PD-L1 高表达患者是否仅仅需要单免疫治疗呢?CTONG1804 研究结果显示,PD-L1 高表达 NSCLC 接受单免疫(纳武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的 pCR 率仅为 16.7%,显著低于免疫联合治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白紫+卡铂)41.7% 的 pCR率 [20] 。PD-L1 高表达 NSCLC 无疑是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最佳人群,但如果想要达到最佳疗效,也许免疫联合治疗仍不失为上上策。


对于驱动突变阳性的患者来说,相比化疗而言,靶向治疗显然更为精准高效。LAURA 研究改写了 III 期不可切除 NSCLC 患者的治疗格局,再次证实了靶向治疗仍然是敏感突变患者长期获益的最有效治疗 [21] 。对于 MET 突变晚期 NSCLC,MET-TKI 赛沃替尼展示了其优异疗效。2024 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中公布的 IIIb 期确证性研究结果显示,赛沃替尼治疗 MET ex14 跳突晚期 NSCLC 患者,一线治疗的疾病控制率(DCR)为 92.0%,中位 PFS 为 13.7 个月,后线治疗 DCR 为 92.4%,中位 PFS 为 11.0 个月 [22] 。基于赛沃替尼的优异表现,使之成为 MET 突变 NSCLC 新辅助治疗的希望,临床个案病例显示赛沃替尼新辅助治疗起效迅速,肿瘤深度缓解,且安全性良好,具有极大潜力 [23,24]


然而,对于 MET-TKI 联合免疫治疗,目前尚缺乏研究数据。MET-TKI 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仍具有诸多不确定风险。在本病例中,患者 MET 基因高拷贝数扩增,GCN 为 16.79, 远高于 5 的阈值,既往数据提示此类患者亦可从 MET-TKI 治疗中获益;PD-L1高表达(TC 80%,TPS 70%)又提示该患者属于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对于该例 III 期不可切存在转化潜力的局部晚期 NSCLC,我们需要在缩瘤的同时尽可能争取 pCR,以达到 R0 切除同时最大可能延长生存,因此谨慎使用了 MET 抑制剂联合 PD-1 的新辅助治疗。事实证明的确疗效显著,但毒性明显。


在本病例中,患者出现 4 级免疫性肝炎,后续又出现 4 级免疫性肺炎并引发呼吸衰竭,经过多学科团队积极处理相关不良反应后好转出院,但免疫性肺炎导致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肺纤维化,损害了患者本身较弱的肺功能,综合考虑手术对肺功能的损伤后取消了患者手术计划,后续持续使用了尼达尼布抗纤维化。本例患者接近 2 年的病程中,抗肿瘤治疗仅持续了 2 个月,迅速达到深度缓解,后因重度不良反应停药,但在随后随访中判定为临床 CR 并保持长期缓解,至今随访已达 21 个月仍未发现疾病复发进展。


本案例在疾病诊断时、治疗过程中以及并发症的处理过程中,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呼吸科积极参与,依靠 MDT 的力量实现了疾病的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更实现了 irAE 的早监测、早处理、规范用药,使疾病得到快速缓解、长期疗效维持的同时,更使 irAE 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及良好的转归,提示了 MDT 诊疗模式在肺癌诊疗全程管理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病例点评专家

燕翔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部肿瘤中心副主任

博士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抗癌协会(CACA)青年理事会理事
  •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青年委员会委员
  •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翻译小组组长
  •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肺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肿瘤与免疫治疗专业学会 委员
  • MDACC 访问学者
  • 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并致力于肿瘤基础、临床及转化研究,主持国自然面上基金、国自然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



病例提供专家

常戈鋆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肺癌中心 副主任医师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学分会 秘书
  •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肺癌青年学组 委员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肿瘤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 委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