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湾区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消息  ·  拼多多的西进 ·  16 小时前  
drpei  ·  团购 | 适合有孩家庭用的台灯和吸顶灯 ·  19 小时前  
成都日报  ·  批复同意!四川将再添一座机场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批复同意!四川将再添一座机场 ·  2 天前  
赛柏蓝  ·  集采后,药品临床推广5大机会、3大策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湾区最新闻

心脏手术进入“可降解时代”

湾区最新闻  · 公众号  · 医学 科技自媒体  · 2025-02-18 19:34

主要观点总结

深圳市人民医院使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成功修补患者心脏漏洞,该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实现了术后无痕。琴姐因房间隔缺损(ASD)接受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在先心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解决了传统金属封堵器的问题,开创了全新治疗理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成功用于心脏修补手术

深圳市人民医院使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手术,修复患者心脏漏洞。琴姐接受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关键观点2: 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优势

与传统金属封堵器相比,生物可降解封堵器避免过敏、中毒等问题,协助患者心脏修复,真正实现术后无痕。

关键观点3: 中国在先心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在先心病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中国智造领跑世界。

关键观点4: 心脏“漏洞”的早期发现

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可能出现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运动耐力下降、经常感冒等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规范检查,及早预防及早干预。


正文

近日,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上演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一枚形似“小伞”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超声波的精准导航下,成功修补了患者心脏上的“漏洞”,而这个救命的“心脏补丁”将在12个月后完全降解,最终化作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真正实现“术后无痕”。
该手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智伟教授指导,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实施。

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联动,争分夺秒抢救
53岁琴姐,平常一直身体很好,去年11月还参加了2024深圳马拉松,英姿飒爽,虽然两年前体检就曾经发现自己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问题,但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也没有理会。谁知前几日晚上,弯腰捡东西,突发一阵眩晕,左边肢体麻木无力,心慌难受,很快来到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
神经内科付学军主任接到病人后, 准确及时判断情况,立即安排检查,发现是右侧顶叶急性脑梗死,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付主任立即开展救治,争分夺秒进行溶栓,并联系心内科高虹主任会诊。
房间隔缺损(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把心脏比作四居室的房子,房间隔缺损就好比两个心房之间的墙壁破了个洞。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则可能导致脑梗死,重则会引起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高虹主任介绍,琴姐的脑梗死属于心源性栓塞型,栓子来源于心脏的右向左异常分流通道,心脏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有个6毫米的“破洞”,栓子在体内环境等改变时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经主动脉到达脑部循环,需要进行及时封堵手术,避免反复脑栓塞,甚至造成大面积脑梗死。
从“永久植入”到“会消失的修补”,封堵无残留
这种疾病怎么治疗呢?传统治疗需要植入金属封堵器,就像在墙洞里永久放置一个“金属补丁”,不过目前国内外临床常用的先心封堵器是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但其中镍含量都超过50%。有研究显示,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过敏、中毒现象,严重者甚至需要取出封堵器。
全球首款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和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先后在国内上市,均为国内自主研发,能很好解决“金属补丁”的现存问题。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是全国首批生物可降解技术开展单位。2024年6月,袁杰主任带领团队完成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首植,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如今也顺利完成首植成功。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智伟教授表示:“可降解的封堵器会协助患者自身的纤维细胞对‘破洞’进行修复,最终长出自己的心内膜。封堵器完全降解前,患者的心脏也将完成永久性修复,真正实现‘介入不留痕’的医疗理念。”

告别辐射,手术台上的“绿色革命”
新技术的使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封堵术都是在X光下完成的,但可降解封堵器在X光下无法显影,因此需要在体表或者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完成手术。这不仅要求医生具备更全面的影像学知识,更对多学科团队的配合提出更高要求。
经过完善术前检查和充分术前准备,琴姐决定尝试最新技术。在超声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这场特殊手术。3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琴姐已能下床活动。随着这项技术的普及,未来将有更多先心病患者告别金属植入物,享受“无痕”治疗。据悉,深圳市人民医院已常规化开展多例可降解封堵术,标志着深医在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中国智造领跑世界
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在先心病治疗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过去全球的封堵器技术主要由国外主导,而如今,中国不仅实现了技术自主化,还在材料创新和手术理念上引领全球。据了解,封堵技术很早就引入国内,从1998年依赖进口器械,到2013年我国开发出镍钛合金表面陶瓷镀膜的第二代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再到如今在全球率先推出第三代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中国先心病治疗实现了“三级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张智伟教授表示,这项新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金属封堵器的问题,还开创了“有介入无植入,有植入无残留”的全新治疗理念。张教授形象地将这一突破比作医疗器械领域的“AI时刻”。目前以心脏封堵器为代表,已经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随着中国自主创造技术的发展,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将会在更多医学领域引领很多创新,造福于人民。
心脏“漏洞”早知道,这些症状要注意
对于房间隔缺损(ASD),虽然很多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不及时治疗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通过规范检查是可以早期发现的,应该及早预防及早干预。如果有以下情况,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1. 体检发现心脏杂音
2. 运动耐力明显下降或运动后容易气喘,甚至紫绀
3. 经常感冒、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
4. 不明原因的心悸、胸闷、胸痛、头晕、头痛、偏瘫
5.生长发育迟缓(儿童)

来源 南方+

编辑 符文峣

一审 禤慧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