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刚升入高一时不适应高中英语教学是有原因的,比如教材难度跨度大,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要想尽早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做好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小编梳理了一下初高中过渡阶段主要的英语知识概念并归纳总结出来,帮助新高一学生更好得夯实语言基础,轻松应对高中英语学习。
词源义是一个英语单词在形成时的最初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词源义的基础上又演变产生新的释义,即衍生义。大部分单词的基本义就是词源义,部分单词的词源义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消失了,但总能找到一个各层义项的共同的衍生基础,即基本义。
紧紧抓住贯穿始终的基本义,培养学生依据基本义在语境中推测词义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攻克高频多义词的学习和记忆。
英语单词构成有其规律,掌握了构词规律,可以高效记忆单词。英语单词构词法的核心部分在于词根,词根决定单词的意思。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通过加前缀(改变单词词义)或后缀(决定单词词性)来构成新词。
名词后缀,即由某些约定俗成的具有名词特征的词素形成的。把这种后缀加在某个词后边,就可以使这个词变为名词。如表示
“性质,状况,行为,过程,总量,程度”的 -ance, -ence;表示“性质,状态,程度”的-ity;表示“行为,状态,过程,手段及其结果”的-ment, -tion。
◆
I want to be on the squad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because they win scholarships at state
competitions
.
◆
Mrs Martin, their elderly neighbor, was
unable
to take care of her yard, so Serena’s dad had volunteered Serena for this job.
◆
I can’t believe how some intelligent adults
misunderstand
young people.
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发音和意义相通或相近的同源词,不同的同源词可以一组一组地分开,每组自成系统,称为
词族(
word family
)
。
一个词族由它的
基础形式、不同语法形式
和最常见的
派生词
组成。
有意识地按照词族
成组成串记忆
,将大大提高词汇的记忆效率。
在现代英语中,名词动词化的现象非常普遍。名词转化为动词后,常表示具有该名词的活动特点或性质特征的动作。
◆
Many of those who don’t
bike
do their best to reduce air pollution by tak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
Out of eight fruits, one pomegranate was taken, and most others were
gifted
to new friends.
我们在学习英语短语动词时,可以借助构成短语动词的同一副词,即小品词的特征规律猜测 / 理解其意思,这种将短语动词网络化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
I wouldn’t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the more standard film critic’s role, which involves considering every film that
comes out
.
out的基本义是“出来;向外”,如果把这一含义看成一个动态过程,则:
A组短语中的out强调的是“空、无”这一结果,故该组短语有“消失,用尽”的含义。
B组短语中的out强调的是“移动的过程”。例如:carry out 意为“执行”,指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做出这一动态过程。
C组短语中的out强调的是“无遮蔽,明了”这一结果,该组短语有“弄明白,弄清楚”的含义。
英语和汉语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差异就是汉语喜欢用动词,英语喜欢用名词,特别是大量、广泛地使用抽象名词,而行为抽象名词是常见的抽象名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常常与之对应的是“动词”表达。
英语中存在很多意义相近的词,可以通过辨析来正确理解这些词的异同,从而达到能够正确运用的目的。
英语中有些词的词义抽象,较难理解,会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的精准度,通过汉语释义很难精准解释,因此需要借助英语释义准确地理解这些词。
◆
“Your courage and strength
encourage
us all,” she continued.
正式与非正式用语是指在特定的文体中使用的不同语言。正式文体中通常使用正式用语,包括书面语、正式场合用语,如演讲、论文、报告、通知等。非正式文体中通常使用非正式用语,包括日常用语、随意场合用语,如家庭谈话、朋友交流等。
汉语是以人为中心的语言,一般认为只有人和动物才能活动;而英语母语者经常将物体看作是能够活动的主体,事物可以
“说话”“写字”“看到”“拥有” 等等,人与物是平等的。“事物有生命,可以活动”,这是所有英语思考模式中最基本的原理。
◆
Next to her plate the woman found a beautifully lettered card. It
read
: “Congratulations, darling! ...”
以上内容均选自《高中英语阅读6+1》
扫码预览电子书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