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2024年11月27日上午,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冬生应邀来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开展了一场以《光影中的文脉——中国新时代舞台视觉呈现与延展》为题的精彩讲座。
本次讲座由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胡佐教授主持,胡佐教授向大家隆重介绍了任冬生老师,任冬生将结合自己的作品和设计经历,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在快速发展的当下,舞美进入了“扩展期”,我们该如何在这“扩展期”中寻求突破。讲座开始,任冬生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舞台美术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需要越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艺术中的传承与关系,同时借鉴吸纳西方美学进行创新,注重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善于利用当前领先的科技,更加注重民族化的表达,形成中国特色舞美语言。
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孔子》《昭君》《李白》
舞剧《孔子》为表现一个全新的“孔子”形象,任冬生选用竹简作为设计的核心形象,舞台上镌刻孔子一生的竹简表现了儒家治学治国的理念,竹简不断地运动,开合,升降,仿佛在不停地反复诉说着儒家的学说。观众阅读着古老的文字,仿佛就在倾听孔子的吟诵,感受孔子的境遇,了解孔子的一生。由于《昭君》这个题材有着明确的历史属性,选用“墙”来作为核心视觉形象,从而凸显汉朝与匈奴两边各自强烈的文化美感,同时暗示昭君这个人物自身的重要特征。以舞剧的方式展示一个极具辨识度的李白是不易的,以李白存世书迹《上阳台帖》的25个字作为依托,来构建舞台场景,并从盛唐时期的建筑及装饰中提取黑金配色的概念,黑金的框架是李白一生难以逃离的世俗禁锢,而清透山水如同他狂放不羁的心灵向往,共同构成了这个矛盾的李白。这三部舞剧,皆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此为圆心,延申,扩展,从而探寻舞美的新形式。
二、与红色文化的现代表现——《永不消逝的电波》《天路》《杨家岭的春天》《浪潮》
任冬生在《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灯光塑造十分简洁,顺畅,让类似电影画面一样的舞蹈呈现出紧密的联系,还在切割空间,平行叙事,冷暖光色运用,光影的交互上进行了许多尝试。
而《天路》在灯光设计上,多使用偏中性的灯光,使用高色温和低色温来构建空间和环境,从而创造出一种老照片和古典油画的质感,从而为这部戏加了一层滤色片,让舞台拥有了朦胧的诗意意境。
在《杨家岭的春天》中,他提取了“延安木刻”的“刀味”,“木刻”给了“光”新的载体,“光”给予了“木刻”更灵动的身段,使整个舞台画面附着一层凌厉的光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
由于《浪潮》的舞台结构由9块升降平台,加以水舞台和冰屏多媒体的结合,不常规的舞台会给灯光带来局限性,也会极具挑战,于是灯光设计从灯位选择,投光角度作为突破口,选取特殊灯具,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舞台视觉效果。
三、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话——《只此青绿》《南孔》《咏春》
任冬生在创作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过程中,结合舞美特殊的结构及风格,使得灯光的样式感,功能性,整体的气质上都多了一些思考,甚至带有一些实验性。灯光既要突出舞蹈的美感,又要辅助抽象时空的转换,因此选用了诗意的古典色彩,同时巧妙运用“留白”,使得《只此青绿》的光色以少胜多,通过简单的外在形式表现出了事物的深刻内涵。
由于音乐剧《南孔》的条屏时而开阔,时而阻塞,于是在光影与视频的配合下,空间的开合变换之间,巧妙地将人物关系与内心的表达标记于“经纬”之中。
舞剧《咏春》在灯光呈现上,回避了一些惯用的舞台灯光方法,追求一种包含对传武宗师气质,电影镜头感甚至中国传统美学思考的一种审美尝试,这种客观和克制,给观众视觉和情绪上的留有了足够空间,使其能充分关注动作表演。
四、当代中国舞台视觉的设计探索——《在远方》《记忆深处》《对话.寓言2047》
音乐剧《在远方》以小人物为典型,描写大时代,舞美选择了具有强烈工业感的钢架结构,除去固定钢架结构,舞台上还有三组可拖拉的钢架台阶,立柱,以及六个带传送带装置的桌子。三组推拉结构台阶和立柱延续了主题结构的材料和质感,达到了整体视觉的统一。
对于舞剧《记忆深处》,任冬生首先定位了一种中性的特质,设置了两块上下对立,有一点倾斜的白色,它有点像一本书,仿佛跟主角张纯如的写作有着某种关系。当整个上下两片从地面处分离可以露出舞台后区一片废墟,它在记忆的最深处,它没有具象的内容,完全是粉碎的瓦砾,暗红色的粗粝的质感与平整的白色舞台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同时白色的主结构也便于影像附着,总之呈现出的是一种肃穆的纪念碑式的视觉印象。
《对话.寓言2047》是张艺谋导演2017年至2019年执导的一部概念舞台剧,秉承“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的理念,实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音乐、舞蹈与激光、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现代科技之间完美的“潺搭”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震撼。该剧在新科技的综合应用上具有时代的代表性,采用了科技的手段对传统和科技进行了寓言式的对话,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五、小剧场的独特魅力——《断手斯城》《邬达克》《初步举证》《边城》
小剧场戏剧一直具有独特的魅力,它因为“小”距离观众更近,无论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在任冬生参与创作的小剧场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对小剧场话剧一直以来的执着和兴趣。
在小剧场戏剧中,由于观众距离灯光设备比较近,空间相对较小,电脑灯的噪音会影响表演过程中观众的感受,例如在《断手斯城》中采用很多非常规的布光方式。墙壁上电风扇背后的灯,扇叶一转光影就变了。而在《邬达克》中,则尝试通过光色,让整个舞台处在一种灰蓝色的滤镜下,希望以此来呈现舞台上陈旧、迷茫的情绪。
在《初步举证》中,相似的场景要表现不同的时空,则需要借助灯光来完成时空转换。《边城》由于是一个中心式舞台,四面观众。同时舞台的上方空间错落吊挂着可移动的粗绳等装置。则须考虑到四面观众的观演效果,以呈现和谐、统一、干净的舞台画面。讲座最后,胡佐教授感谢了任冬生老师的分享,并且用“中西融合”,“科艺结合”,“跨界融通”三个主题词来概括此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在任冬生许多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运用了许多当代视觉艺术的观念和手法与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并且敢于创新,寻求突破,不局限于灯光设计,会从整个视觉设计的角度去思考舞台美术空间,并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营造震撼人心的舞台画面,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深刻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任冬生还将其最新完成的著作《任冬生舞台设计笔记——舞台创作中的视觉呈现与延展》赠予了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采写:钱紫凡
摄影:黄语笛
责编:张丽佳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