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研报数据,扫描上面图片二维码
形机器人再次迎来重大催化—
据彭博社最新消息,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英特尔、三星、LG、
OpenAI等科技巨头,正在投资一家人形机器人初创科技企业Figure AI,后者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约6.75亿美元。
具体来看,本次融资,英伟达和一只亚马逊旗下基金各投入5000万美元,英特尔旗下风投机构将投资2500万美元,LG旗下公司LG Innotek将投资850万美元,三星旗下投资机构将投入500万美元。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还通过他名下的投资公司Explore Investments LLC承诺投资1亿美元。那么,Figure AI到底具有什么魅力,能获得这么多科技巨头的垂青?
一、Figure AI和它的人形机器人
Figure AI是一家通用人形机器人公司,2022年时创建,其人形机器人名为Figure 01,早在今年1月就因为会冲咖啡火出圈,惊艳之处在于如果没放正,还会自主调整,无需任何人为远程遥控,拟人化程度再上台阶。据公司介绍,Figure 01只需要看一看人类示范的演示视频,
再加上10小时端到端的训练
,就能学会视频里的操作技巧,然后完全自主地搞定任务。
Q:何为端到端,Figure 01自主完成任务的原理是什么?
想要了解端到端,我们还要从2023年火爆的ChatGPT说起,ChatGPT的背后,就是一个典型的端到端模型,输入文字语句,直接就能得到想要的回答,底层上没有采用机械式的逻辑判断思维。
端到端背后的逻辑
是
它能克服传统方式依赖先验环境建模的问题,可以直接实现通过从感知到控制功能的映射。
以往的AI/机器人的决策逻辑是感知→判断→决策,大模型的加入让决策逻辑变成感知→决策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避障为例,以往的机器人避障全流程如下:①通过传感器感知障碍物存在,确定障碍物时空信息,例如与障碍物相距多远并预测其下一步轨迹;②根据内置的程序算法,提取与判断是否进行避障的数据要素,例如能否直接跨过/需向左或向右绕行才可通过,判断完毕得出答案,发送给执行端;③执行机构收到控制机构判断结果,执行避障行为。而搭载端到端后的机器人避障流程如下:①感知障碍物的时空信息;②根据视频学习的信息总结出的规律直接做出避障决策。
简单理解则是传统机器人根据人类设定好的规则逻辑行动,而端到端则是模拟人类本身思考过程。
端到端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强大的算力做支撑
,海量的数据(可以是图形/文字/视频/语音)需要涵盖在应用场景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情形(例如冲咖啡的时候咖啡胶囊放歪了),这样才能让机器人在遇到相似的情况下不需要依靠程序规则直接模仿已有的相似的视频做出决策,强大的算力则是支撑运行海量数据的核心。为什么我们说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就在于AI大模型,就是因为人形机器人与其他特定情形机器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面临情形的复杂性,例如工业机器人面临的场景基本只有搬运、码垛、上下料等特定的少数场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落地就需要做到通用性,工作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家庭、商业等,涵盖的工作场景成千上万,每一种应用场景又有多重可能性,想要机器人实现通用化,就需要让机器人学习以上所有场景,对于数据和算力的要求是指数级增长,因此人形机器人是AI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这也是英伟达等AI科技巨头纷纷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的原因。
*人形机器人端到端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特斯拉Optimus也具备这个能力,特斯拉基于FSD控制系统和Dojo算力也可以实现端到端。
Q:Figure未来会如何训练人形机器人?
Figure创始人给出的答案是:用机器人训练机器人。
基于对访谈内容梳理,我们猜测所谓的用机器人训练机器人,近似于构成一个“蜂巢式”学习系统,其底层技术源于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结合,处于网络中的机器人实现实时数据交互并训练。
Q:Figure募集的资金将投到哪里?
①继续开发机器人原型(该访谈时间为23年3月,彼时募集了7000万美元,文中提到的第二代版本应该就是23年11月发布的行走视频版本);②制造和研发;③AI数据引擎;④商业化及上市。
Q:Figure01的产业化进度?
Figure计划于今年在南卡罗来纳州斯巴达堡的BMW工厂开始部署Figure 01,斯帕坦堡工厂是宝马在美国的唯一工厂。初期,Figure 01将专注于
五项特定的薄板金属处理任务。
往后来看,应用场景可能包括
箱子搬运、拾取和放置任务、托盘装载
等替代人工重复性劳动的场景。
二、Figure AI的天才创始人及团队
上文我们理解了为何AI科技公司加码人形机器人企业,下一个问题就是Figure有什么魅力,能得到这么多巨头的青睐?我们认为答案与其创始人团队有关。
Figure由Brett Adcock成立于2022年1月,团队共有40+名员工,多数来自知名公司如特斯拉、IHMC、Apple、Cruise、Google等。
1.Brett Adcock(创始人)的20年创业人生-“All in是宗旨”
创始人Brett在科技领域有近20年的创业经验,媒体把他称作“下一个马斯克”,Brett是Musk的粉丝,且二者具有多个相似点,例如均为白手起家,在15岁左右成立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在20+实现财富自由,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会将一切押在下一个大胆的想法之上。
Brett出生于伊利诺伊州,具有20年的创业经验,在其16岁时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科技公司,做人工智能软硬件方向。在该领域积累10年后,26岁Brett创立了基于AI的在线人才市场Vettery,在当时每月能匹配2万份面试,
2018年Vettery 被全球最大的招聘公司The Adecco Group以 1.1 亿美元收购,
Brett一夜成名。
2018年10月,Brett
创立了
Archer Aviation
(以下简称Archer)。Archer是一家
eVTOL
(电动垂直起降机)公司,用于城市空中交通,来向城市可持续交通形式转型。简单来说,他们想做出商业化“空中出租车”。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
Brett将卖掉Vettery的全部资金“All in”到
Archer。2021年
Archer以27亿美元估值在纽交所上市,并与联合航空签署了15亿美元的商业协议,在科技领域具有积极影响力。
2022年5月,Brett从Archer董事会辞职,创立Figure。与创立Archer时一样,Brett再次把所有资金投入Figure,All In下一个风口赛道。
现在他的唯一目标是用30年的时间打造Figure,为人类的未来带来积极影响。
2.各怀本领的团队成员
Jerry Pratt(首席技术官)-确保公司技术长期处于领先者位置
首席技术官Jerry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他的职业生涯长期投身于机器人技术研究,为Figure的团队提供20多年的人形机器人研发经验。在加入Figure之前,Jerry是人类和机器认知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专注于对步行和平衡的理解和建模,他带领的团队在机器人、人类辅助设备和人机界面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