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午12时10分
洛社秦巷村
一户云南来锡家庭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半小时
这家的3岁男孩
不慎掉入8米深的水井!
时间紧迫
先看视频!
你以为是有人在虐待孩子吗?
NO!
是男孩被救出井后
他的叔叔赶紧用头脚颠倒摇晃的办法
试图将呛入他口鼻的水控出
再看下一个视频
争分夺秒!
有人阻止了男孩的叔叔继续摇晃
将男孩放平到了水泥板上
男孩的父亲赶来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按压同时进行
男孩不断吐水
按压持续不断
坚持、坚持、再坚持
……
这就是救人过程中最后关键的一段
现场有人用手机录了下来
今天记者来到医院,被救的男孩已经恢复了正常,躺在床上玩手机,除了头上有一个磕出的包,全然看不出昨天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男孩的奶奶,回忆了事发时的情况:当时她背着还不会走路的小孙子,3岁的大孙子和堂哥在前面一边跑一边玩——两个人在井边玩时,大孙子不慎掉了下去,堂哥赶紧跑来喊她,她赶到时大孙子已漂在井水里。
此时,她赶紧高声呼救,周围邻居听到后纷纷出来帮忙,水桶、竹竿、铁锹、打水桶……能用的东西都拿来试试,但男孩此时已掉到水底,隐约只能见到一个影子轮廓,也不可能有能力抓住这些东西。
幸好,有户人家有个带钩的竹竿(平时用来捞打水桶,于是就靠着它钩住了男孩的衣服,将其捞了上来。
记者今天观察这口井,井水距井沿有3米多,井的主人说井深有8米,那么当时的井水就有5米深左右。
男孩掉入这么深的井水中,毫无疑问没有能力自救!也亏得当时邻居有“趁手”的工具,及时捞起了男孩!
让我们再回过来看看男孩被捞起后,经历了什么。
1、男孩叔叔将其倒拎,试图通过摇晃将其口鼻中的水控出。(方式错误)
2、邻居狄师傅阻止了男孩的叔叔,告诉他必须把孩子放平后赶紧按压胸腹部,接着男孩的父亲又赶来做人工呼吸。(方式正确)
从掉入深井到最后做人工呼吸,半个小时,黄金半个小时啊,正是因为在黄金半个小时里,男孩及时得到了正确方式的救援,这才捡回一条小命!
为什么倒拎方式错误?倒背着跑呢,又如何?
人在溺水后,呼吸道里的水进入肺部,会很快进入循环,被人体吸收,肺部并不会大量积水。倒背控水时,容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反而可能阻塞气道,并延误心肺复苏的时间。在剧烈摇晃孩子时,还可能造成颈椎等部位的意外伤害。
今天,接诊男孩的医生、惠山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狄云霏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肯定了村民的急救措施,为他们赢得了时间。男孩送医院的时候情况很危险,有脑水肿,肺部还有杂音,并且因为溺水,考虑可能还有肺水肿以及其他脏器伤害。不过经过一天的治疗,目前男孩呼吸、心跳包括血氧饱和度都恢复到了正常值,并且已经有了进食欲望,可以确认脱离了生命危险。
昨天上午,现场指导救人的狄师傅接受了采访,他告诉记者,他并没有学习过什么心肺复苏,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过这些内容,知道溺水者需要将胸腔内的水吐出来才行,这才“自作主张”指挥起了救援,“当时小孩已经没有呼吸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秦巷村村委工作人员也对狄师傅的行为表示了赞赏,据了解,狄师傅本身患有较重的糖尿病,还有并发症,无法进行体力劳动,而狄师傅的儿子因为幼年时摔伤了头部,患有间歇性癫痫,也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一家人是村里的困难户,“他本身身体就不好,还在这种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坚持做了半个小时的心肺按压,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平时多看有用知识
遇险才能逢凶化吉
记者:甄泽
责编:张颖
来源: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