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7月3日),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发布了《涪陵区核酸检测能力提升项目设备一批政府采购投诉处理决定书》。其中显示,
当地一家大型医院被投诉了。
据官网介绍,该医院成立于1953年,2021年3月被正式批准为
三级乙等
妇幼保健院。
4月29日,这家
三级妇幼保健院发布询价公告,
预算
199万余元
采购体外除颤器、数字式十二道心电图机、病人监护仪、紫外线空气消毒机
四类合计172套
医疗设备。
然而仅第二天项目就宣布暂停。
原因是
江西省*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向该三级妇幼保健院发起
质疑和投诉
,认为项目
技术参数倾向性严重,具有唯一性,独有性,限制了其他供应商参加此项目的合法权益
。
并
请求
将所质疑的参数予以删除,重新制定公平的参数组织招标,如果已经开标,请求宣布开标结果无效。
最终经调查取证和组织专家论证,涪陵区财政局认定:
投诉事项
(6)、(10)
成立,责令采购人修改该项目采购文件后重新组织采购。
首次招标以失败告终。
但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
8月2日,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接着发布了《涪陵区核酸检测能力提升项目设备一批政府采购投诉处理决定书(二)》。
原来,
7月3日
涪陵区财政局处理决定公布,
7月5日
该项目便发布修改版采购文件重新启动招标,
却迅速遭遇了另一家供应商的投诉风波。
江西*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向该三级妇幼保健院发起投诉,投诉内容
同样指向
项目
技术参数倾向性严重,具有唯一性,独有性,限制了其他供应商参加此项目的合法权益。
且处理结果也与上次如出一辙,涪陵区财政局决定:
因投诉事项成立,责令采购人修改该项目采购文件后重新组织采购。
回过头来看,也就是说,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家三级妇幼保健院的同一项目已两次被供应商投诉,被官方叫停采购……
这同时也反映出,哪怕是在同一家医院的医疗器械招投标中,
如“定制参数”“限定和排除供应商”等乱象就屡禁不止,
放大到整个行业,此类情形之多可想而知。
面对这些业内频发的乱象,靠医械供应商一个个项目的去投诉显然不现实,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收效甚微。
为此,近期多地由官方下场,开启专项整治行动。
多地卫健委公开举报!
剑指医院
暗箱操作、定制招标…
7月22日,河南济源示
范区卫健委发布《关于受理医用设备购置管理信访举报的公告》,
于2024年7月至9月
,在示范区
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医用设备购置管理专项整治
工作。
本次行动便重点强调要整治医用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包括:
不按规定程序
实施医用设备采购;
不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违规干预采购
;医用设备招标采购时,在品类确定、招标文件编制等环节,
设置倾向性、单一性和排他性参数问题
。
无独有偶,福建
泉州市卫健委
7月23日
也发布公告,要
深入推进
市直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
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
自2024年7月起至9月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立医院违规采购问题线索。
受理内容包括:
在采购过程中存在的
暗箱操控
、围标串标、“带金销售”、收受“回扣”、
通过产品参数设定采购倾向性产品
等问题。
利用职务便利,以直接或间接、明示或者暗示等任何方式
插手干涉政府采购活动
、收受好处。
包括省级层面,
黑龙江省卫健委宣布
自2024年6月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