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核集团
邀您观核新闻 帮您聚核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家书传廉韵 | 中国同辐廉洁家风作品展示 ·  3 天前  
中核集团  ·  明天,给你一整个宇宙!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核集团

科技成果“觉醒”!核动力“加速”

中核集团  · 公众号  ·  · 2024-10-22 20:01

正文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不断夯实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在集团公司科数部的指导下,勇当原创“策源地”,争当转化“新高地”,聚焦“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激发科技自立自强活力,聚焦重大工程,狠抓任务落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运营管理能力、水平、效益等方面均获得大幅提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各项集团公司及省部级评选中处于领先地位。


构建“四要素融合”

双轮驱动运营模式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完成核动力院研产一体以产促研成果转化体系搭建,成立产业部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创新+产业”双轮驱动模式。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充分运用国家、集团公司、地方政府有利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化领域、激励方式等多领域进行突破,建立有效管控模式,实施正向激励。三是选聘外部专业机构对院专利成果市场价值进行测评,参加集团公司科创大赛挖掘核动力院高价值成果;充分运用国家技术交易所、政府创新基金、集团公司成果转化中心、产业孵化器等优质资源,通过开展交易所挂牌试点、组织“核创空间专场路演”、地方政府项目推介、成立项目公司探索“产业+资本”等全新尝试,拓展转化模式和渠道。四是开展平台搭建,推动作价入股项目实施;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推动核动力院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


核动力院多项成果亮相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


深挖创新项目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

加大协同,推动集团公司内转化

一是关注核能“粮食”安全,产研协同反哺科技创新。2024年,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燃料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反哺科技创新,核动力院加强与集团公司科数部、中国原子能、战略规划总院、中核北方、中核建中对接,协同推动CF3集团公司内转化应用,并取得积极进展。二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联合推动基于光学原理的温度、应变仪表技术研发。2024年5月,核动力院作为技术端,与中核深圳(资本端)、中科传感(产业端)三方签署基于光学原理的温度、应变仪表联合研发协议,积极实践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资本+产业”新模式。


2

深耕本土,推动地方创新发展

充分落实中核集团公司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四川地区各级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加强联动,不断推动重点项目、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一是加大自主实施。以核动力院作为链主企业,在华阳基地,以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新一代核电站核电设计研发技术为支撑,以研带产,布局核心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带动了包括电气贯穿件、RII、DCS等20余项高附加值产品产业化,成为中核集团最大核电高端产品供应基地。二是加强与四川华都等集团公司内外在川企业合作。推动控制棒驱动机构、等院自主研发知识产权技术许可转化,助推新产业链搭建,当前四川华都已被评为四川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大力推动核技术应用。面向“健康中国”战略,牵头申报并获批国家级同位素及药物研发中心,启动医用同位素提取生产线建设,形成高效协同的科研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一体化平台。当前医用同位素产业已列入四川省重点投资项目。四是与乐山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核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放射性医疗设备、放射性药物、辐照加工等高端产业,当前该项目已纳入夹江政府重点工程。五是积极申报政府项目。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政府支持,其中“凝胶型钼锝[99Mo-99mTc]发生器的工艺改进及产业化”和“ML-B+型控制棒驱动机构产业化转化”入围四川省“聚源兴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名录;“核电厂堆芯功率提升”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


光热发电厂


3

创新模式,加大资本合作

一是搭建概念验证中心。成立成都核力联科科技有限公司,构建“技术+市场+资本”新模式,已签署3项成果孵化协议。二是加大与资本市场合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加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济钢国际签订2×265平方米烧结机余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合同,首个行业外超临界二氧化碳余热发电示范工程落地并启动建设,示范意义重大,市场前景广阔;与北京中网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低温余热ORC发电耦合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合作协议,联合推进示范项目前期工作;3D打印换热器通过集团公司粤港澳核创空间,启动孵化。


ORC发电耦合技术


产研融合频出成果
为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核动力院通过多年创新发展,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短板技术,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在核技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打造了“华龙一号”“玲龙一号”“龙鳞系统”、医用同位素等一批标志重要品牌。自主专利数量再创新高:截止到2023年度,有效专利数量突破3039件。


近三年来,核动力院积极推进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有关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采取措施,统筹推进,使核动力院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大幅提升。近三年来,推动核动力院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数量85项,实现现金收益2.37亿元,转化数量、转化收益、激励金额较同期增长迅猛,有力激发了核动力院科技创新动能。


收获满满

 

  • 2022年,核动力院“科技成果人才、资本、技术、服务‘四要素融合’双轮驱动运营模式”被集团公司评为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标”先进案例;并入选2023年集团公司价值创造典型模式候选项目。


  • 2023年,核动力院“医用同位素生产设施建设项目”“长寿命高可靠性控制棒驱动机构知识产权转化项目”“富集硼-10酸生产技术项目”“国际首台套冶金行业超临界二氧化碳余热发电项目”“基于光学原理的温度应变技术成果转化及实施”5项成果转化入围集团公司年度10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参加集团公司第二届科创大赛,荣获大赛一等奖等12项大奖;参加成都市双流区蓉漂杯活动,荣获活动一等奖等4项大奖;获集团公司2022-2023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称号。



推荐阅读

中核四0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成果转化新实效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各单位投稿请通过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投稿系统

来源 | 核动力院

责编 | 谢韬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喜欢就“”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