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1月
7
日消息,在人脸识别这个领域,人工智能比人脑强大多少?电视史上的首次人机大战可以很直观的回答这个问题。
1月
6
日晚间,《最强大脑》舞台上,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以
3
:
2
战胜最强大脑名人堂选手王峰,拿下人机大战首局。
今晚人机大战挑选的项目是人脸识别,要求王峰与“小度”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出与童年照匹配的少女。
跨越十几年时间,不少人童年的很多面部特征其实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甚至消失了。再加上如今化妆技术堪称“伪装”,要从一群少女偶像中挑选出对应的人,实非易事。
在第一场的较量中,嘉宾章子怡为小度和王峰选择了两张童年照。在通过第一张照片选择对应的人的过程中,王峰与小度都选择正确了。而通过王峰的描述,我们也明白了人类大脑在做人脸识别时遵循的方法。
据王峰介绍,他能通过童年照在几十位少女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主要是观察照片与人的嘴角、鼻翼以及耳朵的线条轮廓,同时参与脸型。当然他也表示,脸型并不可靠,因为同一个人的胖瘦状态对脸型的改变是极大的。
节目嘉宾章子怡更是无意间选中一对同卵双胞胎中作为识辨对象,而这也成为人机大战第一轮中最大的一个惊喜。
当王峰以快于小度的速度率先完成挑战后,略微滞后的小度竟然提交了两份答案。这让全场都有些意外,最终凭借万分之一的细微比率差识别出双胞胎二人,借此战胜王峰。
人类大脑在双胞胎的识别上为什么会出现失误呢?这是因为,人脸识别是在脸部骨骼上取尽可能多的点,通过计算机把这些点分别与自己已经存储的脸比较,有差别就判断出来了。为什么双胞胎会不容易识别?就是骨骼太相似,导致差别特别细微,所以取的面部骨骼点不够多的话是识别不出来的。
与王峰从变化中找到不变元素的原理不同,小度机器人对人脸识别有着自己一套方法。在《最强大脑》全国首场点映会上,
TechWeb
向百度深度实验室主任林元庆提出了疑问,小度识别人脸的方法是怎样的?
林元庆介绍称,其实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也经过了几个阶段,或者说有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四五年之前,这个领域的研发人员会经过这些经验会设计一些特征,拿这些特征从数据里面提取这些特征训练,最后得出规律,看一看是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提出来做判断,训练一个模型。
林元庆说:“但是最近我们用的深度学习的方法,自己去做什么样的特征是有用的。可以说从海量的数据里面学到的是共性,比如说一个人嘴边长了一颗痔,机器学习就比较难,因为不是共性,只是一个案例里面发生的。从数据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强板,也是一个短板,很多学习出来的特征是共性的特征。但是那些比较独特的特征,或者比较个性化的一些特征地我们是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也是这一次我们跟《最强大脑》比拼完之后发现的,机器学习这是更好的进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