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聚焦于园区、景区、矿区、港口、机场、楼宇等半户外无人驾驶技术落地应用。传播智能驾驶技术,资讯,行业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东航89名飞行学员被停飞:当航空业开始降本增效 ·  14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资治通鉴》里,隐藏了多少人性与千年权谋? ·  14 小时前  
TGB湖南人  ·  【2.10复盘】反包上涨有点缩量,Deeps ... ·  16 小时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AI时代的超级增长数据,太 ... ·  2 天前  
新周刊  ·  第一批去漠河受罪的年轻人,后悔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热力分析!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 公众号  ·  · 2024-07-17 18:34

正文

目前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成渝都市圈等区域。

文| 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蓝海。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进步与空域管理政策的逐步放开,低空经济不仅解锁了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传统行业的升级密码,更在航拍旅游、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展现出无限潜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培育与发展, 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与规划,旨在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低空经济被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昭示着其将在未来经济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图表:2010-2024年国家层面低空经济相关政策/计划
低空经济产业相关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2021年之前,在此阶段,“低空经济”概念正式被提出,低空经济初步发展,此阶段主要任务在于 推进低空空域管理,规划通用机场建设,促进无人驾驶航空,构建飞行服务体 系,旨在实现安全、有序的航空业发展。
2021年2月,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出台, “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低空经济正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是2021年-2022年,“十四五”期间,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出台提速, 《“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纷纷出台,对发展无人机、通用航空产业具体规划。
三是2023年-2024年,是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规划推动低空经济,航空服务多元化,通用航空与多领域融合,无人机产业规范化发展。
近两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对低空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新机遇, 各地区积极抓住产业变革机遇,相继发布了地方性低空经济产业建设规划。

图表: 2021-2024年各地区低空经济相关政策/计划
其中,全国各省份均在今年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北京、广州、深圳、浙江、江苏、四川都在2024年 密集发布低空经济相关计划,在产业建设、人才引进、科研创新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措施和目标。
其中多个省市都在低空经济促发展条例中提出了产业基金支持政策,并由此 掀起了 一股 各地 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热潮。
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沈阳、安徽、江西、重庆、深圳、广州、贵阳、武汉、苏州、沈阳等近10个省市发起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其中,规模最高达200亿元。
据企查查数据,从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注册地来看,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主要分布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东南部和北方省市。其中,无人机注册企业所在地方面,广东省最多,高达296家,北京172家,江苏113家,上海95家,浙江64家。在eVTOL等飞行器注册企业所在地方面,广东省38家,北京27家,上海10家,江苏8家。
从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来看, 低空经济率先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爆发, 目前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成渝都市圈等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
2024年,广东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深圳、广州、珠海、湛江等多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扶持类政策,竞相布局打造“低空经济”。
目前,广东已经形成了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
作为“无人机之都”的深圳,在2023年年初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12月,《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环境4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支持措施。
当前,广州正在全面布局产业发展,推动出台《广州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广州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广州低空数字空域和智联网建设。
其中,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发布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低空产业项目奖补最高达3000万元,还围绕基础设施扶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核心技术产业化扶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惠企举措。
今年3月,珠海发布《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将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支持重大项目落户及增资扩产、支持适航取证、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低空经济企业试飞成本,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于 2024年2月1日 正式实施,从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方面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带,则以南京、苏州、无锡为代表城市。作为江苏最早入局的南京,在2020年10月就拥有了无人机基地,成为全省首个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而全国首个5G低空智联网的智慧立体巡航体系也在长江南京段建成。不仅如此,在今年的南京政府工作报告中,南京还明确提出要“抢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发展先机”。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集聚无人机产业相关企业近30家,涵盖研发设计、整机生产、运营服务、行业应用等产业链全环节。全市已集聚百家航空航天企业,其中规上企业占八成,2023年低空经济关联产业营收近30亿元。

紧随南京,今年3月,苏州通用机场(暂定名)选址报告及可研报告(含专题)编制及上报服务项目招标项目正式公开招标的消息。苏州官方表示,发展通用机场主要是补强苏州综合交通运输产业链条,抢抓低空经济风口。

4月,苏州低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上,《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体系与愿景》《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苏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政策的发布,让苏州发展低空经济的规划更加明确。

苏州提出,到2026年,把苏州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建成1~2个通用机场,2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同时,开通10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组建飞行服务队,开通至周边机场的3-5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并加大无人机、直升机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而无锡在低空经济浪潮中则快走一步, 今年3月份,亿航智能与无锡市交通局、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正式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亿航智能eVTOL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及运营总部项目。此次合作,填补了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江苏省内产业布局的空白。此外,无锡还布局全省首条自动驾驶飞行器载人低空航线,围绕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开通短距离观光旅游航线,建成首批低空经济示范场景和文商体旅融合发展IP,逐步形成应用推广。
《无锡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无锡将依托宜兴丁蜀机场、梁溪科技城等地特色园区先发优势,布局做优eVTOL、无人直升机等产业。到2026年,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除了以上核心产业带,一些原本就具有相关产业特色的城市在低空经济发展上也有独特优势,如机器人产业聚集区的安徽芜湖。

安徽芜湖

4月,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下称《实施方案》)全文正式公布。根据《实施方案》,安徽将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
芜湖是国内最早发展低空经济的城市之一。目前,芜湖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可控的航空产业链,涵盖了航空新材料、通航整机、卫星、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临空经济、低空运营等。
目前,芜湖已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2023年,芜湖市低空产业产值已达400亿元,同比增长26.58%。根据芜湖市的规划,到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小结

在当前各地政府政策有力推动下,各地区低空经济均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虽然目前低空经济主要还是应用在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以及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但一些新型应用场景也在不断被开发,无人机物流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未来“无人机+”将会赋能更多更广的行业领域,末端物流、城市治理、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型低空应用场景将会更大规模涌现。

往期推荐

【建议收藏】低速无人驾驶产研资料内容全公开!

六大场景无人环卫应用情况和需求特点解析

2024上半年无人驾驶领域融资一览

2024上半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