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MAFLD
)的作用机制。
方法
根据
TCMSP
数据库、
GeneCards
数据库和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数据库,预测和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和
MAFLD
的相关基因,得到黄芪治疗
MAFLD
的潜在靶点,使用
Cytoscape 3.8.0
软件和
STRING
数据库,构建黄芪活性成分与
MAFLD
相关靶点的成分
-
靶点网络,分析网络获得重要靶点,并利用
Metascape
数据库对其进行
GO
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从黄芪中筛选得到叶酸、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
20
个活性成分,能够作用于
91
个
MAFLD
相关靶点,其中
IL4
、
EGFR
、
MAPK8
、
TNF
、
HIF-1α
等
27
个靶点是重要靶点,可能通过调控糖尿病并发症
AGE-RAGE
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
-17
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参与调节
MAFLD
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
结论
黄芪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参与
MAFLD
的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
NAFLD
),是一种多系统代谢功能紊乱累及肝脏的疾病,现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
MAFLD
)
[
1
]
,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肝细胞内脂质的积聚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凋亡,造成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及肝功能受损。
MAFLD
的疾病谱包括从单纯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
NASH
),及其进一步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甚至导致死亡
[
2
]
。
MAFLD
的全球患病率高达
25.2%
[
3
]
,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西医尚无官方推荐的治疗药物,中医药治疗应用广泛,效果良好。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中认为
MAFLD
以气虚血瘀为本,病在肝脾
[
4
]
,治疗应以补气化瘀为主,适宜使用中药黄芪
[
5-6
]
。黄芪,性甘,微温,入肺脾经,临床常用于益气养血,行滞化瘀。黄芪含有黄酮、多糖、皂苷等多种有效成分
[
7-8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及其提取物对
MAFLD
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9-11
]
。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治疗
MAFLD
的作用机制,揭示黄芪防治
MAFLD
在靶点
-
通路层面的复杂分子机制,为黄芪治疗
MAFLD
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1
方法
1.1
黄芪潜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
TCMSP
,
http
:
//lsp.nwu.edu.cn/tcmsp.php
)中检索黄芪潜在药效成分,依照口服生物利用度(
OB
)
≥
30%
、类药性(
DL
)
≥
0.18
的标准进行筛选。并使用
TCMSP
数据库检索上一步得到的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将靶点通过
UniProt
数据库(
https
:
//www.uniprot.org
)映射为标准基因名称,即黄芪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
1.2
黄芪治疗
MAFLD
作用靶点
在
GeneCards
数据库(
https
:
//www.genecards.org
)中检索得到
MAFLD
相关靶基因。再使用比较毒物基因组学(
ComparativeToxicogenomics Database
,
CTD
)数据库(
http
:
//ctdbase.org
)的检索功能,获取与
MAFLD
相关基因,筛选经过实验验证的基因作为
MAFLD
相关靶点。将
2
个数据库获取的
MAFLD
相关基因合并删除重复项,得到
MAFLD
相关靶基因。再将
MAFLD
靶基因与黄芪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基因映射筛选,取交集,获得黄芪治疗
MAFLD
的潜在作用靶点。
1.3
靶点互作网络的构建
1.3.1
构建黄芪成分靶点网络
使用
Cytoscape 3.8.0
软件构建黄芪治疗
MAFLD
的黄芪
-
活性成分
-
作用靶点网络。在该网络中,节点(
Node
)代表黄芪活性成分及其作用于
MAFLD
的靶蛋白,边(
Edge
)代表活性成分
-
靶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
Cytoscape 3.8.0
软件中的
“Analyze Network”
功能,对网络的拓扑参数进行计算,网络图中节点的节点连接度(
Degree
)越大,表示该节点在网络中的作用越关键,分析得出黄芪治疗
MAFLD
的重要活性成分。
1.3.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重要靶点
STRING
数据库(
https
:
//string-db.org
)是一种包含已知和数据预测的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
PPI
)的数据库,在
STRING
平台中将得到的黄芪治疗
MAFLD
的潜在靶点导入,设定种类为
“
智人(
Homo spaiens
)
”
,置信度设置为
“0.4”
进行筛选,其余参数保持默认,获取目标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的
tsv
格式文件,并通过
Cytoscape
软件构建
PPI
网络。运用
Cytoscape
软件的
MCODE
和
STRING
应用程序对
PPI
网络进行渲染和重要的基因模块聚类分析,执行
MCODE
和
STRING
应用程序中的所有默认参数,得到
PPI
网络中密集连接的网络组件(
Module
),
Module
内包含靶点即为黄芪治疗
MAFLD
的重要作用靶点。
1.4
基因本体分析和
KEGG
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
基因本体分析(
Gene Ontology
,
GO
)是注释基因产物及其功能特征的通用方法,其中
GO
分析依据功能的不同,可区分为生物过程(
biological process
,
BP
)、细胞成分(
cellularcomponent
,
CC
)、分子功能(
molecular function
,
MF
)。将交集靶点导入
Metascape
数据库(
https
:
//metascape.org
),物种类型选择为
“Homo sapiens”
,再选择
“Custom Analysis”
,使用默认设定值作为筛选条件,进行
GO
分析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
Kyoto Encyclopedia ofGenes and Genomes
,
KEGG
)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用于基因注解,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
2
结果
2.1
黄芪潜在活性成分
使用
TCMSP
数据库获取黄芪潜在活性成分,根据口服
OB
≥
30%
、
DL
≥
0.18
的条件,共筛选出候选活性成分
20
个,如表
1
所示。
通
过
TCMSP
数据库共检索出黄芪活性成分靶点
208
个,使用
GeneCards
数据库、
CTD
数据库检索得到
MAFLD
靶点
1 010
个,将两者取交集映射,得到
91
个靶点,即为黄芪治疗
MAFLD
的潜在靶基因,见表
2
。
2.3
网络图分析
2.3.1
成分靶点网络
以
91
个靶基因作为黄芪治疗
MAFLD
的作用靶点,建立黄芪治疗
MAFLD
的活性成分
-
靶点基因网络图,共有
105
个节点、
202
条边。节点表示黄芪活性成分及靶点,边代表了黄芪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0
个成分中有
14
个活性成分作用于
91
个
MAFLD
靶点,如图
1
所示。
经
Cytoscape
软件网络拓扑参数计算,黄芪治疗
MAFLD
的活性成分
-
靶点基因网络平均
Degree
值为
3.85
,在
14
种活性成分中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
10
种活性成分的
Degree
大于均值,和多个靶点基因具有相互作用,可能是黄芪治疗
MAFLD
的重要潜在药效成分,黄芪各活性成分的拓扑参数见表
3
。
2.3.2
PPI网络分析 通过Cytoscape 3.8软件获得PPI网络图,该网络含有75个Nodes,773条Edges。利用Cy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对该网络图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核心基因模块,属于子簇B(得分23.5),包含27个Nodes和306条Edges,得到核心基因27个,包括CASP3、CCL2、CCND1、CRP、CXCL10、EGFR、HIF-1α、HMOX1、ICAM1、IFNG、IL4、MAPK8、MMP1、MMP2、MPO、MYC、NOS2、PPARG、PTEN、PTGS2、SERPINE1、SPP1、STAT1、TGFB1、TNF、TP53、VEGFA,见图2。这些靶点在PPI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说明其在黄芪治疗MAFLD中具有重要意义。
2.4
GO
富集分析和
KEGG
富集分析
利用
Metascape
网站对黄芪治疗
MAFLD
的
27
个重要靶点进行
GO
富集分析和
KEGG
途径富集分析,对富集结果按照
P
值排序,
Count
值表示富集在该通路的基因数量。结果见图
3
~
5
。
GO
生物过程富集(图
3
)主要涉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分化的负调控、对营养水平的反应、对氧气水平的反应、上皮细胞增殖的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对脂多糖的反应、调节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
GO
分子功能分析(图
4
)中排名前
5
的功能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酶结合、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结合、血红素结合和趋化因子受体结合。
GO
细胞组分分析(图
5
)中排名前
5
细胞组分是膜筏、细胞外基质、细胞质核周区域、
RNA
聚合酶
II
转录因子复合物、膜面和核膜。
KEGG
通路分析显示,在黄芪治疗
MAFLD
所涉及的通路中相关性排名前
15
名的通路涉及癌症相关通路、糖尿病并发症
AGE-RAGE
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
-17
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乙型肝炎、利什曼病、类风湿关节炎、
HIF-1α
信号通路等通路,详见表
4
。
3
讨论
MAFLD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认为与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肠道菌群失调、自噬和
MicroRNA
作用、脂质代谢紊乱、炎症浸润、肥胖、
2
型糖尿病等
[
12-13
]
等多种潜在途径及损伤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林敏华等
[
14
]
研究发现中药及有效成分治疗
MAFLD
的机制大多是通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抗炎、抗过氧化的作用,从而阻断肝细胞脂肪化和炎症浸润。
3.1
黄芪活性成分治疗
MAFLD
的靶点及作用机制
结合黄芪活性成分
-
靶点网络分析发现,槲皮素、山柰酚等
14
个成分是黄芪的潜在活性成分,能够与
91
个靶点相互作用,主要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异常来降低肝细胞脂质累积来防治
MAFLD
。
Wei
等
[
15
]
发现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黄酮类成分能够抑制长链脂肪酸
β-
氧化过程中的脂质积累。研究发现槲皮素、山柰酚能够通过控制血清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
,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
,
LDL-C
)和三酰甘油(
triacylglycerol
,
TG
)的水平,减少了肝脏中脂肪的储存来防治
MAFLD
[
16
]
。叶酸可减轻
HFD
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及脂质蓄积,对
MAFLD
有保护作用
[
17
]
。
Ganbold
等
[
18
]
研究发现异鼠李素能够通过抑制
NASH
小鼠新生脂肪形成途径来减少肝内脂质累积和血清
TG
含量,减轻
NASH
造成的肝损伤。研究发现槲皮素可通过提高自噬溶酶体降解能力,影响清道夫受体(
scavenger receptor
,
SR
)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 lipoprotein
,
oX-LDL
)摄取能力来减轻
HFD
引起的肝损害,并降低血清胆固醇和
oX-LDL
含量
[
19
]
。
Panchal
等
[
20
]
发现槲皮素可减轻大多数代谢综合征的症状。槲皮素可能通过介导肌醇依赖酶
1α
(
inositol-requiringenzyme1α
,
IRE1α
)
/X
盒结合蛋白
1
(
X-box binding protein 1
,
XBP1
)信号通路途径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
VLDL
)组装和吞噬脂肪来改善
HFD
诱导的
MAFLD
。研究发现,槲皮素可以激活胆汁酸受体法尼醇
X
受体
1
(
Farnesoid X receptor1
)
/
武田
G
蛋白偶联受体
5
(
Takeda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
)信号通路,减弱炎症反应,调节脂质代谢从而治疗
MAFLD
[
21
]
。研究表明,槲皮素可以通过介导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的激酶
1
(
phosphataseand tensin homologue
(
PTEN
)
-inducedputative kinase 1
,
PINK1
)
/Parkin
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减轻肝脂肪变性
[
22
]
。
Liu
等
[
23
]
发现,叶酸通过抑制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
IGF-1
)信号介导的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
PI3K
)
/
蛋白激酶
B
(
protein kinase B
,
Akt
)
/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transcription proteins
,
SREBPs
)信号通路抑制脂肪形成。
Xin
等
[
24
]
发现叶酸通过依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
Silentinformation regulator 1
,
SIRT1
)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
(
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
,
PPARα
)水平来改善肝脂质代谢,并恢复肝一碳代谢和肠道菌群多样性,从而治疗
HFD
诱导的
NASH
。
黄芪对
MAFLD
的防治作用可以通过抗炎和减轻氧化应激实现。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能通过调节脂肪酸相关代谢产物、炎症相关代谢产物、氧化应激相关代谢产物和其他差异代谢产物,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