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金证券研究
发布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交流证券研究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1743天,299万... ·  昨天  
GiantPandaCV  ·  《超大规模操作手册:在 GPU 集群上训练 ... ·  3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金证券研究

【TOP5热榜必看】不一样的“以旧换新”;从“04专项”复盘展望AI时代的机床产业政策

国金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5-14 08:20

正文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研报)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宏观研究

赵伟 |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1

政策周报第15期:

不一样的“以旧换新”



近期,设备、汽车、住房等领域“以旧换新”政策持续落地。新一轮“以旧换新”有何新意?本文系统梳理,供参考。


一、设备更新:央行设立5000亿元再贷款,中央财政提供直接投资、资本金、贴息等支持


央行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已落地,对贷款本金支持比例为60%。 2022年4月、9月设立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对贷款本金支持比例分别为60%、100%,根据使用额度,两类再贷款分别拉动信贷5760亿元、1570亿元。当前,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若使用完毕,则至少拉动8300多亿元相关信贷。


中央财政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转移支付、专项补助等支持设备更新。 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可能涉及设备更新支出的科目包括教育、基础研究等支出近900亿元;转移支付符合绿色环保、数字智能相关支出近940亿元;专项补助方面,近五年农机购置补贴约179亿元。上述资金可采用直接投资、做资本金、贴息等方式支持设备更新。


地方设备更新配套政策亦陆续推出。 山东、浙江分别设定将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30%以上,高于全国25%的目标增速;江苏省、北京市已经出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其中江苏对制造业相关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省级财政给1个百分点的贴息,第一批先贴300亿的规模。


二、汽车“以旧换新”:重点支持置换新能源乘用车,央、地财政共同补贴,力度或创近年新高


本轮汽车“以旧换新”由中央、地方财政共同支持,支持力度或创近年新高。 2022-2023年的汽车“以旧换新”,主由地方财政出资补贴,对购车置换补贴力度在数千元至万元间不等,北京、上海等地补贴力度较大。与过往相比,本轮汽车“以旧换新”对全国符合政策标准的新能源和燃油车分别补贴10000元、7000元,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支出。根据地方财政实力,中央财政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比例分别为50%、60%、70%。


2009-2010年,全国层面也曾推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2010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由2009年的3000 -6000元/辆调增到5000-18000元/辆;彼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重点针对重型载货车、大型载客车和1.35升及以上排量的轿车报废更新,相比之下,本轮汽车“以旧换新”重点支持新能源乘用车和2L排量以下燃油乘用车。


若本轮“以旧换新”政策总补贴力度为500-900亿元,或可带动汽车销量增速增至10%-30%。 近年乘用车置换率在30%左右,假设2024年置换率维持30%,则本轮“以旧换新”期间乘用车销量增长10%-30%对应总补贴为500-700亿元;假设政策推动2024年乘用车置换率增至40%,则期间乘用车销量增长10%-30%对应总补贴在600-900亿元。


三、住宅“以旧换新”:多地试点住宅“以旧换新”,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等或可提供资金支持


年初以来,地产投资持续低迷,稳地产政策尚待见效,房企融资持续低迷、住宅库存高企等或是稳地产“堵点”。 2024年3月广义住宅库销比仍达24个月、处于62%的历史分位。在此背景下,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或意味着后续地产政策可能在“消化存量”、“优化增量”两方面齐加力。


当前,多地试点住房“以旧换新”,助力地产“去库存”。 例如,郑州2024年计划完成二手住房“以旧换新”1万套,采取国有保障房运营公司收购和市场化交易两种方式;其中,通过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收购二手房用作保障房、人才房,计划全年完成5000套。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体系建设也可能是地产“以旧换新”、“去库存”的重要抓手。


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PSL、专项债等或可为住房“以旧换新”提供资金支持。 住房“以旧换新”资金来源可能包含支持试点城市的住房租赁经营主体收购存量住房的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支持“三大工程”项目的PSL和投向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专项债;同时,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中,城乡融合发展也可能对地产“以旧换新”形成支持。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政策周报第15期:不一样的“以旧换新”》


机械研究

满在朋 | 国金机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2


2

机床行业深度研究:

从“04专项”复盘展望AI时代的

机床产业政策



复盘:“04专项”政策目标为核心技术国产化突破,奠定国产替代基础


什么是“04专项”: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确定了 16 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是第四项,一般简称为“04 专项”,通过“产、学、研、用”结合的方式以课题的形式加速机床核心技术国产化突破。同时推出了六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包括“应用示范工程”资金补贴、产品加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与财政性资金支持挂钩、设备添置费部分抵扣所得税或加速折旧等鼓励措施,助力专项顺利落地。


“04专项”为机床行业的国产替代奠定基础: 在“04专项”支持下,国内高档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根据新华财经信息,“04专项”实施让高档数控机床平均无故障时间间隔(MTBF)实现了从600小时到2000小时的跨越,精度指标提升20%;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在国产机床中市场占有率由专项实施前的不足1%提高到31.9%;五轴摆角铣头等功能部件的市场占有率由不足10%提升至30%以上。机床行业有较多上市公司参与了“04专项”课题,加速技术实力进步。


“04专项”与时俱进,已经出现了较多智能化相关内容: “04专项”2009年的第一批课题主要围绕机床与核心零部件相关产品开发展开,到了2018年的课题可以看到一方面课题的内容不再仅限于单个产品,而是围绕前期研制的机床、数控系统在专项重点领域(比如汽车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展开;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词频明显提高,开始要求在智能化相关技术上也实现突破。


展望:AI时代的机床产业政策目标有望过渡为在新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数控系统重点关注


机床行业AI技术怎么落地?数控系统有望成为AI技术落地核心场景: 数控系统的运行涉及大量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我们看到目前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数字孪生等技术已经在数控系统插补、热误差补偿、路径规划等领域不断推进研发,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能力的智能化数控系统。


国内外数控系统厂商加码布局,AI技术或成新的核心竞争点: 目前西门子、发那科、海德汉等海外头部数控系统厂商均积极加大AI技术应用,例如西门子推出了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搭建的工业云平台,发那科推出了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的AI伺服调整、AI热误差补偿。国内数控系统领军企业华中数控推出的华中9型数控系统,集成了 AI 芯片,融合了AI 算法,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在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AI技术目前快速发展或带来行业新一轮洗牌机会。


AI时代的机床产业政策目标有望过渡为在新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在CNC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导致行业洗牌背景下,日本机床产业政策主要目标从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转换至在新方向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加速了日本数控技术发展,助力日本机床产业实现对欧美的追赶和反超。在当前AI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我们认为国内政策支持也有望逐步向在新方向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过渡,加速AI技术在机床行业的产业化落地。


在当前AI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内机床产业政策支持目标有望从核心技术国产化过渡至新方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数控系统有望成为AI技术落地核心场景, 建议重点关注数控系统领军企业华中数控,同时建议关注有望受益机床产业政策支持的科德数控、海天精工、纽威数控、豪迈科技。


风险提示: 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及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机床行业深度研究:从“04专项”复盘展望AI时代的机床产业政策》


社服研究

叶思嘉 | 国金社服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3080001


3

饮品江湖系列一:

从Top 4品牌招股书

看现制茶饮行业



近期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集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中茶百道已于24年成功上市。 本文通过分析4份招股书,尝试回答1)行业空间、竞争如何;2)对照茶饮品牌研究框架,Top4公司To C能力、To B能力、财务状况如何比较;3)茶饮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在哪;4)估值水平如何四个问题。


现制茶饮:下沉化、平价化支撑行业继续扩容;平价蜜雪份额领先,大众价格带竞争激烈。 现制茶饮已进入“规模化、性价比”阶段,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2年国内市场规模2137亿元,预计22~27E以19.1%CAGR增长,背后驱动力:1)人群扩大,现制茶饮消费人群由2.9亿人增至27E的4.5亿人,下沉市场为主要增量;2)频次提高,22年现制茶饮消费者平均饮用量0.8杯/周,至27E有望提升至1.4杯/周,由产品创新、平价化等推动。22年行业连锁化率52%,平价代表蜜雪冰城截至3Q23国内门店2.92万家,门店数前二~五品牌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均定位大众,门店数分别约8573/7500/7300/7000家、差距较小;4Q18~1Q24行业Top20品牌变动较多,背后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变化、供应链能力等密切相关,预计未来品牌分化将加快,尤其“质价比”要求较高的大众价格带。


To C:产品布局各有侧重,蜜雪营销出圈、门店布局最广,古茗、茶百道单店GMV较高。 1)产品端:定价茶百道>沪上阿姨>古茗>蜜雪,SKU数古茗最精简,蜜雪大单品销售占比最高,沪上阿姨、古茗上新频率更高。2)营销&会员:蜜雪自有IP“雪王”出圈,奈雪第三方联名数居前,蜜雪会员最多(3Q23活跃会员3800万),古茗复购率高(23年季度平均53%)。3)门店端:蜜雪门店数最多、最下沉(三线及以下占比超50%),选址上蜜雪、古茗街边店超50%,23年茶百道、古茗单店GMV为245、239万元,蜜雪冰城(含幸运咖)与沪上阿姨相近,23Q1-3均为114万元。


To B:沪上阿姨、蜜雪加盟门槛更低,线上督导+线下巡店,蜜雪、茶百道闭店率较低,蜜雪原料端布局领先。 1)加盟模式:沪上阿姨、蜜雪冰城前期投资最低21万+、相对低,后续收费模式存在差异,23年沪上阿姨门店增速领先(3Q23较年初+37.5%)。2)持续督导:均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茶百道配备7.3名督导/百店、每月线下巡店3~4次、配置高于同业,闭店率上蜜雪(23前三季度3.0%)、茶百道(23年3.5%)相对低。3)供应链:蜜雪对核心原料柠檬、草莓等水果产地直采、就近加工,自有生产基地原料产能为Top4公司中最高(含在建141万吨);古茗门店相对聚焦,供应链自有程度较高,仓到店成本占GMV约0.9%(行业约2%)。


财务:茶饮加盟现金流良好,茶百道ROE领先。 茶百道23年ROE154.6%、领先;成长速度,蜜雪23Q1-3收入/归母净利154/24亿元体量最大,沪上阿姨增速快(23Q1-3收入/归母净利+54%/189%);盈利能力,归母净利率(茶百道为23年,其余为23Q1-3)茶百道(20.2%)>古茗(17.7%)>蜜雪(15.6%)>沪上阿姨(12.8%),茶百道得益于较高客单下的高毛利率+低销售费用率;周转能力,茶百道存货周转率(23年19次)领先,加盟模式各家净现比均较高。


展望:扩品类、出海为新方向,一级市场估值水平有所回落。 第二增长曲线1)东南亚为主要出海市场,蜜雪3Q23海外门店3973家、出海进度领先;2)咖啡为主要扩品类方向,蜜雪、茶百道推出咖啡新品牌,沪上阿姨尝试沪咖店中店,古茗扩充咖啡菜单。一级市场估值水平在20、21年达到高峰期(PE 30X以上)后有所回落(PE 10~20X),背后除一级市场募资额有所回落外,或源于行业竞争加剧后“投赛道到投公司”的转变。


人群扩大+频次提升,现制茶饮需求仍有较大扩容空间,出海、扩品类为第二增长曲线,当前行业竞争加剧情况下品牌To C、To B能力比拼或带来未来几年表现分化加大, 个股关注排序: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


风险提示: 开店失速风险,短期客单价下降,茶饮客群渗透速度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饮品江湖系列一:从Top 4品牌招股书看现制茶饮行业》


机械研究

满在朋 | 国金机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2


4

浙江鼎力公司深度研究:

国内高机龙头,

臂式产品进入放量期




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头部企业,营收、净利长期稳定增长。 公司产品体系健全,包括臂式、剪叉式、桅柱式高空工作平台,并在21-22年《Access International》发布的全球高空作业平台的榜单前五。凭借产品强势出海,18-23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从17.08、4.80亿元提升至63.12、18.67亿元,期间CAGR分别达29.9%、31.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