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融资236讲,2019年度债市总结(地方债、企业债、 美元债)。
第一部分:
2019年地方债发行总结和2020年地方债发行展望。
第二部分:
2019年度全国企业债券发行明细。
第三部分:
2019年度中资企业美元债发行明细。
第四部分:
2019年度债券承销总排行榜。
本期是对
2019年度债市的总结。包括:地方债、企业债和美元债,第四部分附加了金融机构的
债券
承销排行榜(让我们看看优秀的小伙伴)。
话说,每到年底和年初,总结
表
彰
大会骤多,一些金融机构的小伙伴不停穿梭于各大会场,排排坐、吃果果,拿奖拿到手软(有点酸葡萄味儿。。。)。
近期,我们也把上一年的一些金融业务做个总结,请戴小红花的小伙伴冒个泡,坐到前排来。
本公众号主要探讨ABS、项目投融资等金融市场业务(也有房地产、政府平台项目的实操讲座),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公众号内容,业务合作请联系小编。
第一部分:2019年地方债发行总结和2020年地方债发行展望
本年度地方债共发行1093只,合计43624.27亿。
按类型分,一般债17742.02亿,专项债25882.25亿。
按性质分,新增债30562.70亿,再融资债11482.34亿,置换债1579.23亿。按发行区域分,发行规模前五是江苏、湖南、山东、河北、四川,发行只数前五是四川、山西、广东、天津、山东。按发行年份分,3年期2058.94亿,5年期13787.86亿,7年期7178.71亿,10年期12324.60亿,15年期1686.86亿,20年期1917.49,30年期4500.50亿。今年发行时间集中在3月、6月、7月、8月,其中6月突破9千亿,3月、7月、8月均在6千亿左右。10月之后发行量骤减。这是由于财政部规定6月底之前发行完毕1月下发的提前批新增额度,9月底之前发行完毕全年新增额度。10月之后的发行量均为再融资债和置换债。
与往年相比,
今年的地方债发行有以下特点
:
一、发行时间提前。由于今年财政部提前发布提前批额度,因此相比以往地方债发行,今年地方债发行时间有所提前;二、发行期限增长。财政部今年不再限制地方债的期限比例结构,因此地方债整体期限增长,10年以上特别是超长期(20年、30年)的发行量大幅上升;三、发行价格较低,今年发行的地方债价格几乎都发在区间下限(国债前五日加权价+25BP)。四、新增专项债规模大幅上升。由于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因此2019年地方专项债规模大幅上升,2019年新增专项债为2.1万亿,较2018年的新增专项债1.3万亿大幅增加60%。除发行结构外,
今年的重要政策变化还涉及以下方面
:
一、允许专项债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二、明年的新增专项债部门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房地产、置换债务及完全商业化运动的产业项目;三、推广商业银行柜台地方债;以下是今年地方债政策的主要内容:
2019年10年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在3.00-3.43,年初国债收益率为3.17,经过一年的市场变化后,年底回到了3.18的位置,最低点3.00于8月13日达到,最高点3.43于4月29日达到。由于地方债交投远远不如国债活跃并且地方债定价在国债前五日加权价基准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下文用10年国债走势市场分析。
本年国债走势大概分为五个阶段:1月到3月在(3.06,3.21)区间内低位震荡阶段;4月大幅上行到3.43;5月到8月震荡下行至3.00;9月到10月震荡上行阶段到3.31;11月到12月小幅下行至3.18。
第一阶段
:
1月到3月,10年国债不断低位震荡。新年伊始, PMI数据低于枯荣线以下,CPI、PPI均低于市场预期,并且央行定向降准和全面降准释放流动性,叠加全球风险资产普跌,债市情绪大涨,10年国债收益率一路走低至3.07水平;1月21日地方债开闸,大量地方债集中于春节前最后两周发行,带动现券一路回调至3.14,春节后一周由于春节期间海外经济下行,美债收益率下行,并且地方债节后两周无发行,现券重新回到3.07水平,然而2月20日地方债重新启动发行,2-3月地方债发行量将近9千亿。现券一路走高回到了3.21位置,3月下旬季末财政投放对冲地方债发行量,资金平稳跨季,因此现券在3.14企稳。一季度虽然国内经济基本面、国际因素和资金面利多,但是国债收益率一直在震荡不前,具体原因在于短期内地方债发行量较大对现券形成利空,长期内市场也担心地方债发行量较大能有效支撑经济基本面,对后续走势形成利空。因此一季度一波三折之后收益率依然停滞在3.15左右。
第二阶段
:
4月国债收益率从3.13一路飙升至3.43。4月发布的经济数据明显改善,官方和财新的PMI指数均回暖,猪肉价格暴涨拉动CPI一路走高,并且央行一季度工作会再次提出“总闸门”,降温预期概率减少,DR001再次突破3.00。因此现券一路飙升。
第三阶段:
5月到8月10年国债收益率每月月初大幅下行,月中震荡不前,月末小幅上行, 最后收益率从3.38一路下行至3.00。经济基本面方面,进入二季度后,经济数据开始疲弱,不管是PMI还是PPI均低于预期,虽然7月后CPI受猪肉价格影响有所上涨,但是本轮主要是非洲猪瘟带来的供给侧扰动,而非需求端拉动,国际因素方面,中美贸易战一直摩擦不断,资金方面,央行一直维持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因此10年国债收益率在保持下行趋势。期间出现三次扰动,一次是5月下旬小幅上涨,主要由于包商银行事件影响,市场流动结构出现问题,后由于央行快速反应,加大市场流动性而消除;第二次在6月中上旬,由于中办国办印发了“专项债可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的通知,利空情绪高涨,现券快速上行,持续一周后市场情绪消退;第三次在8月初,政治局会议表示“经济有下行压力”,海外降息潮持续并且中美贸易战摩擦升温,导致现券从3.18一度回落至3.00,后续一直在低点震荡。综合来看,5月到8月市场一直由利多因素主导,因此10年国债收益率一路下行。
第五阶段
:
11-12月期间现券下行后在低位震荡。11月收益率一波三折,月初由于中美贸易战磋商达成原则共识,导致收益率大幅上行,但央行意外下调MLF利率5BP,打消了市场对10月TMLF未续发的担忧,市场预期偏宽松,收益率立马调头转向下行,然而次日中美同意分阶段取消加征关税,收益率又开始走高,中旬公布的社融数据远远小于市场预期,并且央行定点降准,并且报告删除“闸门”字样,导致现券再次一路下行。12月初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保持正的利率,保持正常的,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总体上有利于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刺激”,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被打破,现券一度走高,尔后中美摩擦再生波澜,通涨有所缓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因此现券一路下行至3.17附近。12月中旬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现券一度回调。但迫于经济数据没有好转,现券再度下行。
综合全年看,除了4月经济数据有所好转外,经济基本面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而猪肉带动的CPI走高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债市情绪,叠加中美贸易磋商摩擦不断,因此除了4月有明显的利空外,其余时间里,市场走势都有点多空交织、模棱两可的意思。预计2020年,中美贸易摩擦暂吿一段落后,在“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的政策组合拳影响下,经济基本面有一定程度的复苏,预计下年10年国债收益率在3.10-3.60的区间内。
三、2019年地方债国债利差分析
2019年3年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在2.64-3.05,地方债收益率区间在2.95-3.28。利差区间在12-47BP。大部分时间利差都在最低下限(+25BP)以内,只有在2月、4月和8月才短暂高于25BP的时候,但一般也在30BP附近。因此市场化需求较高。
2019年
5年
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在2.86-3.27,地方债收益率区间在3.10-3.65。
利差区间在18-49BP。1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之后利差低于最低下限(+25BP),其他时间在30-40BP之间较多。因此短暂出现过市场化需求。
2019年
7年
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在3.03-3.45,地方债收益率区间在3.32-3.81。利差区间在14-54BP。只有在1月中上旬和11月之后利差才出现低于25BP的时候,其他时间在30-40BP之间较多。因此极少时候出现过市场化需求。
2019年
10年
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在3.00-3.43,地方债收益率区间在3.39-3.87。利差区间在21-59BP。只有在11月之后利差才出现低于25BP的时候,其他时间在40BP以上的较多。因此市场化需求较低。
2019年
15年
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在3.30-3.72,地方债收益率区间在3.74-4.15。利差区间在27-55BP。没有低于最低下限(+25BP),大部分时间都在最高上限(+40)附近或以上。因此市场化需求较低。(注:15年地方债在2月25日之后才有估值。)
2019年
20年
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在3.34-3.75,地方债收益率区间在3.77-4.15。利差区间在29-50BP。没有低于最低下限(+25BP),大部分时间都在最高上限(+40)附近或以上。因此市场化需求较低。(注:20年地方债在3月26日之后才有估值。)
2019年
30年
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在3.60-4.00,地方债收益率区间在3.87-4.14。利差区间在16-33BP。大部分时间内都在最低下限(+25BP)以内。因此市场化需求较高。(注:30年地方债在7月29日之后才有估值。)
四、2020年地方债发行展望
2020年的地方债新增债估计为3.5万亿(新增一般债1万亿,新增专项债2.5万亿),再融资债券1.4万亿-2万亿之间(截至2019年底,1年到期的地方债为2万亿),置换债2千亿左右。因此预测下年地方债发行量大致为5.0-5.5万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