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徐州新闻  ·  《哪吒2》海外首映,观众齐声高喊…… ·  2 天前  
九派新闻  ·  《哪吒2》北美预售火爆,上座率超90% ·  2 天前  
长春晚报  ·  陈思诚,传来喜讯 ·  3 天前  
长春晚报  ·  陈思诚,传来喜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0比7,羞耻啊!建议把这片甩到男足脸上!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09-14 12:18

正文



前几天男足,0:7输给日本。

但球迷们很有信心:我相信男足一定可以突破这个下限,踢出更耻辱的球。


再到前天,1:2输给沙特。

坏消息是,输了。

好消息是,上一届世界杯,阿根廷和我们一样也是1:2输给了沙特。

怎么不算是一种阿Q精神的胜利呢??


泱泱大国,男足阳痿。

而在与英格兰相邻的一个穷酸县城,一支菜鸟球队,在《死侍与金刚狼》里的死侍小贱贱瑞安·雷诺兹和一线明星罗布·迈克亨尼收购后,竟然突破重围。

从最难踢的全国联赛 (24进2) ,一路离谱翻车再重启,跌跌撞撞杀到英乙的故事,让不少非球迷连夜追剧:

《欢迎来到雷克瑟姆》

这个纪录片,可以说是死侍足球界版《克拉克森的农场》。

看的就是好莱坞巨星购买濒临破产的一支威尔士半业余球队,一路上不断翻车,最终东山再起的养成系爽文故事。


首先解决一个问题,雷克瑟姆,这个拗口地方在哪?

它在英国的西海岸,曾经有着最大的渔港,是一个繁荣的工业城市。


但到了80年代初,产业衰败,失业率高得惊人,从此一落千丈。


这就是个穷鬼城市,是穷鬼球迷与穷鬼球队的故事。

之前根本没有什么纪录片拍这种低级别的联赛,我们关注的都是英超,欧冠,豪门球队…

但在这样一部纪录片里,你能看到,足球世界的背面。

比如一个穷鬼球队的球员,就不太一样。

相比于我们常见的刻板印象里,动辄上亿身价,几十万周薪,豪车豪宅美女一大把的顶级球星。

在第五级别球赛的球星,踢球就是为了养活自己,就是一个谋生的工作。

没有英超联赛的合同给他们当靠山,他们很可能立刻就失业,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了。


但你能看到,哪怕是最普通的球员,家里的母亲,依然细心地把孩子踢球的照片,做了报。

哪怕是一个最小的俱乐部,哪怕是足球世界的边角料,也是母亲的大骄傲。


这些小镇居民,对这个小小的俱乐部,那都是真爱啊,足球氛围实在是太好了!

你可以随意就在路边,看见两个喝咖啡的老太太,在兴致勃勃地讨论足球。


一位老太太还说:我这刚做的美甲,是撑不到赛季结束的,因为看这球赛太紧张了,我肯定会紧张到抠手指!


有一个叫亚瑟的老头,看球时间比我的命还长。

96岁高龄,看球长达九十一年。

第一次看球,已经是在1931年,7岁的他,就垂直入坑成为了老球迷。


到现在,常常还要时不时拄着拐杖,来这一片绿茵地走走。

他的老伙计因为tiktok赞助了球队,还戴起眼镜玩起了tiktok…


为了看就在今年,雷克斯汉姆队升级到全国联赛的关键比赛,他还和两个老伙计一块去看了。

他仨加起来都有254岁了,还长途跋涉去伦敦温布利球场看球,不是真爱是什么?!


还有人,死后就把骨灰撒在球场的角落里,真·骨灰级球迷。


当父亲带着儿子每次看球,都特地经过爷爷骨灰的地方,仿佛是祖孙三代打的一次平常到不能更平常的照面…

足球早已成为他们的精神血脉,是可以跨越年龄,跨越辈分,跨越代沟,跨越时代的共同话题…

在这样一个剧变的时代,有这样一个永远不变的共同话题,是特别难得的…

一家人可以政见不同,但不能支持的球队不同!

足球早已成为了小镇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结的纽带,成为不同于工作场所和家里的第三空间,人们在酒吧里聊足球,到聊心事,吐槽老板,吐槽家事,互相倾诉,谈天说地。

看似是聊足球,但其实是一个有弹性的舆论场所,这对于一个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太重要了,以至于虽然这座城市经济衰败,但人们的精神并未衰败,反而活出了另一种滋味,足球带给他们的,竟然是这样的精神价值…


所以当你看到这个小镇大家联系如此紧密,捍卫球队利益如此团结,就并不意外了…

这些人不是什么大富豪,作为一座工业城市,他们大多是蓝领,是煤矿工人,是油漆工,酒吧打杂的,清洁工,巴士司机,一天要做体力活高达12个小时…


他们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每年给球队最低的捐款费用,有可能就是12英镑。

但大多数人愿意做大量的志愿服务,有人摇着轮椅也要来做志愿者。

死侍投资后开始给她开工资,让她做球场的无障碍工作
比如送行动不便的球迷去客场看比赛
连去客场看比赛的服务都有了
连一个小镇的无障碍服务都能做得这么细致

有人之前是煤矿工人,现在是大巴司机,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份特别不起眼的工作。

但在他看来,这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因为祖孙三代都是球迷,他的愿望就是可以用大巴来运球员上球场…


哪怕是足球的高层,是俱乐部的体育总监,都是为爱发电的志愿者。

白天在跨国公司工作,周末再来俱乐部,身兼两职。

很多人之所以愿意这样付出,是因为他们就是当地人,全家人都是这支球队的球迷。

人与家乡的联系,竟然可以因为足球紧密到这个程度,什么矫情的乡愁,什么回不去的故乡,仿佛都烟消云散,故乡就在脚下,就在这个菜鸟俱乐部里永远地在自己的生活中糟心又踏实地存在着,不禁让人感到好笑又感动…


作为一支穷酸的菜鸟球队,之前当然遭遇过危机。

有人想卖了它。

2014年,有开发商看中了这块宝地,是通往城镇的黄金地段,如果卖了这块土地,可以卖高达1000万英镑。


而之前的球队管理者,正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就在这笔交易就要开始时…

一边,当地居民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甚至去到这个管理者的城市抗议…


一边,为了拯救俱乐部,必须筹集到最少14万英镑。

当地的小孩连存钱罐都带来了,所有人团结一心,第一天就筹到了12万7千英镑…

不少人甚至购买了球场上的砖头,对俱乐部进行投资。

砖头上都刻着他们的名字,真的是一砖头一转头留下了俱乐部,怎让人不动容?


这在并不富裕的蓝领小镇,实属难得,不是每一个小镇都这样团结,时隔多年,人们说起这事的时候,还带着骄傲:

隔壁可不这样,他们的俱乐部不就倒了? (哈哈哈哈哈果然只要活得够长,对手就会死光是吧)

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依然拿出收藏的报纸,上面的头版头条,就是当年依然一头黑发的他们,骄傲地举着球队的logo,老太太依然会抹着眼泪说:

这绝对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不管你赢得了什么奖杯,这一刻就是个奇迹!我们可以保护这个俱乐部实在是太棒了…


所以你不敢想象,当死侍投资俱乐部,当要翻新跑马厅球场,当他们看到崭新球场的效果图,是有多么地感慨和激动…


俱乐部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紧紧相连,连那首他们为俱乐部编的歌,都仿佛是球队和他们生活的写照:

尽管经历了一切,我们仍在坚守,我们仍在坚守…


在这个偏僻的小镇,足球和生活一样不景气,但他们从未放弃,哪怕失败,他们依然追随,足球就是他们世界里的一个小小的奇迹与盼望…

所以我想,这个小镇的小孩,是不怕失败的。


因为他们热爱的球队,早已教会他们如何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继续比赛。

种无论如何的顽强的继续,才是生活的本质,而 成功 只是偶尔的馈赠…

足球就是圆的,生活也是圆的,只要走下去,总会有转机的…


到底什么是英国足球文化?为什么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

我想答案不仅仅在于顶尖赛事,足总杯,英超,欧冠,不仅仅在于豪门球队,皇马,阿森纳,巴萨,曼城…

而就在这些低级联赛和非联赛的社区文化,只有在这些比赛,你才知道什么是高山低谷总是相随,什么是足球融入日常嵌入血脉…


所以当死侍接手这个俱乐部时,他们唯一关心的是:

他会和我们一样热爱俱乐部吗?他们会关心俱乐部的最大利益吗?

他们会在失败的时候,依然来到球场和最忠诚的球迷站在一起,关心在意这支球队吗?


而小贱贱一开始来这,就是天崩开局。

输球了被对方球迷唱自己编的歌调侃:死侍!你买错俱乐部了!不如把钱给我们吧…

简直是虾仁猪心啊!被金刚狼戳成肉串时,都没那么痛啊…


为了筹钱,他甚至和俱乐部的球员卖腐 (bushi…

好的,不愧是英gay兰…


在这个纪录片中,你能看到他们是如何进行更衣室改革,如何更新换代。

比如他们请来了新教练,这个教练也是个妙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