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谷师
朗诵:
陈着
来源: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RXYSGXPT)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寒冬之时,不妨在内心埋口深井。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点击上方即
可收听陈着朗诵
今日大雪,正逢仲冬,天地闭塞,山河冰封。
经历了初冬的萧瑟,万物严阵以待,正式进入了休养收藏的状态。
《黄帝内经》中讲:“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此时的我们,也要顺应冬季藏封的自然之道,延续生命的气力,体悟“冬藏”的智慧。
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养精蓄锐,积攒能量,调养身心,静待春来!
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藏身养寿
《孝经纬》曰:“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
大雪一开场,就是刺骨的严寒和凌冽的冬风。
此时,阳气内敛,阴气裹挟,人体很容易会进入“失衡”的状态。
中医上讲:“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到了冬月,当藏身以养寿。藏身之法,就在于:避寒藏暖,多储蓄,少透支。
冬日里,昼短夜长,早晚温差悬殊,“早卧迟起”,不失为一良方。
早睡,可以调养人体阳气,让身体温热;晚起,可以滋养人体阴气,让阴精稳固。
阳气的滋补,得益于机体的贮藏,也更需要人体向外而求。
清朝养生学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讲,“如值日晴风定,背日光而坐,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清晨早餐后,可以背日光而坐,让后背得以微暖,舒畅身心。
日光下,身暖还可以试着踮脚走路,以动生阳。
此外,抵御寒冷,食补也不可缺少,中医讲“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冬日里适当进补可以提升人体的耐寒能力。
滋补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黑色入肾经,能起到温肾防寒的作用。
在天寒地冻的大雪时节,防寒保暖,休养生息,补充营养,养好精气神,来年才能身体康健。
藏心养性
古语云:“水寒心简,天寒心敛。”
到了寒冬时节,万物凋零,孤独寂寥,人也难免意志消沉,陷入悲悯的情绪。
生活越是困顿不堪时,越要学会藏心养性,平和地度过人生的寒冬。
藏心,就是痛而不言,笑而不语,不动声色地看淡悲喜,看透过往。
有人曾用“心有雷霆,面若静湖”来形容作家史铁生。
他的一生,是不幸中的万幸,是向死而生的涅槃。
20岁以前,他是学校里的跨栏冠军,20岁以后,他是坐着轮椅在地坛思考人生的残疾人。
在废弃的地坛里,他看到树干上留下的一只蝉蜕,躯壳尽空,看着露水压弯了草叶,在地上摔出了一缕光亮。
这时,他才从焦躁不安中,洞察到生命何其渺小,世事又怎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想通后的史铁生,用笔与疾病对抗,写出了一条人生之路,甚至调侃自己“主业是生病,副业是写作。”
佛家有言:“红尘看破不过是浮沉,生命看破不过是无常。”
平和的心绪,能抚平伤痛,驱赶一切烦恼和困扰;
精神的内守,能历练心性,挺过一场场命运的捶打;
内心的旷达,能将不如意,化为前行路上的动力。
寒冬,就是把过往埋藏,种下新生的种子,人生,就是一次次淬炼心性,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藏锋养福
《菜根谭》有言:“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才华出众固然是好事,但不知收敛,锋芒毕露,便会让灾祸有了可趁之机。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一连打了几场胜仗。
沙场归来时,军功显赫,众人都仰慕屈瑕,上门拜访者更是络绎不绝。
几年后,诸国战乱,众将领得知敌强我弱,无人敢出城迎战。
这时,骁勇善战的屈瑕,想在众人面前崭露头角,再现当年的破敌之法。
便领了将士
出城迎战,哪想敌军骁勇,楚军还没等援兵相助,就被敌军剿灭了。
庄子言:“直木先伐,甘井先枯。”
太爱表现自己的人,往往看不清自己的实力,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别人。
锋芒太耀眼了,有时还会招人妒忌,遭人打压。
所以藏而不露,才是明哲保身之法。
正所谓:高山不语,流水不言。
人生在世,显露有时,懂得藏锋,深不可测,才是大家风范。
藏器养禄
在洞庭湖里,生活着一种泥鱼。
旱季来临时,湖水干涸,大部分鱼虾拼命寻找活水,最终干渴而死。
但泥鱼却在生死关头,滚进湿泥里,口衔泥水,像死了一般静止不动,来躲过捕鱼人的打捞。
靠着自身保存的水分,泥鱼能将生命维持半年之久,待到来年湖水汇集时,泥鱼又会从泥中钻出,洗掉泥巴,自在地畅游水中。
泥鱼生存之道,恰似人生的处世之法,蛰伏,是为了等待机缘,伺机而动。
人生在世,总有几段和泥鱼一样的隐忍时期,无人问津,只能默默耕耘。
但越是伏藏时,越是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
德云禅师曾和一位高僧将积雪挑来,将一口正在使用的井埋起来。
这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一口活井,积雪再多也不会封得住啊。
其实,德云禅师此举,意在点化众人:
人心如井,想要不被封冻,就要深藏不露,摆低自己的位置,静静地向外涌出泉水。
因为平时积蓄的力量,足以应对千难万险,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困境都会一一而解。
潜龙在渊,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飞龙在天,藏器而行,是深耕自己的同时,远离祸患。
寒冬之时,不妨在内心埋口深井。
让心底涌出智慧的泉水,滋养身心,不
为浮躁之风所困扰,默默积蓄,默默前行。
《论语》云:“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皆有序。
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就在于阴阳交替时,顺应自然,养藏身心,保存希望和力量。
如此周而复始,才能福寿绵长。
一切的潜藏与沉淀,都是为了来日的光亮和生长。
大雪纷飞时,愿你伏藏天地间,身心俱安,积蓄力量,安度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