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曾经因电商走红的服装品牌来说,去电商化无疑是一次“革命”。
业内对GXG品牌最深的印记或许依旧是电商。GXG电商团队犹如传奇。上线仅3个月,GXG在2010年天猫双11的单日销售额便破千万元,一战成名,时任电商总经理李淑君也被业界称为“千万姐”。之后,GXG一直领跑男装类目。
2012年天猫双11,
GXG
成交额达到8000万元,便已经对当时开始流行的“全渠道”概念有所思考,认为未来线上线下终将同价,渠道格局和消费模式、客户需求都将改变。
调整价格策略冲销售量之后,GXG在2013年进一步健全品牌线、铺设新渠道。不仅自创童装品牌,还增加了新渠道部门,抢占包括二维码、微淘、无线端、O2O这些未来电商趋势的先机。
到2014年,多元渠道初步成型,GXG开始思考如何让各个渠道之间形成协同关系,孕育“全渠道销售”。
也是在这一年,吴磊接棒千万姐成为GXG电商总经理,并彻底完成货品打通。也就是说,线下的任何货品线上都有。
吴磊
而面对线上线下融合中的顽疾——各渠道利益分配问题,吴磊也有着明晰的原则性初衷,即做O2O的目的是库存周转效率更快。因此,他选择将线上下单、线下发货的利润全部给到线下,只希望代理商们明年来订更多货品。
2016年底,“新零售”概念在被马云提出后迅速成为风口,不少服饰品牌尝试新零售转型。吴磊一边与阿里展开新零售合作,一边观察思考。他发现,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已经变成过去式,完成内部架构上的融合,才是真正决定一家公司实现新零售变革的要素。
一年之后,阿里巴巴、亚马逊、京东等电商巨头布局线下趋势愈发明显,GXG等待已久的时机到了。
于是,GXG有了去电商化第一步,从顶层设计开始推动新零售。电商将不再是一个部门的存在,而是成为一种通用工具,线上与线下团队合并。
最近一两个月,GXG原先分别服务于线上线下视觉拍摄、整体营销等工作的部门,已经完成合并,此后只统一服务于“品牌”。
据吴磊介绍,紧接着整套基于社交的交易闭环的设计,以及线上线下利润分配机制都将制定完毕,部门之间业务会一点点逐步融合。
架构调整之下,这个团队照例为自己定制了近乎严苛的KPI:2016年,电商团队定下的销售目标几乎是上一年销量的两倍,最终完成全年零售额42.5亿元;到了2018年,目标升级为,相比去年投产金额下降10%,而GMV提升18%,净利率提升100%。此前,GXG电商自投产部分的净利率已接近三成。
吴磊称,有九成把握完成新的KPI。
GXG现在的货品仍由库存、电商专供款和新品三部分构成,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如今线上用户比线下只年轻一两岁,整体范围在21-35岁之间,消费能力差距也在缩小。因此,从2018年开始,电商专供款的存在意义将逐渐被削弱。
在打造品牌方面,GXG计划通过使用更好的面辅料,提高品质单品比例。此外,GXG将适度控制折扣力度,比如优化原先粗放的运营方式,给超级会员更多优惠,在保证利润提升的同时提升成交额。
除了通过服装行业惯用的营销方式深化品牌形象——GXG还会与国内优质面料提供商、跨行业品牌等联名合作,并于今年春节之后,在生产和设计部放置两块大屏,实时播放消费者们对产品的反馈,进一步提升品牌的产品力和设计能力。
“品牌要形成印记和主张,要有年轻人喜欢的新的东西。”吴磊说,“未来要控制一定的规模,提升利润,成为一家新零售模式驱动的公司。”
2007年,GXG诞生,通过黑白灰的风格直击中国线下市场。10年之后,
行业数据显示,GXG除了线上线下渠道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也成为了国内top时尚男装利润率最高的品牌。
GXG母公司中哲慕尚披露数据显示,旗下品牌门店总数达到2000家左右,直营门店占比从四年前的40%提升到60%。
早在2015年12月,汤森路透旗下基点就曾报道,著名的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私募股权公司L Capital Asia正在寻求一笔1.3亿美元的五年分期偿还贷款,为收购宁波GXG男装公司70%股权筹措部分资金作为补充,GXG管理团队将保留公司剩余30%股权。彼时,GXG并未就此事对外界做出回应。
而GXG最近接受《天下网商》采访时,首次确认了这一事实:2016年10月,知名私募基金L Catterton与Crescent Point以近40亿人民币购入中哲慕尚70%股份,
中哲慕尚也
成为LVMH基金在亚太地区唯一控股超过51%的公司。
据悉,L Catterton并未直接介入经营层面,但为中哲慕尚带来了更多时尚品牌与渠道方面的资源。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17年6月,此前被L Capital投资的运动品牌2XU,由GXG公司正式带入中国的专业运动领域市场。
同时,除了主力品牌们业绩持续增长,新品牌们的发力也在为公司上市做好准备。业界人士推测,种种迹象表明,中哲慕尚最快将于今年上半年披露招股说明书。GXG方面则并对此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