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8月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二批)加征关税。专家表示,中方出台的反制措施,是为了维护我们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维护全球价值链正常运行的合法举措,反制措施不会对国内产生太大冲击,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中方采取的差别化税率反制措施是理性和克制的
7月11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的措施。8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声明称拟将加征税率由10%提高至25%。针对美方上述措施,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公告称,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将其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即行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
“美方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和自由贸易体制,再次单方面升级贸易摩擦,这是典型的贸易讹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中方果断出台反制措施,表明了我们对美国贸易讹诈坚决反对、反制、反击的决心。
“中国政府出台的关税反制措施是在被动情形下的贸易救济手段,这既是为了缓解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同时也表明了我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决心。”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春顶说。
“中方反制措施是在美国不断变本加厉、继续加码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合理行动。”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认为,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协商,才是解决贸易分歧的有效途径,任何单边的威胁或讹诈只会导致矛盾激化,损害各方利益。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我们将力争把措施对我国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四档不等的关税,充分考虑了加征关税对企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反制措施既是坚决有力的,也是理性克制的。
我国外贸抗压能力正在增强,未来平稳增长依然可期
“我国出台的反制措施不会对国内产生太大冲击。”陈文玲说,一方面,反制措施已经充分考虑和测算过对中国百姓、企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税收收入,将主要用于缓解企业及员工受到的影响。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们不仅有信心,更有能力有条件。”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表示,我国经济稳定,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6.8%,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中高速区间运行;市场足够大,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工业门类齐全,创新动力十足,我国现为世界第二大专利国,新业态不断为经济添后劲。与此同时,我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精心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将给经济发展激发新活力、催生新动力,也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我国外贸抗压能力正在增强。”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世界经济尽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总体上仍处于复苏轨道,新兴经济体需求亦越发旺盛,这都有利于我国外贸实现市场多元化。